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太陽鳥文學精選:似水流年,誰在歲月里淺淺嘆息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5104962
- 條形碼:9787205104962 ; 978-7-205-1049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太陽鳥文學精選:似水流年,誰在歲月里淺淺嘆息 本書特色
感嘆歷史的文學走入市場能夠滿足大眾讀者的需求,體驗作者對各類歷史片段心懷沉重的感覺,甚至出現了不同風格的吶喊。感情真摯,催人淚下,是喜愛文學作品的大眾讀者的精神追求。
太陽鳥文學精選:似水流年,誰在歲月里淺淺嘆息 內容簡介
文學有一種直擊人心靈的魔力,不知不覺中讓你感同身受,不能自拔。十多位知名作家聯合打造的文學佳作,讀來令人酣暢淋漓。這里有李敬澤筆下的吳越春秋,劉漢俊關于“兩個人的戰爭之楚漢驚塵”的感慨,李潔非對明末的獨特闡述以及北北筆下二十三個春秋的晚翠……
太陽鳥文學精選:似水流年,誰在歲月里淺淺嘆息 目錄
太陽鳥文學精選:似水流年,誰在歲月里淺淺嘆息 節選
有白魚在長江太湖,天下至味也。白魚至鮮,*宜清蒸。在下晉人,本不甚喜吃魚,但酒席上來了清蒸白魚,必得再要一份,眼前的這份自己吃,再來的那份大家吃,人皆嘲我,而我獨樂。讀袁枚《隨園食單》,說到白魚,曰:“白魚肉*細”,這當然不錯,但細則薄,而白魚之細勝在深厚豐腴,所以也宜糟。袁枚又說:“用糟鰣魚同蒸之,*佳。或冬日微腌,加酒釀糟二日,亦佳。余在江中得網起活者,用酒蒸食,美不可言!薄豢裳圆豢裳,唯有饞涎。總之,清蒸好,淺糟亦佳,至少到清代,這已是白魚的通行吃法。還有一種吃法,隨園老人聽了,必定大嘆罪過可惜。那便是——燒烤。蘇州吳縣胥口鄉有橋名炙魚,兩千五百多年前,此地的燒烤攤連成一片,烤什么?不是羊肉串,當然是烤魚。那時的太湖,水是干凈的,無藍藻之患,魚與漁夫與燒烤攤主與食客同樂。那時的吳人也遠沒有后來和現在這么精致,都是糙人,該出手時就出手,打架殺人等閑事,吃魚不吐骨頭。清蒸,那是雅吃,燒烤,惡做惡吃,方顯吳越英雄本色。這一日,攤上來一客,相貌奇偉:碓顙而深目,虎膺而胸背!绊灶嫛苯忉屍饋眍H費口舌,不多說了,反正中學課本里北京猿人的塑像應該還沒刪,差不多就是那樣。該猿人坐下就吃,吃完了不走,干什么?要學烤魚。問:他有什么嗜好?答:好吃。問:他*愛吃什么?答:烤魚,F在,談劍。春秋晚期,吳越之劍名震天下。據專家猜,上次談到的太伯、仲雍兩兄弟,從岐山周原一路逃到吳地,占山為王,同時帶來了銅匠。彼時的銅匠是頂級戰略性人才,價值不下于錢學森。幾個陜西師傅扎根于邊遠吳越,幾百年下來,腸胃由吃面改成了吃魚,吳越也成了特種鋼——準確說是特種銅——工業中心。歐冶子公司、干將莫邪夫妻店都是著名的鑄劍企業,所鑄之劍,“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匝”,盤匝,就是銅盤子銅水盆兒,劍下如西瓜,一切兩半兒。當時的鑄劍工藝,現在恐怕是說不清了。大致是,起個窯,安上風箱,點火之后倒礦石,再倒炭,再倒礦石,再倒炭,*后銅水凝于窯底,便可出爐、煅劍。實際當然沒那么簡單,否則大煉鋼鐵也不至于白煉。礦石倒下去煉出精金,或者,銅盤子銅盆扔下去煉出廢渣,辦法一樣,結果不同,這就叫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那時不必寫論文評職稱,也沒有專利費可收,心里的事古代的工匠死也不說。但古時大眾偏就想知道,想啊想,中國式的想象終究離不了此具肉身,所以,據說,是煉劍師放進了頭發、指甲,乃至自己跳進爐子去,當然,跳下去的*好是舒淇一樣的美女才算過癮。——據說有一出謳歌景德鎮瓷器的大戲就是這么編的,真不知道他們還想不想賣餐具了。我家菜刀,寶刀也。燈下觀之,霜刃之上冰晶之紋閃爍,正是傳說中的“龜文漫理”“龍藻虹波”。倒推兩千五百年,便是一刀出江湖,驚破英雄膽!春秋之劍,登峰造極之作,刃上皆有此類花紋隱現,“如芙蓉始出,如列星之行,如水之溢于塘”。我家菜刀上的花是怎么來的,我不知道,但專家知道,春秋劍上花是怎么開的,專家也不知道。有周緯先生,專治古兵器史,逝于1949年,博雅大癡之士,不復再有。他老人家從印度的大馬士革刀說到馬來半島的克力士刀,都是花紋刀,也都探明了工藝,而且據他推測,克力士刀的技術很可能是古吳越工匠所傳。但說到底,大馬士革刀和克力士刀乃鋼刀鐵刀,春秋之劍卻是銅劍,所以,還是不知道。人心不可窺,天意或可參。一日,有相劍者名薛燭,秦國人,遠游至越,有幸觀摩歐冶子出品之劍,其中一柄名魚腸,顧名思義,劍刃之上,紋如魚腸。薛燭一見此劍,神色大變:“夫寶劍者,金精從理,至本不逆。今魚腸倒本從末,逆理之劍也。佩此劍者,臣弒其君,子殺其父!”該評論家像如今的學院評論家一樣,論證是不要人懂的,但結論我們都聽清楚了:魚腸,大兇之器也。命里注定,它是魚腸,它等待著君王之血。吳王僚在位已經十三年,即位時他應已成年,那么他現在至少也該三十歲了。這一天,三十歲的吳王僚來找媽媽:“媽媽媽媽,堂哥請我到他家吃飯!眿寢屨f:“堂哥不是好人啊,小心點小心點!眳峭趿趴梢圆蝗サ,可不知道為什么,他竟去了。也許他不愿讓他的堂哥看出他的恐懼,可是,他同時又在盛大夸張地表演他的恐懼:他穿上三層進口高級鎧甲,全副武裝的衛兵從他的宮門口一直夾道站到他堂哥家門口。進了大堂,正中落座,前后站十七八個武士,寒光閃閃的長戟在頭頂搭成一個帳篷。擺下如此強大的陣勢,僅僅是為了防守,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也許,一個弱點損傷了他的判斷力:他愛吃魚,愛吃烤魚。他一定聽說了,堂哥家里來了一位技藝高超的烤魚師傅。然后,那位北京猿人出現了,他端著銅盤走來,銅盤里是烤魚,香氣撲鼻。他站住,突然——那是一剎那的事:他撕開烤魚,撲向吳王僚,武士們警覺的戟同時劈刺下來,他從胸到腹豁然而開,腸子流了一地。然而,晚了,吳王僚注視著自己的胸口,一柄短劍,胸口只余劍柄,劍尖呢,在他背后冒了出來。魚中有魚腸,臣弒其君。吳王僚此時是在心疼那盤烤魚,還是在大罵進口防彈衣的質量問題?刺客名專諸,主謀公子光,后者登上王位,改號闔閭。專諸是先秦恐怖分子中*為特殊的一例。他沒有任何個人的和政治的動機,他與吳王僚無冤無仇,他和公子光無恩無義,他的日子并非過不下去,嚴格來說,他是楚人,誰當吳王跟他也沒什么關系。他圖什么呀,從《左傳》到《史記》都說不清楚。東漢趙曄的《吳越春秋》中杜撰一段八卦,小說家言,于史無證,我以為卻正好道出專諸的動機:后來輔佐闔閭稱雄天下的伍子胥,有一次碰見專諸跟人打架,“其怒有萬人之氣,甚不可當”,可是,后方一聲喊:還不給我死回去!瘋虎立時變了乖貓,跟著老婆回家轉。事后二人結識,伍子胥笑問:英雄也怕老婆乎?專諸一瞪眼:俗了吧俗了吧,大丈夫“屈一人之下,必伸萬人之上”!他必伸萬人之上,他也必屈一人之下。他一直在尋找那個出了家門之后的“一人”。未來的吳王闔閭使伍子胥這樣的絕世英雄拜倒于腳下,他注定就是專諸要找的那人。人為什么拋頭顱、灑熱血,為名,為利,為某種理念某種信仰,但也可能僅僅因為,人需要服從,絕對的服從,需要找到一個對象,懷著狂喜為之犧牲。夏蟲不可語冰。春秋之人太復雜,今人不復能解。
太陽鳥文學精選:似水流年,誰在歲月里淺淺嘆息 作者簡介
林建法(1950-2022),男,福建連江人。1982年1月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理事、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1991年1月始為《當代作家評論》法人代表,主持編輯部全面工作至今。2000年5月為主編。先后榮獲1995年遼寧省十佳編輯、1996年東北三省優秀社科編輯稱號、2006年獲第四屆遼寧文學獎文學評論獎、遼寧省首屆“遼寧期刊人獎”、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艾明秋,女,畢業于吉林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遼寧人民出版社副總編輯,編審,審閱數百部圖書。責編圖書曾獲得國家大獎。出版《編讀五味》。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經典常談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