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與老年語言學引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673266
- 條形碼:9787544673266 ; 978-7-5446-7326-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老齡化與老年語言學引論 本書特色
對老年人語言現(xiàn)象及背后機制開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臨床價值和社會效益。本書全面闡釋了老年人在個體身心衰老及老齡社會背景下的語言交際特點、規(guī)律及影響因素,介紹了老年語言學的基本議題、研究方法、臨床應用及其與老齡社會治理的關系,系統(tǒng)構建了老年語言學知識體系,同時對發(fā)展中國特色老年語言學提出了學科規(guī)劃。本書對拓展面向全生命周期的語言學知識、探究腦認知老化、服務老齡社會等均有參考價值,適合從事老齡科學、語言學、心理學、社會學等領域的師生閱讀。
老齡化與老年語言學引論 內(nèi)容簡介
伴隨著老年人口的增長,社會該如何因應便成了目前各國政府都必須正視的大問題。
《老齡化與老年語言學引論》一書從學術理論上概述了中外近年來對相關議題的探討,并輔以臨床上的實踐應用,用系統(tǒng)化的方法,為我國的老年語言學發(fā)展指引規(guī)劃了一條清晰的路線。
老齡化與老年語言學引論 目錄
【目錄】
序
前言
**章 人口老齡化與老年語言學研究
1. 1世界人口老齡化概述
1. 1. 1 全球老齡化現(xiàn)狀
1. 1. 2 中國老齡化現(xiàn)狀
1. 2老齡科學與老年語言學研究
1. 2. 1 老齡科學的學科發(fā)展
1. 2. 2 老齡科學與老年語言學
1. 3老年語言學學科概述
1. 3. 1 老年語言學的形成背景
1. 3. 2 老年語言學的研究對象
1. 3. 3 老年語言學的學科范疇
1. 3. 4 老年語言學的學科任務
1. 3. 5 老年語言學的學科意義
第二章 身腦心衰老與老年語言現(xiàn)象
2. 1人的自然壽命與衰老理論
2. 1. 1 自然壽命與生命周期
2. 1. 2 衰老理論
2. 2老年人生理老化
2. 2. 1 聽力能力下降
2. 2. 2 發(fā)音器官老化
2. 3老年人認知老化
2.3.1腦區(qū)變化
2.3.2記憶力
2.3.3注意力
2.3.4抑制能力
2.3.5執(zhí)行功能
2.3.6加工速度
2.3.7腦老化的相關機制與假說
2. 4老年人心理變化
2. 4. 1 老年階段的心理衰老問題
2. 4. 2 認知障礙老年人的常見問題
2. 4. 3 老年心理問題與語言能力
2. 5身腦心狀態(tài)與老年語言現(xiàn)象的關聯(lián)
2. 5. 1 老年群體分類與語言現(xiàn)象
2. 5. 2 多感官模態(tài)衰老與語言現(xiàn)象
第三章 正常與疾病狀態(tài)下的老年人語言表現(xiàn)
3. 1正常老齡與老年人語言蝕失
3. 1. 1 語音層面的蝕失
3. 1. 2 詞匯層面的蝕失
3. 1. 3 形態(tài)句法層面的蝕失
3. 1. 4 語義層面的蝕失
3. 1. 5 語用話語層面的蝕失
3. 1. 6 情感與言語理解及產(chǎn)出能力變化
3. 1. 7 閱讀理解與書面表達能力變化
3. 2老年人常見疾病及語言障礙表現(xiàn)
3. 2. 1 腦卒中
3. 2. 2 主觀認知下降與輕度認知障礙
3. 2. 3 癡呆癥
3. 2. 4 帕金森病
3. 2. 5 老年失語癥
3. 2. 6 糖尿病、高血壓等老年常見病
第四章 老年語言學的研究維度概述
4. 1老年語言學研究的語言表現(xiàn)維度:描述性研究
4. 1. 1 老年人語音、詞匯、句法及語義等層面
4. 1. 2 老年人語用互動與社會交往等層面
4. 2老年語言學研究的生理心理維度:闡釋性研究
4. 2. 1 典型老化與正常老年人語言能力退化的闡釋性研究
4. 2. 2 罹患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老年人語障機制研究
4. 3老年語言學研究的社會維度:應用性研究
4. 3. 1 老年人就醫(yī)與照護中語言溝通的社會意義
4. 3. 2 老年人的話語身份與媒體話語中的老年人形象
4. 4老年語言學研究的其他維度
4. 4. 1 敘事醫(yī)學、敘事老年學與安寧療護話語
4. 4. 2 老年語言研究的全人視角
4. 4. 3 文學寫作與老年人語言能力變化
4. 4. 4 修女研究及其他綜合視角
第五章 老年語言學的常見研究方法
5. 1受控實驗方法
5. 1. 1 行為學實驗法
5. 1. 2 電生理實驗法
5. 1. 3 腦成像法
5. 2個案分析方法
5. 2. 1 共時個案分析法
5. 2. 2 歷時個案分析法
5. 3民族志方法
5. 3. 1 民族志方法的特點
5. 3. 2 老年語言現(xiàn)象的民族志研究
5. 4隊列研究與橫斷面研究方法
5.4.1隊列研究
5.4.2橫斷面結合
5.4.3隊列研究與橫斷面研究的結合
5. 5語料庫及計算文本自動分析等定量方法
5.5.1語料庫方法
5.5.2計算機文本自動分析方法
5. 5. 3其他定量反復方法
5. 5. 4 實證研究: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言語非流利性定量
5. 6會話分析方法
5. 6. 1 會話分析基本方法與程序
5. 6. 2 會話分析研究舉例
5. 6. 3 會話分析與老年話語
5. 7敘事分析方法
5. 7. 1 敘事研究種類與方法
5. 7. 2 老年人敘事語篇特征分析
5. 8多模態(tài)研究方法
5. 8. 1 多模態(tài)研究方法的理據(jù)性與適用性
5. 8. 2 多模態(tài)研究的貼真建模思路
5. 8. 3 多模態(tài)數(shù)據(jù)與語料庫范式
5. 8. 4 多模態(tài)語料庫的建設問題
5. 8. 5 多模態(tài)視角下阿爾茨海默病老年人言語行為
5. 9問卷調(diào)查方法
5. 9. 1 問卷調(diào)查方法的一般程序
5. 9. 2 問卷調(diào)查方法在老年語言學中的適用維度
5. 9. 3 問卷調(diào)查方法研究實例
5. 10歷時視角與生命歷程及畢生發(fā)展方法
5. 10. 1 歷時視角與語言能力變化
5. 10. 2 歷時視角下的老年語言學研究
5. 10. 3 歷時視角下的兩個具體方法
5. 11話語地理學方法
5. 11. 1 話語地理學的基本內(nèi)涵
5. 11. 2 話語地理學視角下的老年人話語研究
5. 12老年語言學研究的數(shù)據(jù)采集與倫理問題
5. 12. 1 自然會話與實驗數(shù)據(jù)采集問題
5. 12. 2 數(shù)據(jù)采集與研究中的倫理問題
第六章 老年語言學的臨床價值與實踐應用
6. 1神經(jīng)心理學量表及語言能力測評簡介
6. 1. 1 主要量表及評估過程簡介
6. 1. 2 成套量表的語言檢測項及語言單項量表
6. 1. 3 主要量表及語言檢測項對認知障礙評估的有效性
6. 1. 4 語言受損情況及語言學分析的臨床意義
6. 2現(xiàn)有量表語言檢測項的問題及建議
6. 2. 1 阿爾茨海默病語言障礙神經(jīng)認知機制的認識
6. 2. 2 語言能力多維性與認知量表評估的不匹配
6. 2. 3 老年人語言能力常模構建的不足
6. 2. 4 量表優(yōu)化展望
6. 3老年人的認知干預與語言康復
6. 3. 1 認知干預與語言康復
6. 3. 2 社會交往與認知功能提升
6. 3. 3 多模態(tài)認知干預方案
6. 3. 4 疾病治療與語言障礙改善
6. 3. 5 其他語言康復方法
6. 4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語篇語用障礙指標體系構建及測定
6. 4. 1 語篇語用層面測定指標的意義
6. 4. 2 語篇語用指標研究文獻分析
6. 4. 3 現(xiàn)有不足與研究啟示
第七章 老年人語言生活、成功老齡與老齡社會
7.1語言生活與個體成功老齡
7.1.1成功老齡的定義
7.1.2老年人語言生活與成功老齡的關系
7.1.3特殊老年群體社會化與語言生活
7.1.4老年人語言推理與社會參與問題
7.2雙語(多語)經(jīng)驗與個體成功老齡
7.2.1老年階段外語學習與二語習得
7.2.2 老年階段外語學習與二語習得研究
7.2.3 老年人外語學習與健腦強智的實踐
7.3適老語言服務與產(chǎn)品供給
7.3.1 適老語言服務與產(chǎn)品體系的構建范疇
7.3.2 老年就醫(yī)與養(yǎng)老照護中的語言溝通
7.3.3 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的老年人信息交流問題
7.3.4 構建精細化的中國特色適老語言服務與產(chǎn)品供給體系
第八章 中國特色老年語言學的構建與展望
8.1中國特色老年語言學的發(fā)展規(guī)劃
8.1.1 中國特色老年語言學的內(nèi)涵及發(fā)展
8.1.2 研究機構、發(fā)展任務與課程設置
8.1.3 老年語言學對我國老齡事業(yè)的意義
8.2我國臺灣地區(qū)老年語言學發(fā)展概述
8.2.1當前研究的整體現(xiàn)狀
8.2. 2研究特點與借鑒價值
8.3國際老年語言學研究對我國的啟示
8.3.1 建立跨學科研究隊伍及專門研究基地
8.3.2 開展追蹤研究并建立語言能力常模
8.3.3 加強母語為漢語的特殊老年群體研究
8.3.4 基于多模態(tài)視角融合多種數(shù)據(jù)
8.3.5 充分體現(xiàn)臨床價值與社會關懷
8.3.6 加強地區(qū)融合與尋求國際合作
8.4未來展望: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老年語言學研究
8.4.1 老年語言學智能化研究輔助
8.4.2 衰老與疾病智能化檢測及干預
8.4.3 智慧老齡語言認知康復
8.4.4 基于語言標志物診斷認知障礙的人工智能技術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老齡化與老年語言學引論 作者簡介
黃立鶴,博士,同濟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德國洪堡學者,同濟大學老齡語言與看護研究中心秘書長,長期從事老齡化與老年語言學、多模態(tài)語用學及外語教育等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國家語委科研項目等縱向與橫向項目20余項,迄今發(fā)表及出版各類論著、教材、譯著、媒體文章近百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