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y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y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y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y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yī)家經(jīng)驗輯
連建偉治肝經(jīng)驗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34495
- 條形碼:9787117334495 ; 978-7-117-3344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連建偉治肝經(jīng)驗集 本書特色
系統(tǒng)整理了全國名中醫(yī)連建偉從調(diào)肝立論,運用疏肝、柔肝、平肝、軟肝等法治療內(nèi)科、婦科雜病的經(jīng)驗。
連建偉治肝經(jīng)驗集 內(nèi)容簡介
連建偉教授系第二屆全國名中醫(yī)、第三至七批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jīng)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首批浙江省國醫(yī)名師,躬耕臨床近60年。連建偉教授在臨床過程中對中醫(yī)肝病深有心得,雜病從肝論治經(jīng)驗也頗具特色。全書分“治肝理法源流考”“學術思想與治療經(jīng)驗”“治法集要”“治肝藥對”“臨證實錄”“名醫(yī)之路”六章,系統(tǒng)整理了連先生從調(diào)肝立論,運用疏肝、柔肝、平肝、軟肝等法治療內(nèi)科、婦科雜病的經(jīng)驗,理法方藥,特色鮮明,對中醫(yī)工作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連建偉治肝經(jīng)驗集 目錄
**章 治肝理法源流考 / 1
**節(jié) 《內(nèi)經(jīng)》時期 / 1
第二節(jié) 東漢時期 / 3
第三節(jié) 晉唐時期 / 4
第四節(jié) 宋元時期 / 5
第五節(jié) 明清時期 / 6
第二章 學術思想與治療經(jīng)驗 / 12
**節(jié) 學術思想 / 12
一、 肝藏少陽之氣,倡導和緩之法 / 12
二、 肝居左主升發(fā),重視氣機升降 / 14
三、 肝邪易犯他臟,雜病從肝論治 / 18
四、 女子肝為先天,調(diào)經(jīng)首重調(diào)肝 / 20
第二節(jié) 治療經(jīng)驗 / 22
一、 肝氣郁滯,疏通氣血為要 / 22
二、 肝氣逆亂,酸斂辛散相合 / 23
三、 體用結合,剛?cè)釀屿o并濟 / 24
四、 整體觀念,肝病必先實脾 / 26
五、 明辨標本,治肝緩急有度 / 27
六、 情志為病,調(diào)肝治心安神 / 29
第三章 治法集要 / 31
一、 疏肝健脾法 / 31
二、 抑肝扶脾法 / 32
三、 疏肝和胃法 / 33
四、 泄肝安胃法 / 34
五、 柔肝和胃法 / 34
六、 溫肝和胃法 / 35
七、 暖肝散寒法 / 36
八、 平肝利咽法 / 36
九、 疏肝活血法 / 37
十、 涼肝瀉火法 / 38
十一、 清肝利濕法 / 39
十二、 培土柔木法 / 40
十三、 清金制木法 / 40
十四、 鎮(zhèn)肝息風法 / 41
十五、 育陰息風法 / 42
十六、 化痰息風法 / 43
十七、 甘緩和肝法 / 44
十八、 養(yǎng)血柔肝法 / 44
十九、 滋腎養(yǎng)肝法 / 45
二十、 溫補肝氣法 / 46
第四章 治肝藥對 / 48
一、 柴胡—白芍 / 48
二、 青皮—陳皮 / 49
三、 香附—郁金 / 50
四、 香附—延胡索 / 50
五、 香附—紫蘇梗 / 51
六、 高良姜—香附 / 52
七、 艾葉—香附 / 52
八、 烏藥—香附 / 53
九、 紫蘇葉—紫蘇梗 / 54
十、 茵陳—川楝子—生麥芽 / 54
十一、 陳香櫞—蓮蓬殼 / 55
十二、 月季花—玫瑰花 / 56
十三、 橘核—荔枝核 / 56
十四、 川楝子—延胡索 / 57
十五、 旋覆花—紅花 / 58
十六、 丹皮—丹參 / 58
十七、 烏賊骨—茜草 / 59
十八、 柴胡—黃芩 / 60
十九、 黑山梔—丹皮 / 60
二十、 黃連—吳茱萸 / 61
二十一、 龍膽—黃芩 / 62
二十二、 茵陳—虎杖 / 62
二十三、 桑葉—菊花 / 63
二十四、 青黛—海蛤殼 / 64
二十五、 玄參—浙貝母—牡蠣 / 65
二十六、 金錢草—海金沙—雞內(nèi)金—郁金 / 65
二十七、 當歸—浙貝母—苦參 / 66
二十八、 烏賊骨—煅瓦楞子—浙貝母 / 67
二十九、 天麻—鉤藤 / 68
三十、 枸杞子—菊花 / 68
三十一、 桑枝—絲瓜絡 / 69
三十二、 懷牛膝—代赭石 / 69
三十三、 磁石—五味子 / 70
三十四、 石決明—珍珠母 / 71
三十五、 龍齒—珍珠母 / 71
三十六、 龍骨—牡蠣 / 72
三十七、 龜甲—鱉甲 / 73
三十八、 蟬蛻—僵蠶 / 73
三十九、 白附子—全蝎—僵蠶 / 74
四十、 甘草—淮小麥—大棗 / 75
四十一、 當歸—白芍 / 75
四十二、 白芍—赤芍 / 76
四十三、 白芍—炙甘草 / 77
四十四、 白芍—烏梅—木瓜 / 77
四十五、 女貞子—墨旱蓮 / 78
四十六、 合歡皮—夜交藤 / 79
四十七、 合歡皮—郁金 / 79
四十八、 酸棗仁—夜交藤 / 80
四十九、 酸棗仁—合歡皮 / 80
五十、 石菖蒲—郁金 / 81
第五章 臨證實錄 / 83
**節(jié) 頭痛治驗 / 83
案1 肝郁化熱,氣逆于上 / 86
案2 肝膽失和,樞機不利 / 87
案3 肝膽濕熱,循經(jīng)上攻 / 87
案4 肝胃虛寒,濁陰上逆 / 88
案5 氣滯血瘀,腦絡阻滯 / 89
案6 風火痰瘀,兼夾為患 / 90
案7 水不涵木,肝陽上亢 / 91
案8 陰虧血少,虛風夾火 / 91
案9 肝腎陰虛,虛陽浮動 / 92
第二節(jié) 眩暈治驗 / 92
案1 肝郁氣滯,熱擾清竅 / 95
案2 肝膽郁火,循經(jīng)上攻 / 96
案3 風火痰瘀,擾亂清空 / 96
連建偉治肝經(jīng)驗集 作者簡介
毛軍民,男,醫(yī)學博士,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副主任醫(yī)師,我國著名中醫(yī)專家、第三批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jīng)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連建偉教授學術繼承人。長期從事中醫(yī)內(nèi)科學臨床研究,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jīng)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