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把握大勢: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與供給安全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222621
- 條形碼:9787509222621 ; 978-7-5092-2262-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把握大勢: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與供給安全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目標讀者: 一是各級各地黨政機關; 二是直接從事經濟工作、市場監管、價格行政工作的政府部門; 三是從事經濟、市場監管、價格立法工作的人大、政協部門; 四是各類型、跟市場和價格有關的行業企業; 五是直接從事經濟工作、市場監管、價格工作,以及科學技術研究的企業、科研院所等。 ★領導干部要加強經濟學知識學習,特別是要悟透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貫徹落實雙循環戰略、高質量發展環戰略,防范重大市場風險,全面做好“十四五”規劃所確定的各項工作。 ★關注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與供給安全,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積極進取——面向2035年,維護我國大宗商品的市場、價格與供給安全 市場安全方面: ★大宗商品市場是高標準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力爭實現四個戰略目標,即構建全國統一的大宗商品期貨市場;建設具有高度全球影響力、開放型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建設公平競爭、高效活躍的現代交易市場;構建制度完善、穩健發展的大宗商品市場。*終全面提升大宗商品市場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價格安全方面: ★歐美發達國家及國際巨頭企業通過掌握金融結構、生產結構、貿易結構、制度結構等4個方面的結構性權力,控制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形成主導權。我國應從這4個結構性權力的來源入手,建立企業-金融機構-政府多主體協作機制,共同提升我國在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形成中的影響力,破解“中國溢價”。 ★提升我國價格形成影響力的政策建議:一是交易貨幣、交易中心、金融體系多頭并進,提升金融維度的結構性權力,諸如堅定不移地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期貨交易中心、進一步完善我國金融體系;二是“走出去”與“產業鏈升級”并舉,提升生產維度的結構性權力,諸如加快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和轉型升級、探索生產資本與金融市場的有效結合;三是多管齊下,提升制度維度的結構性權力,諸如提升規則制定水平和國際影響力、制定并推廣由我國機構編制的大宗商品價格指數、積極參與和倡導國際組織的治理改革;四是保障遠洋航運安全,提升貿易維度的結構性權力,諸如打破少數國家對大宗商品國際航運的壟斷、探索建立覆蓋全球主要市場的貿易網絡和物流渠道、建立國家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相結合的大宗商品戰略儲備體系。 供給安全方面: ★保障大宗商品供給安全的總體思路:以保障大宗商品供給穩定、維護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為目標,推動大宗商品的保供思路由供給側單側發力向供需雙側保障轉變,由分行業分部門制定政策向全行業總體戰略規劃轉變;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提升運用市場化手段來保障供給和對沖價格波動的能力;堅持統籌兼顧和突出重點相結合,重點保障能源、礦產資源、農產品重要品種的供給安全;堅持應對短期波動與化解長期風險相結合,明確目標,分步推進;堅持提升自給水平與開放合作相結合,兼顧安全保障與經濟效率;著力運用市場化手段來提升供給穩定性,綜合運用對外關系、通道建設、技術創新等多種方式來保障供給安全。 ★保障大宗商品供給安全的戰略舉措:著力運用市場化手段來保障供給,不斷擴大對外投資,增強國際資源保障能力,加大原油、金屬礦石、鐵礦石等國內勘探開發力度,培育優質產能,充分發揮市場靈活穩健的保供穩價作用,通過期貨市場來對沖和規避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波動風險;加強國家間關系以保障能源安全,推動建立由資源國、消費國、過境國共同組成的新型多邊能源合作機制,建立石油、礦產資源安全戰略聯盟;積極化解海路運輸風險,建設完善的能源貿易基礎設施,加強遠洋石油、液化天然氣、鐵礦石運輸能力建設,組建原油、天然氣、礦石遠洋運輸的中國大型油輪船隊和“超級艦隊”;在供給側大力發展非常規油氣資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動能源生產革命,提高對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技術和資金扶持力度,實現可再生能源對傳統化石能源的替代;在需求側不斷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率,推動可再生能源使用由工業、農業向商業和民用領域普及。
把握大勢: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與供給安全研究 內容簡介
●經過2000余年發展,大宗商品已涵蓋幾十個種類、數百種產品,歸納為農副產品、金屬、能源化工三大類。其中,農副產品分為工業原材料、谷物、水產品、飲料作物、畜產品;金屬分為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兩類(有色金屬又稱非鐵金屬,分為重金屬、輕金屬、貴金屬、稀金屬、半金屬);能源化工分為石油、煤炭、可再生能源三類(石油包括原油及原油經過加工煉制的各種產品)。 ●我國大宗商品的對外依存度高,容易受國際傳導等多重因素影響,價格變化大,因此要高度重視大宗商品價格攀升帶來的不利影響,針對市場變化,要突出重點綜合施策,諸如:多措并舉加強供需雙向調節;加強市場監管,消除各種壟斷行為,確保物價尤其是大宗商品價格始終處于相對穩定的區間;保持貨幣政策穩定性和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合理引導市場預期;進一步加強中央企業大宗商品經營業務風險防范;更加注重用市場化辦法穩定價格,強調宏觀政策要圍繞市場主體需求精準實施,穩定合理預期,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本書是一部針對大宗商品領域進行深度研究的專著,具體來說,作者主要敘述分析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宗商品市場體系發展歷程;影響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的基本因素;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形成主導權研究——基于結構性權力的分析框架;國際原油價格周期性波動趨勢研究;國際天然氣價格指數的形成基礎和監管體系;大宗商品中長期供給安全研究;完善我國儲備體制機制、更好發揮儲備的價格調節功能等話題,尤其是從有色金屬、煤炭、石油等我國緊缺的戰略資源在市場、價格與供給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我國應采取有效措施,掌握這些大宗商品等戰略資源的價格話語權,同時盡力分散風險,建立應急儲備制度,確保國家經濟運行安全和國家安全。
把握大勢: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與供給安全研究 目錄
目 錄
**章 大宗商品概述
**節??大宗商品的概念、分類及市場定位
第二節??大宗商品主要品種市場概況
第二章 改革開放以來大宗商品市場發展歷程與展望
**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宗商品市場體系發展歷程
第二節??我國大宗商品市場體系建設的成就和經驗
第三節??我國建設高標準大宗商品市場面臨的難點和挑戰
第四節??未來建設高標準大宗商品市場體系的主要思路和重點任務
第三章 影響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的基本因素分析
**節??需求因素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及作用機理
第二節??供給因素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及作用機理
第三節??金融因素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及作用機理
第四節??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的規律和特征
第四章 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形成主導權研究——基于結構性權力的視角
**節??價格形成主導權與結構性權力
第二節??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形成主導權的現狀及歷史演進過程
第三節??主導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形成的結構性權力
第四節??我國在掌握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形成主導權方面存在的困難
第五節??提升我國價格形成影響力的政策建議
第五章 國際原油價格周期性波動趨勢研究
**節??國際原油價格周期性波動的歷史規律及原因
9第二節??望向2030年國際原油價格波動趨勢分析
5第三節??望向2030年我國面臨來自原油領域的挑戰和風險
0第四節??應對原油供給風險與價格沖擊的政策建議
第六章 國際天然氣基準價格的形成基礎和監管體系
**節??國際天然氣交易樞紐的發展歷程和經驗
第二節??國際天然氣交易中心的交易制度與價格形成機制
第三節??成熟市場經濟國家天然氣價格指數監管體系
第四節??對我國的借鑒與啟示
第七章 大宗商品中長期供給安全研究
**節??我國大宗商品斷供風險分析
第二節??我國進一步擴大大宗商品供給的可能性分析
第三節??我國大宗商品進口運輸安全分析
第四節??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對我國經濟社會影響分析
第五節??我國應對價格波動的能力分析
第六節??近年來國際大宗商品消費大國保障供給安全的經驗舉措
第七節??我國保障能源礦產供給安全的重大思路和戰略舉措
第八節??大宗商品供給安全的政策保障
第八章 完善我國儲備體制機制、更好發揮儲備的價格調節功能——以有色金屬儲備為例
**節??有色金屬儲備相關概念
第二節??有色金屬儲備的功能、目標及實現方式
第三節??我國有色金屬儲備管理體制和收放儲運行機制現狀
第四節??我國收放儲機制在緩和價格波動方面存在的不足
第五節??更好發揮儲備功能的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把握大勢: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與供給安全研究 節選
**節大宗商品的概念、分類及市場定位 一、大宗商品的概念 大宗商品(bulk stock)是指進入流通領域而非零售環節,具有商品屬性、用于工農業的生產與消費的大批量買賣的初加工商品。在金融投資領域,大宗商品是指同質化、可交易、被廣泛作為工農業基礎原材料的商品。16世紀之后,現代大宗商品交易體系及定價方式在荷蘭地區孕育出現,工業革命后在英國倫敦等地逐漸成熟,成為世界性的商品。 二、大宗商品的分類 大宗商品經過兩千余年的發展,現已涵蓋幾十個種類、數百種產品,可歸納為農副產品、金屬和能源化工三個大類(參見表1-1)。農副產品又分為工業原材料、谷物、水產品、飲料作物、畜產品等五類。金屬又分為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兩類;其中,有色金屬又稱非鐵金屬,是鐵、錳、鉻以外其他金屬的統稱,可分為重金屬、輕金屬、貴金屬、稀金屬、半金屬等五類。能源化工又分為石油、煤炭、可再生能源這三類;其中,石油包括原油及原油經過加工煉制后的各種產品,比如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煉廠干氣、溶劑油、潤滑油、石腦油、石油瀝青及其他石油制品等(國家統計局,2013)。 **章大宗商品概述 三、大宗商品市場在市場體系中的定位及其構成 市場從大類上可分為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要素市場可進一步分為土地市場、資本市場、勞動力和人力資源市場、技術市場、數據要素市場、資源環境權益市場等子市場。商品市場分為消費品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 大宗商品市場又可以從4個維度進一步進行細分。一是可根據交易品種的不同,細分為能源市場(石油、天然氣、化工產品等)、有色金屬市場(銅、鋁、錫、鉛、鋅等主要金屬和稀有金屬)、黑色系工業品市場(煤炭、鐵礦石、鋼材等)、貴金屬市場(金、銀、鉑)和農產品市場(大豆、玉米、小麥等)。二是可根據大宗商品交割期限的不同,細分為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三是可根據交易場所和規則的不同,細分為場內市場和場外市場。四是可根據交易標的的不同,細分為實物交易市場和衍生品交易市場(參見圖1-1所示)。 第二節 大宗商品主要品種市場概況 一、全球原油市場供需格局 從全球石油的探明儲量來看,委內瑞拉是全球石油探明儲量*高的國家,石油儲量約3010億桶(2017年),占全球總儲量的17.5%。沙特阿拉伯位居第二,石油儲量約2665億桶,占全球儲量的17.2%。加拿大(約1715億桶)、伊朗(約1584億桶)、伊拉克(約1530億桶)、俄羅斯(約1095億桶)、科威特(約1015億桶)、阿聯酋(約978億桶)、美國(約688億桶)、利比亞(約484億桶)位居前十,相關國家合計約占全球總儲量的86%。我國石油探明儲量約為260億桶,約占全球總儲量的1.5%。具體內容如表1-2所示。 從全球原油的生產格局來看,美國在頁巖氣革命以后已超越沙特阿拉伯成為全球*大的產油國。沙特阿拉伯、俄羅斯、伊朗、伊拉克、加拿大、阿聯酋、中國、巴西、科威特位列前十,前十大產油國約占全球原油總產量的72 %。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在全球原油供給中仍占據較大份額,OPEC與部分非OPEC國家組成的“OPEC+”對全球原油市場走勢具有重大影響力。2020年,我國原油產量約為390萬桶/日,占全球原油產量的4.4%。 從全球原油消費格局來看,美國是全球*大的原油消費國,占全球原油年消費量的近五分之一。中國位列第二,消費份額達16%。印度、日本、沙特、俄羅斯都是重要的原油消費國。十大原油消費國約占全球石油消費量的63%(參見表1-3所示)。 由于全球原油生產地和消費地在地理分布上存在顯著差異,因此需要體量巨大的原油國際貿易來平衡地區之間的原油供需缺口。
把握大勢: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與供給安全研究 作者簡介
周適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場與價格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室副主任。畢業于北京大學公共經濟學系,獲博士學位。研究領域包括大宗商品、要素市場、市場體系。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及多項國家部委司局級課題,獲得國家部委級優秀成果獎三項、薛暮橋價格研究獎四項、國家發展改革委優秀調研報告一等獎等,獲部委級領導肯定性批示十次。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