-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長江三峽過壩運輸需求分析理論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426715
- 條形碼:9787516426715 ; 978-7-5164-2671-5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長江三峽過壩運輸需求分析理論與實踐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水運從業人員、大壩從業人員、其他相關人士一書讀懂長江三峽的過壩需求!
長江三峽過壩運輸需求分析理論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在系統總結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近10多年來相關研究成果基礎上,提出了長江三峽過壩運輸需求分析的理論框架和模型方法,對長江三峽過壩貨物運輸需求進行了總量和分主要貨類結構預測,對過壩船型結構進行了預測,同時對水運需求與經濟相關關系、典型通航河流運量與主要經濟指標關系、船舶運輸組織優化、水運與公路鐵路運輸方式競爭模式等需求分析的相關基礎研究進行了探討。
長江三峽過壩運輸需求分析理論與實踐 目錄
第 1 章 總體研究框架 2
**節 研究成果綜述 2
一、相關研究歷程 2
二、近期研究成果 4
第二節 研究思路綜述 5
一、關于總體研究思路 5
二、關于宏觀形勢分析 6
三、關于總量預測思路 7
四、可深化研究的部分 9
第三節 研究思路框架 9
第 2 章 三峽樞紐過壩運輸現狀 11
**節 腹地經濟發展概況 11
一、研究范圍界定及概況 11
二、腹地經濟發展特點 13
三、腹地綜合交通發展概況 16
第二節 三峽過壩運輸發展概況 19
一、過閘貨運量迅猛增長,上行運量在2011年后超過下行運量 19
二、大宗散貨占主導地位,煤炭運量銳減、礦建和礦石運量
大幅增長是三峽通航以來*顯著的特點 20
三、主要過閘貨類流量流向變化較大 22
四、翻壩滾裝汽車運輸總體呈現下降 24
五、過閘客運量逐年下降 24
第 3 章 三峽樞紐過壩主要貨類運量影響因素分析 26
第 4 章 三峽樞紐過壩運輸需求與腹地經濟關系 36
**節 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36
第二節 與資源開發利用的關系 38
第三節 與綜合交通發展的關系 40
第 5 章 腹地經濟發展和資源開發趨勢 43
**節 腹地經濟社會發展趨勢 43
一、腹地經濟發展環境 43
二、川渝地區經濟發展趨勢 48
三、云貴地區經濟發展趨勢 51
四、腹地資源開發規劃 54
一、重慶市 54
二、四川省 55
三、云南省 55
四、貴州省 56
第 6 章 腹地綜合交通發展趨勢 57
**節 腹地對外交通發展規劃 57
一、強化東通道 58
二、開辟西通道 59
三、突出南通道 59
四、擴大北通道 61
五、北通道中的中歐班列發展 62
六、南通道中的西部陸海新通道規劃建設 64
第二節 上游支流航道開發建設展望 65
第 7 章 長江三峽過壩運輸需求總量預測 67
**節 腹地經濟發展對長江水運的要求 67
第二節 長江三峽斷面水運量總量預測 70
一、預測思路和方法 70
二、運輸強度法預測 71
三、產業關聯法預測 74
四、綜合預測 77
第 8 章 長江三峽過壩分貨類運輸需求預測 79
**節 集裝箱 79
第二節 煤炭 86
第三節 石油及制品 88
第四節 金屬礦石 90
第五節 鋼材 93
第六節 非金屬礦石 94
第七節 礦建材料 95
第八節 商品汽車滾裝運輸 96
第九節 其他貨類 97
第十節 旅客運輸 98
第 9 章 需求預測主要結論 99
**節 三峽過閘運輸需求預測 99
第二節 未來趨勢判斷 101
第 10 章 三峽樞紐通航船舶船型發展趨勢 103
**節 國內外主要內河運輸船型現狀及趨勢 103
一、內河船型發展 103
二、江海直達船型發展 109
三、江海直達船與內河船船型特點分析 111
四、中國內河船型標準化發展 113
五、新通道代表船型發展 114
第二節 三峽樞紐通航船舶大型化制約因素分析 115
第三節 三峽樞紐運力供求關系對船舶規模影響 117
一、長江流域航運經濟現狀與發展 117
二、三峽斷面運輸需求預測 119
三、三峽樞紐過閘船舶構成分析及趨勢分析 120
第四節 小結 127
第 11 章 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建設必要性初探 129
**節 長江上游綜合交通運輸通道格局 130
第二節 三峽樞紐過閘運輸現狀和趨勢 131
第三節 通過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解決三峽過閘需求的可行性分析 132
一、現有船閘能力已難以進一步挖潛 132
二、現有其他交通方式難以大規模分流 133
三、新建重載鐵路技術分流效果有限 134
四、新建沿江高鐵分流運輸經濟可行性較差 134
第四節 小結 135
理論探索篇
第 12 章 典型國家和省市水運需求與經濟關系分析 138
**節 水運量與國內生產總值的關聯分析 139
一、國家尺度 139
二、省市尺度 146
第二節 水運強度與產業結構的關聯分析 151
一、水運強度的定義 152
二、國家尺度 152
三、省市尺度 157
第三節 典型國家水運需求與經濟發展的對比 161
一、水運量隨GDP變化的對比 162
二、水運強度隨產業結構系數變化的對比 163
第四節 小結 164
第 13 章 典型河流水運需求與腹地 GDP、產業結構的關系 … 166
**節 典型河流水運發展現狀 167
第二節 典型河流水運量與國內生產總值的關系 171
一、水運量時間序列變化 171
二、水運量與GDP的關聯分析 173
第三節 典型河流水運強度與產業結構的關系 174
一、水運強度時間序列變化 175
二、水運強度與產業結構的關聯分析 176
三、水運強度與產業結構系數的相關關系檢驗 178
四、水運強度與產業結構系數的量化形式 180
第四節 小結 181
第 14 章 典型河流水運需求與腹地城鎮化、工業化關系 183
**節 內河運量與城鎮化、工業化歷史數據 183
第二節 模型設定 186
第三節 密西西比河運量與城鎮化和工業化之間關系分析 187
一、單位根檢驗 187
二、協整檢驗 188
三、E-G兩步法協整檢驗 189
四、 Granger 因果分析 191
五、結果分析 192
第四節 萊茵河運量與城鎮化和工業化之間的關系分析 196
一、單位根檢驗 196
二、協整檢驗 197
三、E-G兩步法協整檢驗 198
四、Granger 因果分析 200
五、結果分析 201
第五節 小結 202
第 15 章 長江貨運船舶運輸組織優化分析 204
**節 構建基于單位營運成本的優化模型 204
一、優化方法與思路 204
二、營運成本計算 205
三、船型優化模型 207
四、組織方式優化模型 208
第二節 集裝箱船案例分析 208
一、方案主要參數 208
二、船型優化結果 210
三、組織方式優化結果 213
四、結果分析 214
第三節 干散貨船案例分析 215
一、方案主要參數 216
二、船型優化結果 217
三、組織方式優化結果 220
四、結果分析 221
第四節 不確定性與敏感性分析 222
一、不確定營運環境中的衡準指標 223
二、敏感性分析 225
第五節 小結 227
第 16 章 長江上游水運與公鐵運輸方式競爭模式分析 228
**節 介紹 228
第二節 影響因素 229
一、運輸價格與選擇三種運輸方式的關系 231
二、運輸距離與選擇三種運輸方式的關系 232
三、貨物重量與選擇三種運輸方式的關系 233
第三節 競爭模式分析 234
第四節 模型構建 234
一、模型隨機效用函數 235
二、特性變量的選擇 235
三、數據調查及整理 236
四、參數估計 240
五、計算貨物選擇水鐵公路的百分比 243
第五節 模型檢驗 244
一、檢驗內容及方法 244
二、檢驗結果 246
第 17 章 三峽樞紐貨運量預測分析 248
**節 長江上游區域經濟發展與三峽樞紐貨運量分析 249
一、長江上游區域GDP及產業結構分析 249
二、三峽樞紐貨運量 251
三、長江上游區域經濟、產業結構與三峽過壩運量之間的
關系 253
第二節 預測模型與預測結果分析 254
一、預測思路 254
二、三峽樞紐過壩貨運量預測結果及分析 256
第三節 小結 258
第 18 章 三峽樞紐船型結構預測分析 259
**節 三峽樞紐過閘船舶結構分析 261
第二節 馬爾科夫鏈模型 264
一、模型簡介 264
二、模型構建 265
第三節 三峽樞紐船型結構預測 266
一、模型求解 266
二、模型檢驗 268
三、結果分析 268
第四節 小結 270
主要參考文獻 271
長江三峽過壩運輸需求分析理論與實踐 節選
2013 年 8 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發《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開展提高三峽樞紐貨運通過能力等有關工作的通知》(發改辦基礎 [2013]1979號),要求抓緊啟動三峽水運新通道建設和葛洲壩船閘擴能前期研究工作。為此,受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委托,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以下簡稱交規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以下簡稱綜合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國研中心)、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江院)四家機構分別平行開展了三峽樞紐過壩需求預測工作,*后由綜合所匯總,并于 2014 年 9 月召開了專家評審會。 綜合四家預測成果:2030 年前三峽樞紐過閘貨運需求盡管不可能延續過去的“跳躍式”增長,但仍將呈現增長態勢。2030 年后,隨著沿江工業化和城鎮化進入平穩發展階段,大宗物資運輸需求趨緩乃至有所下降,三峽過閘貨運需求低速增長。評審認為,2030 年預測結果可作為研究三峽建設新通道的依據,2050 年預測結果需隨經濟社會發展及綜合運輸通道的發展,不斷完善。
長江三峽過壩運輸需求分析理論與實踐 作者簡介
劉長儉,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經濟學博士,長期從事運輸經濟、水運規劃等研究工作。參加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研究》《交通自洽能源系統基礎設施規劃與設計技術》等國*級規劃、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重點研發計劃,負責了贛粵運河、長江口航道、三峽新通道、渤海通道等國*級重大工程相關專題經濟分析研究。科研成果獲全國性一級學會、協會科技獎特等獎2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出版專著2部,參與編寫的《交通強國戰略研究(全三冊)》獲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發表論文100余篇,獲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2項。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