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老尹在巴黎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14544
- 條形碼:9787100214544 ; 978-7-100-21454-4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老尹在巴黎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文學愛好者,普通讀者本書匯聚作者筆下的“小人物”,每一篇似乎閑散談來,但內中皆蘊含作者對此人此際的“咂摸”,各篇的“文化”底蘊濃厚,且出之以風趣幽默之言。于散漫中見神韻,疏淡中露鋒芒。各篇文化底蘊濃厚,且出之以風趣幽默之言。
老尹在巴黎 內容簡介
這本文集字數無多,收入作者近年陸續寫就的憶舊懷人的散文十多篇,所寫人物從家里小時候的保姆(《老阿姨》)、小時的同學(《“小白鞋”》),到他的朋友和同學葉兆言、交往甚多的文壇前輩楊苡,以及若干海外朋友。大致是魯迅《朝花夕拾》一路寫法,也用了小說筆法寫散文,非虛構作品讀來卻帶點虛構色彩。
老尹在巴黎 目錄
老阿姨
綠川良則
“小白鞋”
“先輩”
老尹在巴黎
葉老板
日記中的保羅
好人戴維
柏利文的婚事
故人
懷金磊
楊苡先生的客廳
話說葉兆言
老尹在巴黎 節選
老阿姨 現在寫論文,都興列出幾個“關鍵詞”,與摘要一起,放在篇首,看著醒豁。這似已成為固定格式的一部分,非有不可,許多平庸文章,也許根本無“關鍵”可言,關鍵詞卻堂而皇之地在那里,——至少這不難。倘把人生比文章,則不管波瀾壯闊抑或平淡無奇,關鍵詞,每人總能列出那么幾個。對我們一家而言,至少有一段時間,“老阿姨”絕對稱得上一個關鍵詞。 “老阿姨”姓劉,閨名“玉珍”,六合人。大概年輕的時候就到南京城里來幫傭。更早的履歷我不清楚,只知道她在美國大使館干過,一九四九年,國民黨被打跑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北京,沒多久美國使館就撤了,有段時間,她就在那兒看房子。再過些時候,房子被政府收作他用,老阿姨短暫失業之后又找到一家人家上崗。這以后換過幾次人家,成為我們家一員的時候,她已是快六十歲的人了。南京人對家里的保姆,通常稱“阿姨”,老阿姨年歲比我父母要長十幾歲,喊阿姨有點不合適,故前面再冠以“老”字。據說前一家人家也就這么叫。 我記得家里只是在我一兩歲時用過保姆,以后就一直是外婆看護我們。“文革”開始,不知怎么外婆的成分弄成地主了,而母親一度似乎也被“五一六”審查的事弄得緊張,擔心再因外婆惹出麻煩,便將她送回了老家。這才又有找保姆之議。老阿姨之前,曾經找過一個,干了很短的時間就辭退了,以致她長什么樣,我一點印象都沒有。只記得她燒的菜好吃,有一樣豬肉片燉粉條,比母親燒的肉好吃得多,我認為已快趕上食堂的水平了。這也是我對老阿姨難以接受的原因之一,她燒菜翻來覆去就那幾樣,成得嚇人,而且除了弄熟之外,再無其他追求。假如我有發言權,我一定不會選擇她。 但是我沒有,而父母的標準顯然與我相去甚遠,**就是可靠。后來我才知道,原先那個保姆所以被辭退,乃因她趁大人上班時把相好引家里來了。父母談論這事都背著小孩,有次他們可能正說著這事,見我進來馬上就收口,轉到別的話題。我是很久以后才從鄰家一比我稍大的小孩口中知道了一個大概,他對我的無知大感驚訝,因為這事鄰居間早就傳遍了。據說東窗事發的那天我原是在家的,被她支到外面去玩,而鄰居早就看出苗頭不對,告訴了我父母。 照此說來,我應是當事人,但我沒有半點印象。倒是有段時間,不知看了部什么小說,里面寫到一個女傭的愛情,我忽然想到那個被辭退的保姆,懷疑是否會是一個相類的故事。如是這樣,我父母在辭退一事中扮演的角色就有點不光彩。因她待的時間太短,我只有一個不具真實性的、影影綽綽的輪廓,我甚至回憶不起她是中年人還是年輕人。有這樣對她有利的聯想,沒準是起于對老阿姨的反感也說不定。 我對老阿姨的反感非止一端。首先是她的樣子。她絕對不到一米五吧,卻胖得很,體重在一百五上下,是鄉下老太的打扮,大襟子的藍布褂,外系一條圍裙,褲腳總是綁著的,越發弄得兩頭小中間大。說不出的土氣。我因此懷疑她怎么會在洋人的使館里干過,難道就這模樣在使館里進出?因她的年歲,跟她一起走在街上時常有人間我是不是她孫子,這讓我覺得很沒面子。P2-4
老尹在巴黎 作者簡介
余斌,1960年生于南京,現為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著有《張愛玲傳》《當年文事》《周作人》《提前懷舊》等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