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命緣/余德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19487
- 條形碼:9787521219487 ; 978-7-5212-194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命緣/余德莊 本書特色
純真年代,一諾一生。淡雅文字,濃郁人情,古典中國 三篇牽魂動魄精粹小說,六十年重慶城愛情絕唱 《西窗燭語》人間天上,我們換一種方式廝守 《老吃街逸響》戰亂中的升斗小民,善求生,敢赴死 《命緣》誤會的背后,是成全、隱忍,以及愛的驕傲
命緣/余德莊 內容簡介
《西窗燭語》抗戰時的重慶城,警報隨時響起,轟炸后的廢墟遍布山城。嘉陵江上一片死寂。一位藝專女子盧莓在牛角沱江邊寫生,香滿城少東傅桐雨被江邊這抹亮色吸引。兩個年輕人在江邊相識,由還釣竿、尋鳥、請客、救人、訂巖鯉之約、贈畫等一系列事件牽扯,愈加親密。藝專被炸,盧莓毅然放下畫筆,應征飛虎隊。兩個熱血青年遽然分別。傅寫信訂一生一世之約,盧婉轉回應。之后盧準備回渝與傅見面,卻在執行公務時失蹤。從此他們約會地的燭光每年都會亮起,這一亮就是一生!独铣越忠蓓憽分貞c較場口魚市街是一條有歷史的小吃街?箲饡r期,街上的八仙鍋盔、四喜球、二面黃和獨一粉等幾家老重慶小吃店雖有暗斗,但還相安無事。某日冒出個九園包子,將各家的生意沖了個人仰馬翻。面對“蠅卵事件”“火鉤鬧事”“垃圾堵門”,九園包子的掌柜一一化解。在空襲來襲時,九園防空洞救了大家的命。重慶的市井人情故事,在煙火與烽火中延續!睹墶 滇東女子惠蘭自幼與小石匠樓景春定了娃娃親,兩相喜歡。樓景春一直珍藏著惠蘭剪下來的辮子。他早年參加革命軍隊,遠離故鄉。惠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考入重慶公安學校,受到學校里龔醫生的照顧;萏m與樓景春靠鴻雁傳書維系諾言,誰知造化弄人,惠蘭*終嫁給一直守護她的龔醫生,樓景春則背上了薄情寡義的罵名。純真年代,如何信守一諾一生?
命緣/余德莊 目錄
西窗燭語 1
老吃街逸響 141
命緣 221
命緣/余德莊 節選
一 城里挖防空洞的棄土碎石和各種垃圾無處堆放,江邊便成了傾倒場,岸坎上無處不在的土渣堆,成為重慶城的一道戰時景觀。昨晚下過一場大雨,到處泥洼水凼,難以下腳。 傅桐雨站在一處稍許干凈的地方,默默地注視著眼前的一切。 晨霧飄繞的嘉陵江上一片死寂,偌大的沱灣里連平時*愛趕早的挑水夫和洗衣婦都不見一個,往日過江客云集的碼頭邊亦空無一人。偶有船只從江面上經過,也不聞慣常的號子聲,像是順水漂流的空船。透過霧簾依稀可以看見對岸劉家臺一帶七歪八斜的吊腳樓,但全都透著一種死寂的氣息,就像有一只無形的魔帚,突然掃去了所有的人間活氣……報紙上說:牛角沱已經變成死沱! 隨著霧幔漸漸散去,他在河灘亂石間看到了那些被豪雨沖刷過的香燭紙錢的痕跡,近岸的江灣聚積著一些殷紅的殘渣碎屑。看來房東牟大爺所言不虛:昨天是頭七,這里有過一場陣仗很大的民間祭祀活動。 波動的江面上忽然冒出一個銀白色的東西,盡管只是小小的一點,他還是認出那是一條個頭不會很小的巖鯉,旋即快步地下到江邊。在離那條死鯉不遠的一處回水凼里,他赫然發現了大大小小數十條漂浮在水面上的死鯉,比他在這里垂釣這些年所見過的總數還多!他撿起一根樹枝,嘗試著去翻動一條看去尚屬完整的魚身,但還沒用上勁,魚就整個地垮爛了,濃烈的腥臭味熏得他屏住呼吸,心頭罵著:狗日的小鬼子!…… 七天前他帶了一應行頭來到江邊,和往常一樣,選了幾個地方打好窩子,布下魚線支起釣竿后,就坐下來靜觀響動。從早到晚跟枯燥的算盤數字打交道,這是一周中難得的輕松愜意時刻,除了釣魚,他幾乎沒有別的業余愛好。盡管經常都會遇上防空警報煞風景,但他和其他老釣客一樣,對此早已見慣不驚,即使遇上緊急警報,也只是皺眉懶眼地打望一下,互相調侃上兩句而已,少有收竿走人的。小鬼子炸彈再多,也不至于那么大老遠地飛來,把目標鎖定在江邊的幾個釣魚的閑人身上吧!當然實在發現情況不對時,也會動動窩,但充其量也只是退到董公石后避一避而已。董公石高寬均達數丈,石頭一側有一個凹進去的巖腔,正好容得下幾個人吹牛談天,打牌下棋。 那天的情形有些詭異:尚未響過預備警報,緊急警報直接就來了!頃刻間就見一架日機從朝天門方向貼著江面飛來,當時江面上剛好停著一艘軍用駁船,從對岸過來的一條渡江木船也正好來到江心。日機沖著駁船就是一陣猛掃,幾乎與此同時,船艙里鉆出十多個士兵,端起槍對著天上開火!就在他和兩岸觀戰的人們情不自禁地高聲吶喊助威時,那架日機卻在天上打了個轉身,沖著駁船扔下一枚炸彈! 隨著一聲轟然巨響,駁船和木船頓時被火光濃煙吞沒,強大的氣浪颶風似的猛撲兩岸,正在江邊忘情地跳腳喊叫的他猝不及防地被氣浪拋摔在江灘上。后來才知道,當時駁船上裝運著幾百箱剛出廠的彈藥。 當躲過一劫的市民們跑到江邊查看時,發現他已不省人事,但身上卻并無明顯外傷。他被人送進救護站,在一張門板做成的臨時病床上昏迷了兩三個小時后自行清醒過來,發現伸手動腳并無大礙,趁四周無人注意,便徑自起身溜掉了。他原來還想返回江邊去看看,不料卻被聞訊趕來的老爺子當街攔下,不由分說地將其強行送到鐵山坪幺舅家關了一周“禁閉”。 幺舅牟興勇原是在川江一帶以修木船和打雜工為生的跑灘匠,宜昌大撤退時成為民生輪船公司的“臨召水手”,在那場生死搏斗的川江大搶運途中,為保護一臺險些側翻的大型鏜床,不慎失足墜入峽江,瞬間就被激流沖得不見了蹤影,在幾十里外方被一艘出川抗戰的運兵船發現救起。對日寇仇恨至極的他索性參了軍,直至在戰斗中被炸斷了雙腿。民生公司聞訊后不惜重金將其接回送進醫院救治,傷愈復員后,還給了他一筆撫恤金。但俗話說“死水不經瓢舀”,幺舅傷愈回到鐵山坪老家后,用那筆撫恤金修繕了一下早已廢棄多年的老屋,便所剩無幾了。好在孤身一人沒有拖累,平時靠做些竹木手工活路倒也可以勉強維持生計。老爺子對其時有接濟。老爺子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讓他親身感受幺舅傷殘后的慘狀,從而受到警示,不再冒失莽撞,拿生命當兒戲。不想見過大陣仗的幺舅卻認為老爺子對外甥的“懲罰”有點小題大做,安慰他說就權當在這里休息幾天算了。他在幺舅身邊百無聊賴地熬過七天,時間一到,便迫不及待地返回城里。 然而眼前的一切,終于使他明白過來,牛角沱和重慶城中眾多遭受轟炸浩劫的地方一樣,已經變成了傷慘的代名詞,永遠都不可能再是他這個寶元通的見習生偷享安逸的小小綠洲了!他的眼眶里慢慢地沁出了淚水…… 茫然四顧中,傅桐雨突然感到有一抹亮色一閃而過。他先以為是幻覺,但當他定睛搜尋時,卻發現了它的真實存在——一個身著素衣黑裙的女子正坐在董公石前全神貫注地寫生作畫。前些時他來江邊釣魚時,曾見過這個女子,聽說是藝專的學生,也曾心有所動,試圖上前搭訕,終因缺乏勇氣而臨陣退卻。 傅桐雨突然覺得心頭涌入了一股暖流,沒有想到此時此際還能在這里遇到一個心定神閑的活人,而且是這樣一個優雅的妙齡女子!……一種少有的復雜情愫開始在他的心頭翻騰……然而除了遠遠偷覷,卻不敢有任何造次,他生性靦腆,十九歲的大小伙子了,跟不太熟悉的人說話時還常常會發窘紅臉,更遑論異性了。 就在這時,他突然發現她在向著他這邊招手!回看身后沒發現有別的人在,不禁疑惑起來,想試著回應一下,但手還未舉起便放棄了,怕自作多情而招致奚落。這時她已起身走到畫架前邊,開始“喂喂”地叫喊。當他肯定她確實是沖著自己來的時候,終于瑟瑟地試著回應了一下。他看見她點了點頭,然后轉身從地下拿起一根細細的竿子向他示意。他突然明白了什么,一下子興奮起來,連跑帶跳地奔了過去。
命緣/余德莊 作者簡介
余德莊,重慶市人,曾赴西雙版納支邊六年,后調任《云南日報》和《紅巖》做編輯。1986年開始專業創作,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93年獲評國家一級作家。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重慶市作協副主席、重慶文學院首任院長,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終評委等。享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現為重慶市文史研究館館員、重慶文學院顧問。 迄今已在《人民文學》《中國作家》《當代》《十月》和《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等報刊發表小說、散文、隨筆、紀實文學、文學評論等400余萬字;出版長篇小說《憂魂》《太陽雨》《海噬》《夢中的三葉樹》,中篇小說集《同舟的人》《陌路相逢》《煙消云不散》,長篇紀實文學《世紀情結》《生命的接力如此美麗》,散文隨筆集《月亮與火塘》《歲月散筆》等。 曾獲云南省文學獎、四川省文學獎、重慶文學獎、重慶市人民政府文學藝術獎、《清明》文學獎、“恒光杯”全國公安文學大獎賽優秀作品獎等;散文《創業者的情懷》《哨兵的眼睛》和《橄欖壩》分別選入大、中、小學語文課本。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