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怎樣教更有效,怎樣學出成績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1187723
- 條形碼:9787201187723 ; 978-7-201-18772-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怎樣教更有效,怎樣學出成績 本書特色
1.一位心理學博士媽媽15年的實戰教育經驗分享; 2.一套淺顯易懂的身心智多維度發展的教育方法論; 3.一本書解決小初高全學段成長中常見的教育問題。
怎樣教更有效,怎樣學出成績 內容簡介
"《怎樣教更有效,怎樣學出成績》一書講述了一位心理咨詢師媽媽對自己孩子的非主流教育方式,解密如何把孩子培養成眾人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雖然從來不奔忙于補習班,但作者仍然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幫助孩子斬獲多項國際國內數學、英語大獎,并激勵孩子通過自學,從小學跳級考入中學,把不愛體育運動的孩子培養成滑雪場上年紀*小的助教。他們曾去珠峰腳下探尋生命的源頭,去地震災區體會活著的幸運,還參加志愿者服務,享受“給予”的快樂。 作者傾情分享了自己10余年來總結的教育心法,警示家長糾正*易具有的錯誤觀念,并深入剖析可能導致教育失敗的原因。本書通過大量實例,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包括“四不”原則和王道學習法在內的多種可操作的教育方法論,對家長*關心也*頭疼的品格塑造、成績提升,興趣培養、職業規劃、網癮早戀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深度解析,是一套覆蓋小、初、高全學段的教育魔法。 本書中作者的教育方法已經引起許多父母的關注和好奇,可以為中國父母的子女教育問題解惑,并作為孩子身、心、智全維度教育的指導手冊。"
怎樣教更有效,怎樣學出成績 目錄
序言
Part 01 觀念篇
我的六大教育公式——孩子成才的基石
公式一:獨立 × 自信 × 堅毅 × 感恩 ≈ 品格塑造
公式二:∵“四不”原則 ∴ 學業突出
公式三:自發+共通+體驗+進階=王道學習法
公式四:興趣發現 > 興趣選擇 > 興趣培養
公式五:尊重 ×(早體驗 + 慢思考 + 快調整) 職業規劃
公式六:同理心 + 耐心 + 信心 ≥ 問題糾偏
Part 02 品格篇
約等式:擁有四種品格,孩子未來可期
獨立:讓孩子明白“我愛你!但我是我,你是你”
自信:陪孩子跳出舒適區,戰勝不適信心自來
堅毅:把孩子交給極限運動或終極挑戰
感恩:給孩子訓話十次不如去山里走一次
Part 03 學業篇
為何我的“四不”原則反而讓孩子出類拔萃?
從不安排課外密集補習
從不過問大小考試成績
從不因成績好壞獎懲孩子
從不輔導課后疑難作業
Part 04 方法篇
四大王道學習法打造硬核學霸
自發式學習: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是**王道
共通式學習:教會孩子適用全學科的學習方法
體驗式學習:家中建起實驗室,孩子也能從量變到質變
進階式學習:比賽不要為了參與,要為了贏
Part 05 興趣篇
不等式:發現、選擇與培養哪個更重要?
真正的興趣無須堅持也能長久
發現孩子的天賦堪比大海里撈起金箍棒
興趣班選擇上我走過的彎路請繞開
興趣培養必不可少的預熱期
Part 06 職業篇
混合運算:當尊重等于零時,職業規劃隨之歸零
尊重:只提供選擇項,不行使決定權
早體驗:小學畢業前體驗30種職業會怎樣?
慢思考:從3歲到13歲,給孩子十年思考未來的時間
快調整:當孩子的目標由學術精英轉為運動教練
Part 07 問題篇
三種心態疊加:四大棘手問題迎刃而解
拖沓:用兩個月的耐心換來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厭學:從厭學到跳級,我如何幫孩子成功翻盤
逃課:只因我的表揚,回歸課堂的他拿了**名
早戀:善用三種心態,讓來如疾風驟雨的戀情去如風卷殘云
怎樣教更有效,怎樣學出成績 節選
**節 公式一 獨立 × 自信 × 堅毅 × 感恩 ≈ 品格塑造 乘法的交換律允許因數之間交換位置,*終的結果不變。塑造孩子的品格也類似于乘法的交換律,你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發展階段來針對性地培養他不同的品格,只要四大品格齊備,就不會影響*終的品格塑造結果。一個人需要具備很多種優秀品格才有可能在社會上立足,比如善良、誠信、謙虛、正直等,但如果說對孩子一生影響*大的四種品格莫過于獨立、自信、堅毅和感恩了。只要把孩子的這四種品格培養好,那么他的未來基本可以說有了保障。保障也就是家長們所期望的孩子長大以后至少能夠自力更生,哪怕不是大富大貴,至少能夠幸福快樂,哪怕偶爾遭遇挫折。 如何不讓期望變成失望,就要從根本上意識到這四種品格的重 要性,從行為上調整自己偏離的方向。 獨立不依賴于他人的人,才有可能擁有自己的思想,創造出屬于自己的人生。可惜家長*容易陷入自相矛盾的迷局,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夠獨立,另一方面又舍不得讓孩子獨立,無法控制地為他們安排好一切,導致我們的社會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巨嬰”,他們沒有自己的思想自然很難在這個社會立足,等家長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時卻為時已晚。 自信是影響孩子一生幸福的源泉,我們聽到的那些被自卑困擾著的孩子在長大以后無論在工作上或是擇偶上,他們都不會做出與自己相匹配的選擇,因為他們始終把自己放在較低的定位上,而對自己的優秀視而不見。不知道是不是我們國家的文化里素來有謙遜的美德,導致家長們通常在別人面前只會說孩子這里不行、那里不 好,而很少有夸贊的時候。我接到的咨詢案例中大部分也是在聽家長抱怨孩子的缺點,只有我主動詢問對方孩子有什么優點時,家長才會思忖片刻告訴我“我們家孩子就一點好……”一個孩子怎么可能只有一個優點?可想而知家長在培養孩子自信方面幾乎是沒有任何投入的。 作為一名心理工作者,真心希望品格篇里關于“自信”這一小節能夠幫助家長們找到如何才是培養孩子自信的正確方法,也愿天下不再有無知的家長或教師認為貶低孩子、否定孩子才能激勵他們更加上進。 孩子能夠贏在未來*重要的因素不是智商和成績,而是一種叫“堅毅”的品格,這是心理學家近十年的顛覆性研究成果,可是由于科研和應用的脫節,真正了解這一點的家長卻不多。堅毅的品格如何培養?我的方式可謂是“簡單粗暴”,從孩子 5 歲起我們的每次旅行基本就是以冒險為主線的,*終我們到達了珠峰大本營,算是把 冒險之旅暫時畫上了一個句號。而這種對于孩子來說還算“妙趣橫生”的方式無形中鍛煉了他堅毅的品格,我們一起經歷過的山體滑坡、目睹過的盤山道車禍也讓年幼的他就懂得了生命的脆弱和渺小,從而更加珍視自己和周圍的人。雖然現在我們已經不再去冒險,但他身上的品格卻保留了下來。他酷愛的滑雪運動,五年來從未間斷過,他選擇的事也都始終如一地在堅持。 如果你能讓一個孩子感受到來到這個世界活一次是值得的,那么他就會對生命有*基本的感恩,而生命來自父母,也自然會感恩于父母。這里的“值得”是指雖然偶爾會有不愉快或難熬的經歷,但總體來說到人間走一回體驗到的還是幸福和快樂多一些,不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如果能經歷這樣的人生那就很值得了。可是家長們往往意識不到自己也會成為孩子那些不愉快或難熬經歷的制造者,很多家長對待孩子的做法讓他們覺得自己真的不該來到這個世界,又怎么可能升起感恩之心呢?而不懂得感恩的人對幸福的感知會弱于其他人,得到幸福的概率也會小于其他人,所以即便你并不需要子女對你的感恩,你也不能不去培養他的感恩,因為一顆感恩的心不僅可以滋養他人,更重要的是可以滋養自己。
怎樣教更有效,怎樣學出成績 作者簡介
姜羽娜,發展心理學博士,應用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親子關系診斷專家。姜老師曾留學日本,精通箱庭療法,是國家“十三五”重點課題教育技術創新與兒童核心學能建構課題組研究員,現任遼寧心悅心理特聘青少年心理咨詢專家。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與地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