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573483
- 條形碼:9787511573483 ; 978-7-5115-734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本書特色
“新時代新思想標識性概念”叢書是人民日報出版社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智庫聯手打造的通俗理論讀物系列。符合時代特征的標識性概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理論大廈堅實的奠基石,對于構建我們的話語體系、學科體系、學術體系,提煉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具有重要意義。本套叢書將有助于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和領會新時代新思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為的通俗理論讀物,主要論述了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的鄉村政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鄉村等內容,有助于廣大黨員干部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從而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做好鄉村振興工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節選
《新時代新思想標識性概念叢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二、總方針: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總方針。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總方針,就要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對“三農”堅持多予少取放活,在資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務、干部配備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如何做到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黨的十九大以來,幾個中央一號文件連續提出相應要求和舉措。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就要把實現鄉村振興作為全黨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動,做到認識統一、步調一致,在干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強調:牢固樹立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政策導向,優先考慮“三農”干部配備,把優秀干部充實到“三農”戰線,把精銳力量充實到基層一線;優先滿足“三農”發展要素配置,堅決破除妨礙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體機制壁壘,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流動;優先保障“三農”資金投入,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優先保障領域和金融優先服務領域,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優先安排農村公共服務,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統一、制度并軌。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強調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強化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落實縣委書記主要精力抓“三農”工作要求,加強黨委農村工作機構建設,大力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提高農村干部待遇。堅持從農村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尊重農民意愿,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把當務之急的事一件一件解決好,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防止政策執行簡單化和“一刀切”。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提出:強化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投入保障,繼續把農業農村作為一般公共預算優先保障領域;中央預算內投資進一步向農業農村傾斜;制定落實提高土地出讓收益用于農業農村比例考核辦法,確保按規定提高用于農業農村的比例;發揮財政投入引領作用,支持以市場化方式設立鄉村振興基金,撬動金融資本、社會力量參與,重點支持鄉村產業發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求能否落到實處,直接關系到農村工作任務能否按期完成,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能否順利實現。黨的十九大確定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之后,中央一號文件連續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促使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落地落實,逐步扭轉“三農”實際工作中“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傾向,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激活農業農村活力,不斷縮小城鄉差距,向著農業農村現代化總目標不斷邁進,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三、總要求:“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總要求。“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個字’的總要求,反映了鄉村振興戰略的豐富內涵!编l村振興戰略由社會主義新農村接續發展而來,其總要求又高于社會主義新農村總要求。21世紀初,黨提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要求: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要求符合當時我國剛剛實現總體小康,面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任務這一現實。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農業主要矛盾與21世紀之初相比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廣大農民群眾對共享社會主義改革和發展成果、對鄉村發展有更高期待,也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提出更高要求。應該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睘榭傄蟮泥l村振興戰略是順時而出、應運而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作者簡介
彭海紅,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專長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農村集體經濟道路問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資助青年學者項目等。出版《中國農村集體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等專著3部;在《中國農村經濟》《紅旗文稿》等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