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Cummings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原書第6版)第四分冊:頭頸外科學與腫瘤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688002
- 條形碼:9787504688002 ; 978-7-5046-8800-2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Cummings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原書第6版)第四分冊:頭頸外科學與腫瘤學 本書特色
《Cummings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原書第6版)》,目前仍是國際上詳細、可靠的教材指南,涉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所有手術領域,涵蓋Z新的微創手術技術、臨床影像學圖片,讓讀者了解當前Z新的發現、操作和技術,從而提高患者的療效。 本書主創團隊陣容強大,由100余位該領域Z杰出的醫學專家共同撰寫。全書包含3200余張彩色圖片,涵蓋耳鼻咽喉和頭頸部所有手術方面的精華,可為各年資、各階段的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師提供Z全面和Z專業的臨床指導。
Cummings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原書第6版)第四分冊:頭頸外科學與腫瘤學 內容簡介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涉及人體重要的感覺器官,包括聽覺、平衡覺、嗅覺、味覺,以及呼吸和吞咽功能等,所涵蓋的疾病已遠超傳統的“四炎一聾”范疇,臨床診治的疾病不僅包括該區域器官的原發疾病,全身性疾病在耳鼻咽喉的特殊表現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隨著循證醫學的發展,如何獲得高水平的臨床研究證據,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本書引進自世界Z名的 Elsevier 出版集團,是 Cummings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6e 中文翻譯版系列分冊之一。本書共 53 章,涉及總論、唾液腺、口腔、咽與食管、喉、頸部及甲狀腺疾病等七篇,涵蓋頭頸科學的全部方向。書中內容既有涉及頭頸部疾病的生理病理、流行病學、影像學特征及診療原則的經典內容,也有在近十年中基于諸多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的研究突破及臨床多中心臨床試驗的Z新成果介紹。書中對涉及的重點手術方法均以高清圖片及實例展示,重點突出、表述精練、條理清晰。各章均以本章提煉要點開篇,便于讀者對核心內容的掌握。書中涉及的數據及結論,均在文后附有相關文獻支持,便于讀者進一步深入學習。 本書內容系統全面,專業權威,可為頭頸外科及相關學科的臨床醫師和研究人員提供Z權威的閱讀參考。
Cummings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原書第6版)第四分冊:頭頸外科學與腫瘤學 目錄
**篇 總? 論
第 1 章 分子生物學和基因治療的基本原理
一、分子生物學的基本原理
二、基因治療
三、基因治療的遞送方法
四、為什么要進行基因治療
五、體細胞基因治療在耳鼻咽喉學科中的應用
六、免疫調節方法
七、基因增強策略
八、基因抑制策略
九、溶瘤病毒
十、結論
第 2 章 頭頸腫瘤分子生物學
一、背景
二、腫瘤抑制基因
三、致癌基因
四、序列改變
五、頭頸部鱗狀細胞癌的基因組學和表達芯片
六、人乳頭瘤病毒
七、腫瘤干細胞
八、結論
第 3 章 人乳頭瘤病毒和頭頸部癌的流行病學
一、口腔 HPV 感染的流行病學
二、人乳頭瘤病毒陽性的口咽鱗狀細胞癌
三、未來展望
第 4 章 頭頸部腫瘤放療:放射物理學、放射生物學和臨床治療原則
一、基礎物理
二、傳統放療
三、放射生物學
四、先進的放療技術
五、放療不良反應
第 5 章 頭頸部鱗狀細胞癌的化療及靶向治療
一、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治療策略綜述
二、綜合治療
三、復發和轉移疾病的系統化療
四、總結
第 6 章 皮瓣生理和傷口愈合
一、皮瓣生理
二、傷口愈合
第 7 章 游離組織轉移
一、歷史回顧
二、游離組織轉移的適應證
三、患者評估和術前準備
四、術中管理
五、手術技巧
六、術后管理
七、花費和結果
八、游離組織轉移未來的方向
第 8 章 姑息治療
一、姑息性手術
二、姑息性化療
三、姑息性放療
四、針灸
五、醫用大麻
六、頭頸部腫瘤患者常見癥狀的姑息治療
七、補充替代醫學和整合醫學
第 9 章 頭頸部皮膚黑色素瘤
一、流行病學
二、病因學和危險因素
三、黑色素瘤的分類
四、診斷性檢查
五、預后因素和腫瘤分期
六、原發灶的手術治療策略
七、區域淋巴轉移的手術治療
八、放療
九、化療
十、免疫治療
十一、隨訪和監視
第二篇? 唾液腺
第 10 章 唾液腺生理學
一、腮腺的分泌規則
二、唾液
第 11 章 唾液腺影像學診斷和細針穿刺活檢
一、解剖學
二、診斷評估
三、結論
第 12 章 唾液腺炎性病變
一、涎石病
二、慢性唾液腺炎
三、唾液腺傳染性疾病
四、唾液腺病毒感染
五、唾液腺肉芽腫性感染
六、其他肉芽腫性疾病
七、唾液腺寄生性感染性疾病
八、唾液腺非感染性炎性疾病
九、總結
第 13 章 唾液腺良性腫瘤
一、胚胎學
二、唾液腺腫瘤的組織發生
三、病因學
四、發病率
五、患者評估
六、多形性腺瘤
七、肌上皮瘤
八、基底細胞腺瘤
九、小管狀腺瘤
十、乳頭狀淋巴性囊腺瘤(沃辛瘤)
十一、嗜酸細胞瘤
十二、唾液腺脂肪瘤
十三、硬化性多囊腺病
十四、角化囊腫
十五、慢性硬化性唾液腺炎(庫特納腫瘤)
十六、先天性病變
十七、血管和淋巴管畸形
十八、唾液腺良性腫瘤的治療
十九、并發癥
第 14 章 唾液腺惡性腫瘤
一、患者的評估
二、組織病理學分型
三、預后
四、治療
第三篇? 口? 腔
第 15 章 口腔生理學
一、感覺功能
二、運動功能
三、專業的感官系統:味覺
第 16 章 口腔黏膜病
一、口腔黏膜紅色和白色病變
二、大小皰型和潰瘍型病變
三、色素沉著病變
第 17 章 牙齒發育、牙源性囊腫和牙源性腫瘤
一、背景
二、概要
三、牙源性囊腫
四、惡性牙源性腫瘤和源于牙源性囊腫的惡性腫瘤
五、牙源性腫瘤
六、外周型成釉細胞瘤(骨外型成釉細胞瘤)
七、惡性成釉細胞瘤
八、成釉細胞纖維牙瘤
九、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牙源性角化囊腫、對位角化囊性牙源性角化囊腫)
十、牙源性鈣化囊性瘤(牙源性鈣化囊腫、Gorlin 囊腫)
十一、牙源性影細胞腫瘤(上皮性牙源性影細胞腫瘤,牙源性影細胞腫瘤)
十二、牙源性鈣化上皮瘤(Pindborg 腫瘤)
十三、牙源性黏液瘤
十四、牙源性腺瘤樣瘤
十五、牙瘤
十六、牙源性鱗狀細胞瘤
十七、牙成釉細胞瘤
第 18 章 顳下頜關節紊亂
一、解剖學
二、疾病和綜合征
三、囊內病癥
四、顳下頜關節手術
五、肌筋膜疼痛功能障礙綜合征
六、總結
第 19 章 口腔良性腫瘤和腫瘤樣病
一、先天性疾病
二、炎性 / 創傷性疾病
三、良性腫瘤
第 20 章 口腔惡性腫瘤
一、病因學
二、流行病學
三、口腔解剖
四、病理
五、診斷評估
六、分期
七、預后
八、治療注意事項
九、原發灶的外科治療
十、重建
十一、長期的管理和康復
十二、總結
第 21 章 下頜骨重建
一、解剖學、生理學和病理生理學
二、缺陷的分類
三、下頜重建的目標
四、背景和歷史
五、當前的方法
六、結局
七、近期發展
八、未來的方法
第 22 章 頭頸部缺損的修復重建
一、頜面修復學和腫瘤放療患者
二、放療前的牙齒評估和口腔操作
三、放療期間的牙科診療
四、放療后的牙科診療
五、頜面修復與放射腫瘤學相互作用綜述
六、下頜骨缺損修復的現代理論
七、面部缺損的修復治療
第四篇? 咽與食管
第 23 章 鼻咽良惡性腫瘤
一、鼻咽腫物的診斷方法
二、脊索瘤
第 24 章 口咽部惡性腫瘤
一、口咽部解剖
二、病理學
三、鱗狀細胞癌
四、診斷評價
五、治療管理和結果
六、手術入路
七、并發癥
八、預后因素
九、原發不明轉移癌
十、生活的功能和質量
十一、特殊治療考慮和未來方向
第 25 章 經口入路治療口咽惡性腫瘤
一、解剖
二、歷史觀點
三、經口手術適應證
四、經口手術入路
五、經口手術程序
六、口咽重建術
七、術后護理
八、功能性預后
九、展望
十、結論
第 26 章 口咽部重建
一、重建方案的選擇
二、特殊部位的缺損
三、經口口咽切除術后的重建
四、結論
第 27 章 正常和異常吞咽機制
一、正常吞咽階段
二、吞咽準備的自主階段
三、吞咽期程序化階段
四、吞咽異常(咳嗽、嗆咳)的體征和癥狀
五、吞咽障礙的篩查
六、吞咽評估
七、頭頸腫瘤放療引起吞咽障礙
八、治療后并發癥
九、總結
第 28 章 咽食管的影像學診斷
一、技術
二、放射解剖學
三、形態異常
四、憩室
五、感染和炎癥
六、食管狹窄
七、瘺
八、靜脈曲張
九、異物
十、腫瘤性病變
十一、治療后外觀
第 29 章 下咽及頸段食管腫瘤
一、下咽及頸段食管的解剖
二、流行病學
三、病因學與生物學
四、臨床評估
五、影像檢查
六、病理
七、腫瘤部位與擴展模式
八、腫瘤分期
九、治療方法
十、頸部的處理
十一、生活質量
十二、總結
第 30 章 下咽及食管鱗癌的放療和化療
一、下咽癌
二、局限性食管鱗癌
三、食管癌的遠處轉移
第 31 章 下咽及頸段食管的修復重建
一、患者人群介紹
二、圍術期咨詢
三、手術前評估
四、修復重建的目標和原則
五、缺損的分級
六、修復重建方案的確定
七、局部及區域皮瓣
八、肌皮瓣
九、內臟器官移植
十、胃上提咽胃吻合術
十一、結腸上徙手術
十二、需血管吻合的游離組織瓣修復重建
十三、皮膚筋膜瓣移植
十四、游離腸管移植
十五、胃及網膜組織自體移植術
十六、手術后并發癥的處理
十七、言語康復
十八、治療后言語及吞咽功能結果
十九、總結
第五篇? 喉
第 32 章 喉的影像診斷
一、正常氣道
二、喉炎癥性疾病
三、喉軟骨軟化
四、聲帶麻痹
五、喉部良性腫物
六、喉癌
七、喉外傷
八、異物
第 33 章 喉惡性腫瘤
一、解剖學及組織胚胎學
二、喉部惡性腫瘤的分類
三、分期
四、喉部癌前病變及原位癌
五、喉癌的化學預防
六、喉鱗狀細胞癌
七、流行病學
八、分子生物學
九、病理學
十、臨床表現
十一、診斷及評估
十二、鑒別診斷
十三、鱗狀細胞癌的治療
十四、聲門型喉鱗狀細胞癌的治療
十五、聲門上型喉鱗狀細胞癌的治療
十六、聲門下型喉鱗狀細胞癌
十七、非手術器官保留治療
十八、復發鱗狀細胞癌的治療
十九、預后及預后指標
二十、鱗狀細胞癌的變異類型
二十一、其他少見的喉部惡性腫瘤
二十二、喉部繼發性腫瘤
第 34 章 早期聲門型喉癌的處理
一、概述
二、診斷
三、背景
四、治療
五、治療方式的選擇
六、總結
第 35 章??進展期喉癌的經口激光顯微切除
一、名詞及定義
二、局部喉癌的 5 種類型
三、縮略語
四、早期、中期及晚期喉癌的激光手術及經口激光顯微外科手術
五、經口激光顯微外科的理論基礎
六、經口激光顯微外科手術同開放性功能保留手術的比較
七、經口激光顯微外科手術的設備及技術
八、磷酸氧鈦鉀激光顯微手術的發展
九、病理學問題
十、經口激光顯微外科與喉癌的五種臨床分類
十一、激光顯微切除與頸清掃
十二、完全激光顯微切除及放療
十三、發聲效果及外科嗓音重建
十四、發聲治療
十五、經口激光顯微切除的并發癥
十六、TLM 的禁忌證
十七、TLM 的效果
十八、格丁根團隊的結果
十九、結論
二十、注解:本章節使用的臨床分類
第 36 章??喉功能保留手術
一、喉功能保留手術的現狀
二、喉部解剖、生理及腫瘤的進展
三、器官保留性手術的原則
四、術前評估
五、手術方式
六、行器官保留手術的聲門型及聲門上型喉癌的范圍
七、術后的處理
八、未來的發展
九、總結
第 37 章??全喉切除及喉咽切除
一、全喉切除術
二、全喉咽切除
三、總結
第 38 章??喉和下咽癌的放療
一、解剖學因素
二、生物標志物與分子生物學
三、臨床表現
四、診斷評估和檢查
五、多學科治療
六、喉癌
七、下咽癌
八、未來治療方向
第 39 章??喉切除術后的嗓音及言語重建
一、無喉發聲的歷史
二、嗓音和言語生理學
三、發聲假體
四、手術方面
五、術后管理
六、假體的替代及維護
七、假體故障排除
八、發音和言語治療
九、肺部護理與康復
十、預防方面
十一、嗅覺恢復
十二、全喉切除術后的生活質量
第 40 章??氣管腫瘤的診斷及處理
一、總論
二、歷史回顧
三、氣管原發腫瘤
四、氣管良性腫瘤
五、氣管原發惡性腫瘤
六、氣管繼發性腫瘤
七、診斷
八、分期
九、治療
十、良性氣管腫瘤
十一、不可切除腫瘤患者的姑息治療
十二、總結
第六篇 頸? 部
第 41 章??頸部腫塊的鑒別診斷
一、病史和體格檢查
二、解剖
三、診斷
四、頸部腫塊的潛在病因
五、總結
第 42 章??頸部超聲影像
一、超聲基礎
二、結論
第 43 章??頸部腫瘤
一、診斷評估
二、頸部良性腫瘤
三、咽旁間隙良性病變
四、頸部惡性腫瘤
五、頸部原發不明轉移性病變
六、原發性頸部惡性腫瘤
七、總結
第 44 章??頭頸部淋巴瘤
一、流行病學
二、頭頸部淋巴瘤的臨床表現
三、活檢和標本
四、頭頸部霍奇金淋巴瘤
五、總結
第 45 章??放療和頸部淋巴結及顱底惡性腫瘤的治療
一、頸部淋巴系統
二、頸部淋巴結轉移分期
三、頸部淋巴結勾畫及放療技術
四、放療與惡性顱底腫瘤
五、放療:技術發展
六、顱底惡性腫瘤的治療
七、顱底放療的并發癥
第 46 章??頸淋巴結清掃術
一、歷史演變
二、頸淋巴結組
三、按亞區劃分頸部區域
四、頸部淋巴結清掃分類
五、頸部解剖并發癥
六、頸部手術并發癥
七、頸部淋巴結清掃并發癥
八、化療后頸部淋巴結清掃
九、總結
第 47 章??頸部手術并發癥
一、切口并發癥
二、血管并發癥
三、神經并發癥
四、乳糜 / 胸部
五、結論
第 48 章??頸部穿透性和鈍性外傷
一、穿透物體的物理特性
二、強制性與選擇性探查
三、診斷評估
四、血管造影術
五、血管穿透治療
六、消化道評估
七、喉氣管損傷的處理
八、頸部鈍挫傷
九、總結
第七篇? 甲狀腺、甲狀旁腺
第 49 章??甲狀腺疾病甲狀腺疾病
一、體格檢查
二、甲狀腺的生理學
三、甲狀腺功能研究
四、甲狀腺毒癥
五、甲狀腺功能減退
第 50 章??甲狀腺腫瘤的治療
一、外科解剖學和胚胎學
二、甲狀腺腫瘤的分子基礎
三、分子診斷和靶向治療
四、危險因素和病因
五、腫瘤分期及分類
六、甲狀腺結節的評估
七、甲狀腺腫瘤綜述
八、手術治療與技術
九、術后治療及特殊注意事項
十、后續治療
十一、總結
第 51 章??甲狀旁腺疾病的治療
一、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病因和發病機制
二、鈣穩態與甲狀旁腺激素的分泌和調節
三、甲狀旁腺的解剖和組織病理學
四、頸部中央區的外科胚胎關系
五、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臨床特征
六、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的診斷
七、定位研究及其應用
八、甲狀旁腺疾病的治療
九、特殊情況
十、妊娠期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十一、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的藥物治療
十二、總結
第 52 章??手術機器人在耳鼻喉科的應用
一、 機器人史
二、定義
三、醫學機器人史
四、結論
第 53 章??甲狀腺眼病的治療:Graves 眼病
一、病理生理學
二、流行病學 / 病因學
三、基因和性別的影響
四、煙草的影響
五、甲狀腺狀況的影響
六、發展史
七、臨床特征
八、Graves 眼病
九、總結
Cummings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原書第6版)第四分冊:頭頸外科學與腫瘤學 作者簡介
王海波教授 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山東省耳鼻喉醫院名譽院長,山東省耳鼻喉研究所所長 主要學術兼職 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分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耳鼻咽喉科醫師分會副會長 國家衛健委全國防聾治聾技術指導組副組長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副總編輯 中國醫促會顱底外科分會副主委 徐偉教授 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山東省耳鼻喉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頭頸醫學中心首席專家 山東省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分會中青年委員會第九屆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委,山東省醫學會激光醫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耳鼻咽喉分會常委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
- >
唐代進士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