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止狩臺 第3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70720
- 條形碼:9787559470720 ; 978-7-5594-707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止狩臺 第3部 本書特色
★作者籌劃十年,筆耕五載,緣起一片癡心,寫就一段王朝少年成長史。作者長年從事文字工作,筆力老道。權謀智斗,帝王之術,情節每一步的發展都在結網設疑,待到*終揭開謎團,吊足讀者的好奇心,緊張之處令人如身臨其境般驚心動魄。 ★一個權臣之子,蟄伏于邊陲,貶蘆東為民洗冤,只為重振顯赫門楣;一個叛將之后,奮戰于疆場,戰檀州蠻酋授首,一心洗雪叛將之恥,忍辱,反間,鎮叛,情仇……后古風時代謀略無雙、極具代入感的詭譎權斗大戲。 ★雙男主劇情,節奏緊湊,引人入勝。以個人成長勵志為主題,見證兩位主人公從逆境中崛起,不屈地與命運抗爭的的過程,權謀軍事與青春熱血的結合,看點十足。 ★知名品牌御用插畫師精心手繪封面圖,情節張力躍然紙上,封面給予讀者強烈的視覺沖擊與美的享受。
止狩臺 第3部 內容簡介
變革失敗,唐瑜被貶為偏遠窮困的砞縣縣令,他心系黎民,連破大案收獲民心,帶領百姓填澤造田,跋涉兩千里險山惡川,離開元城越來越近,卻不知一場更大的政治陰謀正在暗流涌動……
為了收復大焉的失土檀州,孫牧野奉命攻打南荊,他挺進瘴海,智斗苗王,戰場上一路奮勇殺敵。然而昔日的兄妹情誼讓他煩憂,念波城的故人也擾亂了他的心緒……
一文一武,一權一謀,面對內憂外患,兩人協力前行,大焉的命運將何去何從?
止狩臺 第3部 目錄
第五十三章??鳴冤 001
第五十四章??一人衙門 018
第五十五章??石馬囚犯 029
第五十六章??洗冤 041
第五十七章??檀州首戰 059
第五十八章??生死橋 076
第五十九章??故人重逢 087
第 六 十 章??檀州瘴海 105
第六十一章??土巫長老 116
第六十二章??復叛 131
第六十三章??苗王城中 145
第六十四章??滾金臺上 159
第六十五章??顛倒眾生 174
第六十六章??朝堂封將 192
第六十七章??苗家宴 208
第六十八章??一郡四縣 220
第六十九章??觀音山村 235
第 七 十 章??情仇 250
第七十一章??大焉小吏 266
第七十二章??蘆州節度使 285
第七十三章??叛亂 298
第七十四章??受降 311
第七十五章??兩相逢 331
第七十六章??女兒心 345
第七十七章??人世間 358
止狩臺 第3部 節選
第五十三章 鳴冤 1 在大焉的輿地圖中,蘆州位于未離原之上、雍州之下。白鳶江把蘆州一分為二,也把蘆西和蘆東劃成了天上地下兩個境地:蘆西恰與未離原地緣相接,土地饒沃,物阜民豐;蘆東沼澤密布,地瘠人稀,越往東北,越是苦寒,而砞縣便在蘆東的*東北,若還往外走,便出了大焉地界,是人世間誰也不曾到過的荒絕之境了。 砞縣,是近乎被焉朝廷遺忘的所在,一萬縣民世代生活于此,極少有人能離開,也極少有外人會來,偏偏在允治六年的元宵前夕,破天荒地來了一個百戲班。街上童子看見二十多輛驢車出現在街頭,每輛車上都有一個大鐵籠子,便好奇地圍上來看。籠子里關著又瘦又臟的獅、不知是睡是死的蟒,童子們大聲尖叫,又想逃,又還想看;成年人也驚奇不已,紛紛問道:“你們從哪里來?” 百戲班中有人答:“從潤州、皖州、章州一路過來。” 人們問:“你們來砞縣演百戲?” 百戲人答:“明日開始演,演三日。” 人們又問:“要不要錢?” 百戲人答:“五文錢一人,三尺以下的童子不收錢。” 人們便道:“太貴了,便宜些。” *后一輛驢車過來,童子們的尖叫聲越發大了:“怪物!一頭怪物!” 這鐵籠里關的是一只縣民從未見過的獸,猶如小熊,卻有一身黑白相間的毛紋,它臥在籠中一動不動,萎靡地看著籠外的人。籠邊坐著一個少年,似乎是這怪熊的伙伴,他比圍觀的童子們大不了幾歲,卻老成得多,聽童子們嚷得刺耳,便道:“你們小聲些,休要嚇到它。” 童子們問:“這是什么東西?” 少年道:“是花羆。” 童子們追問:“什么是花羆?” 少年道:“白色的熊是白羆,黑色的熊是黑羆,它是花色的,就叫花羆。” 成年人便道:“是不是傳言里的食鐵獸?” 少年道:“那是傳言,不是真的。” 童子們跟著驢車跑,問:“明日能看見它嗎?” 少年道:“能。” 百戲班的車去遠了,童子們追不上了,便返回來纏自家阿爹阿娘:“我們要看食鐵獸!” 2 砞縣像樣的街只有三條,三條交會之處,便是縣城的中心。元宵月上之后,百戲班在街心圍起了寬大的布帳,百戲將在帳內上演,進帳須交五文錢。縣城的男女老少來了一大半,有錢的買票子進去了,沒錢的聚在外面聽熱鬧,攢三聚五高談嬉笑,孩童們在人群里穿來跑去,這或許是砞縣*歡快的一個元宵節。 這個百戲班的技藝,在江湖中只能算下乘,上演的不過是吐火、角抵、走索之類的尋常把戲,雖有戲獅、舞蛇的噱頭,也只是重復幾個簡單動作,算不上精彩。在皖、潤、章那些繁華之地,見多識廣的人們瞧不上這樣的戲,百戲班賺不到錢,只能北上來蘆東,寄望這些偏遠縣城的俚民們愿意買票。果如所料,百戲班在蘆東的每個縣都極受歡迎,人們扶老攜幼而來,看半空走索的少女、會鉆火圈的獅,還有傳說中以鐵為食、半黑半白的花羆。百戲班賺到了辛苦錢,百姓們滿足了獵奇心,可謂兩全。 演到元宵*后一場時,已近亥末,場上的人與獸皆已疲憊不堪,只剩*后一個戲,便是花羆擊羯鼓。那少年牽了花羆上臺,在它面前擺了一只羯鼓。這只花羆約兩歲,尚在幼年,它坐在羯鼓前,似人一般,以兩掌拍鼓,咚咚噠噠,緩急頗有章法,奏的是時興的《傾杯樂》,它自己也愛這音律,一邊拍,一邊搖頭晃腦,沉醉其中,如幼兒憨態可掬。臺下看客歡喜不已,紛紛喝彩。氣氛正融融,忽然帳簾被大大掀開, 七八個人走了進來,看客們一見,突地全噤了聲,只有羯鼓聲還在一抑一揚地響。這七八個人走到臺下,擁出一位少年公子。他與養花羆的少年相似年紀,不過十三四歲,可臉上卻有這年紀不該有的痕跡:一道從眉心直到下頜的豎直刀疤。若忽略這刀疤,單看衣飾,應是出身于縣內的富裕人家。他看著花羆不出聲,滿場一百多人也不出聲,花羆聽不見喝彩聲,不知何故,懵懵懂懂停止了擊鼓。這公子問臺上少年:“這便是食鐵獸?” 少年道:“是花羆。” 公子道:“我聽說花羆吃鐵,世人都喚作食鐵獸。” 少年道:“它不吃鐵。” 公子問:“那它吃什么?” 少年道:“我吃什么它便吃什么。” 公子問:“是你養的?” 少年道:“是。” 公子問:“它有名字沒有?” 少年答:“叫春寶。” 公子又問:“它每日吃多少斤鐵?” 少年道:“我說了,它不吃鐵!” 那公子的八個家奴見他不甚恭敬,便叫道:“這是梅小公子,你好生說話!” 百戲班眾人見狀,忙上臺拉了少年和花羆要走,那姓梅的公子叫道:“留下花羆!” 百戲班主聞訊趕來,拱手笑道:“公子,今日演完了。” 梅公子卻道:“花羆賣給我,你要多少錢?” 那少年道:“不賣!” 梅公子道:“價錢隨你開!” 少年道:“太行高的金山,王屋高的銀山,你拿出來!” 梅公子沉下了臉。班主作了個揖,道:“梅公子,百戲班五六十號人,全仗這小畜生過活,沒了花羆,這百戲班就散了,幾十個人就沒了著落,公子體諒體諒。” 梅公子只瞪著與他同齡的養羆少年,道:“休和我頂口,開個實在的價。” 少年傲然道:“章州節度使要買,我也沒賣,你是哪個節度使?” 好事的看客們道:“他是梅縣丞的公子!” 班主慌忙又拱手,笑道:“竟是縣丞公子,失禮失禮,明日小人登門謝罪。” 梅公子聽見有人點出自己父親,便一笑,揮手道:“不賣就算了。” 班主暗自松了口氣,連連作揖,誰知梅公子又道:“我看看這畜生是怎么吃鐵的。” 少年道:“它不吃鐵,我說過了!” 梅公子道:“分明是食鐵獸,怎么不吃鐵?” 少年道:“那是傳說,假的!” 梅公子道:“我且試試是真是假。”他向家奴們偏偏頭,一個家奴撿起雜耍鐵圈,跳上臺向花羆走去,少年和幾個戲人忙來攔,余下家奴紛紛沖上臺,扯著少年和戲人,叫道:“不要動,我們試一試!” 當先的家奴到了花羆面前,笑著把鐵圈伸過去,花羆不明所以,爬起來想躲開,家奴一把揪住它的黑耳朵,把鐵圈往它嘴里塞。這花羆雖身形如熊,卻是在戲班里嬌養大的,毫無攻擊之性,只會挪著圓乎乎的身體躲,它越躲,那家奴越是得意,把鐵圈硬生生頂進它的嘴,叫道:“吃,快吃!”少年被兩個家奴拉著,怒叫道:“它不吃鐵!你們不要欺負它!”
止狩臺 第3部 作者簡介
劉媛,摩羯座,新聞工作者。我以十年一夢筑此臺,愿這土地上的英雄氣亙古流傳,為五千年的歷史增添一段故事。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