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后發趕超”論壇.第九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020963
- 條形碼:9787566020963 ; 978-7-5660-209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后發趕超”論壇.第九輯 內容簡介
本書將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學部工作局與貴州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第九屆中國·貴州“后發趕超”論壇論文編輯成冊,內容以“百年鄉村振興”為主題,涉及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若干調查與思考;發展有效性與秩序有效性:雙重價值博弈中的中國百年鄉村治理;貴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研究;鄉村振興的地方探索實踐與經驗研究;新時代江西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現路徑研究;贛南老區鄉村振興的探索實踐與經驗啟示;浙江“飛地”抱團強村 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研究;內蒙古牧區發展與鄉村振興探索;全力推進鄉村振興 奮力開啟白云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內蒙古自治區鄉村產業振興研究;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若干調查與思考;鄉村振興戰略下村級基層黨組織作用發揮;鄉村振興貴州樣本法治保障建設:現狀、問題與建議。
“后發趕超”論壇.第九輯 目錄
在第九屆中國·貴州“后發趕超”論壇上的講話
在第九屆中國·貴州“后發趕超”論壇上的致辭
在第九屆中國·貴州“后發趕超”論壇上的總結講話
中國共產黨“三農”思想嬗變研究
中國共產黨鄉村經濟政策百年演變和歷史邏輯
中國共產黨鄉村建設的百年探索及對黑龍江的啟示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百年鄉村振興路徑與廣東實踐
中國共產黨農村土地制度的百年實踐與經驗研究
中國共產黨農地政策百年透視及啟示
回望與創新:中國共產黨鄉村建設百年探索與發展
百年來黨領導農村工作的探索實踐與啟示
奮力書寫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廣東篇章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若干調查與思考
貴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研究
浙江溫州上園村的成功之道
新時代江西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現路徑研究
贛南老區鄉村振興的探索實踐與經驗啟示
新疆鄉村產業振興的成就、問題及其思考
中國共產黨共同富裕思想與江蘇的反貧困實踐
浙江“飛地”抱團強村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研究
內蒙古牧區發展與鄉村振興探索
——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內蒙古牧區發展經驗總結
與牧區現代化試點調查
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奮力開啟白云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內蒙古自治區鄉村產業振興研究
鄉村振興的地方探索實踐與經驗研究
——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為例
貴州“三變”改革,助推鄉村振興的經驗、理論、問題及對策
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銜接的地方探索與經驗啟示
——以重慶涪陵榨菜產業“三變”改革為例
創建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致富成果的江蘇示范研究
特色農業在福建脫貧攻堅與全面鄉村振興進程中的有效銜接研究
河北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研究
農村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實踐探索
——以“田東模式”為例
鄉村振興背景下貴州生態扶貧長效機制探析
鄉村振興視角下新疆鄉村旅游發展路徑研究
鄉村振興下貴州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分析
縣域現代農業發展水平評價研究
——以陜西省富平縣為例
……
后記
“后發趕超”論壇.第九輯 節選
首先,強化黨組織對鄉村振興的引領和帶動。堅持黨的絕對領導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前提的保障。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我國富起來的有力抓手,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為黨的組織體系的基層單元,是團結、帶領群眾建設美好生活的領導核心,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黨在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如廣東東莞市茶山鎮選優配強農村(社區)“兩委”領導班子,引導外部社會人才和新鄉賢投入農村建設,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完善村民議事機制,激活鄉村治理內生動力。一方面深入推進“頭雁”工程。配強村(社區)“兩委”班子,完善村級黨組織書記能力提升路徑和干事創業激勵保障機制;并按照“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個一”要求,加快推進重點項目落地、落實。持續開展干部輪崗交流工作,實施黨員教育精品工程,創新探索“模擬課堂”“一線課堂”等黨員教育精品課程。廣州市黃埔區采取“上掛下派”推進“固本強基”工程。從區直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中選派了28名黨性強、綜合素質高的黨員干部擔任28個行政村的黨組織**書記,實現轄區全覆蓋。建成3個黨群服務中心示范點,鄉村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加強,新龍鎮洋田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強化“**書記”管理,完善**書記日常工作制度,量化工作評價指標,每季度定期分析**書記工作成效,找差距,補短板,提升“頭雁”實效。 其次,堅定不移走城鄉融合、協調發展之路。廣東切實把地方工業優勢轉化為城鄉融合的牽引器,推動資本下鄉促進農業產業化,激發鄉村活力,促進農民增收,助力農業提質、增效。如廣州市黃埔區依托其工業優勢,實施工業化牽引城鄉融合發展戰略,運用工業化思維謀劃城鄉融合型布局,發展城鄉融合型產業,凈化城鄉融合型生態,創新城鄉融合治理,共享城鄉融合成果,探索出了一條基于自身優勢的切實可行的城鄉融合路徑。一是打造現代都市農業產業園。初步形成了以洋田村太空農業硅谷項目為代表的田園綜合體新型產業,利用城鄉融合的特點,在紅山街等交通便利、人流集中的地區建設了紅山街雙沙社區基本農田觀光示范園。二是推動“百企幫百村”行動。積極推動區屬國企、駐區國企、高新企業、外資企業等參與鄉村振興工作,以企業帶動產業,企業與村結對幫扶,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梅州市蕉嶺縣發揮本地資源稟賦條件和空間優勢,構建具有比較優勢、創新能力和持續盈利能力的產業結構和各種業態,完善城鄉產業分工體系,推進城鄉**、第二、第三產業融合發展,突出“生態區”特性,找準產業發展方向,大力發展百香果、茶葉、火龍果、三華李等產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建立蕉嶺縣食用菌扶貧產業園,形成“小木耳,大產業”之特色,高質、高效推進城鄉融合。2020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突破100億元,同比增長5.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2億元,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5.52%。**產業增加值為17.46億元,同比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為44.39億元,同比增長8.0%;第三產業增加值為38.28億元,同比增長2.2%。蕉嶺地區生產總值增速比全國(2.3%)、全省(2.3%)、全市(1.5%)分別高2.8、2.8、3.6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市**位;從總量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在全市經濟中的占比由2015年的7.1%提高到8.3%。 第三,堅持“三精”方向,構建“三化”鄉村產業體系。廣東省牢牢抓住“五個振興”,以“發展精細農業,建設精美農村,培養精勤農民”為主攻方向,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在精細農業發展方面,大力推動數字農業運用實踐,以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為重點,建設5G智慧農業產業園區,構建基于5G網絡的智慧農業互聯網:在精美農村建設方面,從進一步優化鄉村規劃體系、加快改善農村環境、提升農村風貌、治理農村生態環境突出問題、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加強并改進農村基層治理等方面推進建設富有嶺南風韻的精美農村;在精勤農民培養方面,持續實施“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等工程,力爭到2022年基本實現50歲以下農業從業人員全員培訓,培育一大批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鄉村振興復合人才。在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中,突出“三化”帶動。一是結合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突出集群化發展,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進一步強化“跨縣集群、一縣一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重點培育糧食、蔬菜等10個千億元級集群和茶葉、南藥等5個百億元級集群。二是堅持品質化導向,推動產業邁向價值鏈的巾高端,進一步提升潮州單叢、英德紅茶、新會陳皮、化州橘紅、梅州金柚、茂名荔枝、徐聞菠蘿、增城菜心、湛江對蝦等嶺南特色農產品品牌影響力,依托大灣區市場拓展更多渠道,運用“互聯網+”推動農產品出村、進城,讓廣東特產通四海、賣全球。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