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如何觀看:關于藝術的看、說、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914310
- 條形碼:9787555914310 ; 978-7-5559-143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如何觀看:關于藝術的看、說、思 本書特色
★現代藝術愛好者進階必讀,直抵藝術作品的核心意義所在 ——一件藝術作品的特點在哪里?是什么讓它好看,是什么讓它有趣?本書中的文章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提問,為讀者提供通往一件作品核心感受和意義的途徑,并將藝術家的作為和我們生活中所擁有的各種體驗,與我們都能認識或想象得到的各種情感交換進行對比。剝除現代藝術世界那些令觀看者寸步難行的專業術語,薩利以幽默和熱情的行文,精確和深具緬懷的描述,帶領讀者奔赴一場訴諸直覺的藝術之約。 ★拋棄媒體與學者的宏大敘事,用藝術家們彼此交談的語言討論當代藝術 ——本書不同于媒體與學者們的論著,媒體關注的是藝術的語境、市場、觀眾,學者的依據來自理論領域。他們擅長宏大敘事,關注的是大局。藝術家們討論的則是哪些做法有效,哪些做法無效,以及何以如此。他們的焦點主要是在細節,由內而外。“閱讀這本書,就像在一個房間里同*聰明的人談論藝術。” ★現代藝術大師大衛·薩利,繼1550年瓦薩里之后,再次挑戰“藝術家談藝術家” ——大衛·薩利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重要的新表現主義畫家之一,被認為是 “圖像一代”(Pictures Generation)的代表性人物。本書是他的首部藝術評論隨筆集,介紹了20世紀具影響力的一批藝術家的作品,其中有許多是薩利的朋友和同代人:杰夫·昆斯、約翰·巴爾德薩里、羅伊·利希滕斯坦、亞歷克斯·卡茨等。自文藝復興時代喬治·瓦薩里《藝苑名人傳》之后,時隔近五百年,大衛·薩利再度挑戰“藝術家談藝術家”。
如何觀看:關于藝術的看、說、思 內容簡介
藝術是如何運作的?它是如何感動我們,知會我們,挑戰我們的? 作為國際知名畫家大衛·薩利的首部藝術隨筆集,本書介紹了20世紀擁有影響力的一批藝術家的作品,從畫家到觀念藝術家,包括薩利的朋友和同代人,杰夫·昆斯、約翰·巴爾德薩里、羅伊·利希滕斯坦、亞歷克斯·卡茨等。 本書不僅探索了藝術家本身特性的多重性,同樣揭示了他們作品的特別之處。薩利擺脫藝術理論的行話,以幽默和熱情的行文,準確和深具緬懷的描述,帶領讀者奔赴一場訴諸直覺的藝術之約。這是一堂講述如何用藝術家的眼光觀看藝術的大師課。
如何觀看:關于藝術的看、說、思 目錄
導言
**部分 如何給一個想法賦形
亞歷克斯·卡茨 :方法和內容
艾米·希爾曼 :一位現代行動畫家
克里斯托弗·伍爾 :繪畫擁有自己的擴音筒
德國奇跡 :西格瑪爾·波爾克的作品
羅伯特·戈伯 :心靈不是隱喻
阿爾伯特·奧倫 :好學生
達娜·舒茨 :一個名叫弗蘭克的家伙
羅伊·利希滕斯坦 :改變是件難事
童年的藝術 :杰夫·昆斯在惠特尼
約翰·巴爾德薩里的電影腳本系列
成功的基因 :韋德·蓋頓和羅斯瑪麗·特羅克爾
第二部分 成為藝術家
維托·阿肯錫 :身體藝術家
約翰·巴爾德薩里的《小電影院》
卡羅爾·阿米蒂奇和協作的藝術
攝像機眨眨眼
老家伙繪畫
摔跤手 :馬斯登·哈特利、菲利普·加斯頓和克萊福特·斯蒂爾
烏爾斯·費舍爾 :廢品處理
杰克·戈爾茨坦 :抓住救生筏
悲傷小丑 :邁克·凱利的藝術
弗蘭克·斯泰拉在惠特尼
沒有首都的鄉土主義 :托馬斯·豪斯雅戈的藝術
弗雷德里克·塔滕 :挪用的藝術
第三部分 世間的藝術
安德烈·德蘭和庫爾貝的調色板
皮卡比亞,這就是我
嬰兒的巨豆
可愛的音樂 :芭芭拉·布魯姆的藝術
上升的結構
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
第四部分 教學法和論戰
1980 年代—有何益處?
開學**天的講話
藝術不是人氣競賽 :2011 年紐約藝術學院畢業典禮致辭
沒有答案的問題,受訪者約翰·巴爾德薩里
致謝
圖片版權
文字版權
如何觀看:關于藝術的看、說、思 作者簡介
大衛·薩利(David Salle)畢業于加州藝術學院,師從著名觀念藝術家約翰·巴爾德薩里,20世紀80年代以來最重要的美國新表現主義畫家之一。現居紐約。 他的作品被MoMA、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古根海姆美術館、大都會美術館、美國國家藝術館、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泰特現代美術館、柏林國家畫廊等多家國際重要藝術機構列為永久藏品。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