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七絕四百首(上、下)/鄧碧泉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15861
- 條形碼:9787521215861 ; 978-7-5212-158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七絕四百首(上、下)/鄧碧泉 本書特色
《七絕四百首》分為上下兩冊,該詩集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格律嚴格工整;二是意境優美情趣高雅;三是無論記事還是詠物,詩歌流露的感情真摯;四是語言運用暢達而工巧,傳達出了較高的文化價值。
七絕四百首(上、下)/鄧碧泉 內容簡介
《七絕四百首》入選的詩歌是作者鄧碧泉創作的七言絕句,總計400首。這本詩集按格律分有唐七言絕句300首,雷歌100首。按內容分為十五個篇章,唐七絕不僅格律嚴謹,詠物懷古意境優美,字句瑰麗,感情真摯。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將雷州歌與七言絕句嫁接,創造了“雷七絕”的新穎詩歌樣式,吟詠雷州文明發展歷程,反映百姓生活習俗,這些詩歌在報刊發表后,引起了當地讀者的強烈反響。本次選入的這100首雷歌表達了詩人對家鄉本土文化的熱愛、敬仰和期待。
七絕四百首(上、下)/鄧碧泉 目錄
上冊目錄
1. 南渡河人家(組詩)(001—058)
2. 湖光巖十八詠(059—078)
3.擎雷書院組詩(079—137)
擎雷書院感懷 (080—084)
顧書院選址(085—089)
擎雷書院工程開工儀式偶成(090—094)
工作室感懷(095—099)
擎雷書院八景(100—108)
詩化環境(109—119)
工地酷暑 (120—124)
題九天攬月石景(125—126)
題書院仿宋建筑(127—128)
擎雷書院新八景(129——137)
4.導和園組詩/導和園新八景(138——165)
5.詩記抗疫(166—187)
6.民主園林詩篇(188—213)
下冊目錄
1. 大理游(001—020)
2. 茂德公大觀園十八詠(021—040)
3. 銀川游(041—052)
4. 北邊村十八景(053—072)
5. 讀唐代名家詩作廿詠(073—093)
6. 觀看蔡李佛拳表演(094—099)
7. 讀唐五代南北宋名家詞作(100—118)
8. 為鼎韻文化雕刻師楊軍先生拓漢磚圖案題詩(119—135)
9. 百歌唱雷州(136—236)
10. 《鄧碧泉七絕四百首》讀后(237—255) 11. 獨樹詩壇 彪炳文史(257—271)
12. 后記(273)
七絕四百首(上、下)/鄧碧泉 節選
南渡河人家(組詩) 川流不息的南渡河即擎雷水,屬南海水系河流。其發源于遂溪縣的坡子溝,于今雷州市雙溪口注入南海雷州灣。全長88公里,流域面積1444平方公里,是雷州半島唯一一條集雨面積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直貫雷州半島中部。南渡河流域有著良田萬頃的雷州東西洋平原,是半島人*早居住、繁衍生息的地方,是雷州文化的發祥地。千百年來,人們在此創造出燦爛輝煌的農耕文明。余生于斯、長于斯、仕于斯、感悟于斯,得七絕一組。 其一 海堤分隔淡咸清, 河劃東西果線明。 萬頃良田連浩瀚, 風搖稻浪接天庭。 其二 天公賜福萬村寧, 通海長河漲又平。 水納白云云納野, 青黃兩岸季分明。 其三 東風吹水蕩無聲, 兩岸青山相對迎。 花木向人舒窈窕, 云溶河渡槳搖輕。
七絕四百首(上、下)/鄧碧泉 作者簡介
鄧碧泉,筆名若水。廣東文化名人,詩人、作家、書法家。一九五五年出生于廣東雷州的一個農民家庭,務過農,當過兵,扛過槍,教過書。曾任湛江市體制改革辦公室副主任,湛江市東海島經濟開發試驗區副主任兼公安分局局長,中共吳川市委副書記,湛江市科技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中共赤坎區委書記,中共湛江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湛江市政協主席,湛江書畫院首任院長,現為擎雷書院總策劃。曾為廣東海洋大學、嶺南師范學院特聘教授。著有《領導干部學思行》《內生文化論》《人本文化》《陳賓詩文集》《若水齋詩抄》《若水齋詩詞系列》(五冊)《若水齋賦》《若水齋詩書賦》(四冊)《長征百賦》《天南百賦》《鄧碧泉書法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我與地壇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