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老年護理學(第3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22041
- 條形碼:9787030722041 ; 978-7-03-07220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老年護理學(第3版) 本書特色
本教材結合國家各項養老政策體系的相關內容,注重知識的實用性
老年護理學(第3版) 內容簡介
老年護理學是護理、助產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課程的前導課程包括健康評估、成人護理、基礎護理技術等,后續為跟崗實習。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根據老年人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用護理程序對老年人提供連續性和個性化的護理,維持老人很好健康狀態,提高生命質量。培養學生熱愛護理事業、忠于職守、沉著冷靜、敏捷果斷等方面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為從事老年護理和老年保健工作打下重要基礎。
老年護理學(第3版)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第1節 老年和老化 1
第2節 老年護理學的內容及學習方法 3
第2章 老年人健康評估 6
第1節 概述 6
第2節 老年人軀體健康評估 7
第3節 老年人心理健康評估 11
第4節 老年人社會健康評估 14
第3章 老年人健康保健 18
第1節 健康老齡化 18
第2節 老年保健概述 20
第3節 社區老年保健 22
第4節 老年人的家庭護理 23
第5節 老年人的自我保健 25
第4章 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保健及護理 28
第1節 老年人的居室環境 28
第2節 老年人的飲食護理 30
第3節 老年人的皮膚護理 33
第4節 老年人的排泄護理 34
第5節 老年人的休息與活動護理 40
第6節 老年人的用藥護理 46
第5章 老年人感覺器官常見疾病與護理 54
第1節 老年人感覺器官的生理變化 54
第2節 老年皮膚瘙癢癥 54
第3節 老年性耳聾 57
第4節 老年性白內障 58
第6章 老年人呼吸系統常見疾病與護理 61
第1節 老年人呼吸系統生理變化 61
第2節 老年慢性支氣管炎 61
第3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63
第7章 老年人循環系統常見疾病與護理 67
第1節 老年人循環系統生理變化 67
第2節 老年高血壓 67
第3節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69
第8章 老年人神經系統常見疾病與護理 73
第1節 老年人神經系統生理變化 73
第2節 腦卒中 73
第3節 帕金森病 76
第4節 阿爾茨海默病 78
第9章 老年人消化系統常見疾病與護理 84
第1節 老年人消化系統生理變化 84
第2節 反流性食管炎 84
第10章 老年人內分泌與代謝常見疾病與護理 88
第1節 老年人代謝、內分泌系統生理變化 88
第2節 痛風 88
第3節 糖尿病 91
第11章 老年人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疾病與護理 95
第1節 老年人泌尿生殖系統生理變化 95
第2節 慢性腎盂腎炎 95
第3節 前列腺增生癥 98
第12章 老年人運動系統常見疾病與護理 102
第1節 老年人運動系統生理變化 102
第2節 骨質疏松癥 102
第3節 骨性關節炎 106
第4節 頸椎病 108
第13章 老年人心理及精神健康維護 113
第1節 老年人心理變化及問題 113
第2節 老年期抑郁癥 121
第14章 安寧療護與死亡教育 126
第1節 老年人死亡教育 126
第2節 安寧療護 129
附表 老年人常用評估量表 133
附表1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133
附表2 Katz 日常生活功能指數評價表 133
附表3 簡易精神狀態檢查量表 134
附表4 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 134
附表5 狀態-特質焦慮問卷 135
附表6 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 136
附表7 老年抑郁量表(GDS) 139
附表8 APGAR 家庭功能評估量表 140
參考文獻 141
目標檢測答案 142
老年護理學(第3版) 節選
第1章緒論 第1節老年和老化 一、老化的定義及特征 老化是指隨著年齡增長而產生的一系列人體結構和功能上的退行性變,是機體對內外環境的適應能力逐漸減退的一種表現。老化包括個體老化和群體老化。 老化可分為生理性老化和病理性老化。兩者很難嚴格區分,往往共同存在,相互影響,從而加快老化的進程。 老化的過程具有五個特征:①內生性,老化是生物固有特性的外在表現,相同物種老化表現出來的老化征象是相同的,外環境對生物老化的影響或是加速老化、或是延緩老化,但不能阻止老化;②普遍性,幾乎所有的生物都有老化的過程,而且同一物種的老化進程大致相同;③累積性,老化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一些機體結構和功能的微小變化長期積累的結果,一旦表現出來則不可逆轉;④漸進性,老化是一個持續漸進的演變過程,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出現老化的征象;⑤危害性,老化過程中出現的結構和功能的退行性變使機體對內外環境的適應能力下降,容易使機體感染疾病,昀終導致死亡。 二、老年人的年齡劃分及人口老齡化概況 (一)老年人的年齡劃分 發達國家和地區將 65歲及以上的人群定義為老年人;而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則將 60歲及以上人群定義為老年人。 (二)人口老齡化和老齡化社會 1. 人口老齡化概念人口老齡化又稱群體老化,是指在社會人口的年齡結構中, 60歲或 65歲以上者比重增加的一種趨勢。 21世紀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時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平均預期壽命的延長是人口趨向老齡化的直接原因,同時老齡化也受人口遷徙的影響。 2. 老齡化社會的標準老年人口比例是反映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指標之一。按聯合國的標準,老齡化社會的標準有兩個:一是發展中國家 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 10%以上時,即可認為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二是發達國家 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 7%以上時,即可認為已進入老齡化社會。 人口老齡化的程度是以老年人口系數來衡量的。老年人口系數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老年人口所占總人數的百分比。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三)世界人口老齡化的趨勢 人口老齡化是世界人口發展的普遍趨勢,標志著人類平均壽命延長,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體現。世界人口老齡化的主要特點:一是全球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加快;二是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不斷延長;三是高齡老年人口快速增長;四是全球老齡化的區域分布不均衡;五是老年人口中女性占多數。 (四)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特征 我國人口總數超過 14億,老年人口數量占全國總人口數量的比重將不斷增長,老年人口基數日益龐大。 1. 人口老齡化現狀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告數據,60歲及以上人口為 2.64億,占 18.70%,其中 65歲及以上人口為 1.91億,占 13.50%。 2. 區域發展不平衡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交通條件和地形因素的影響,我國東部和中部地區的老齡化程度比西部地區高。 3. 城鄉倒置顯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鄉村人口老齡化程度比城市更為嚴重。 4. 高齡化趨勢明顯我國高齡老年人口增長速度快,并且我國高齡老年人年平均增長速度比世界平均增長速度和發達國家平均增長速度快。 (五)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影響 人口老齡化必然引起社會人口結構、投資結構、消費結構、產業結構的變化,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多方面重要影響,將不可避免地帶來壓力、挑戰和新的發展機遇。 1. 經濟和社會方面人口老齡化使勞動年齡人口比重下降,對老年人的贍養比上升,導致勞動人口的經濟負擔加重;人口老齡化使勞動人口比例減少,單純消費人口比例增加,稅收減少,儲蓄率下降,投資減少,單純消費增加。從近期效應看,可以刺激消費,擴大內需,但從長遠效應來看,則會削弱經濟發展需要的強大動力。人口老齡化使政府用于老年人的財政支出增加,政府負擔加重。 2. 家庭結構和贍養功能方面隨著人口老齡化、高齡化,三代或四代同堂的家庭增加,由于家庭成員中老年人多而中青年人少,使得家庭對老年人的贍養功能減弱,因此急需社會提供養老服務功能,以彌補家庭養老功能的不足。 3. 醫療保健服務方面老年人口是社會的脆弱人群,其生理、心理都可能存在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在飲食、運動、心理、精神等方面,可能有一些特殊的需求,因此,對醫療保健行業的需求增大。 4. 現有產業結構需要調整人口老齡化要求調整現有的產業結構,增加老年人所需要的產業、社會服務業,來滿足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六)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對策 1. 加快我國經濟建設的步伐解決老齡化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經濟發展。我國的人口老齡化是在經濟尚不發達的情況下出現的,因此解決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需要保持較快而穩定的經濟發展速度。 2. 建立和健全老年社會保障體系,完善政府對養老福利事業的財政投入讓更多的人“老有所養”是中國養老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標。國家要盡快完善有關政策,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發展養老福利事業。 3. 建立與健全老年人醫療保險和保健制度醫療保險是老年人眾多需求中昀為突出和重要的需求,為老年人提供基本醫療保險,滿足他們的基本醫療需求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項重要舉措。 4. 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相結合建立以家庭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服務網絡為輔助,公共福利設施養老手段為補充,社會保險制度為保障的居家養老體系,將老年人自身、家庭、社會的作用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之發揮昀佳效用。 5. 大力發展老齡產業研制、開發、生產適宜老年人物質和精神需求的產品,鼓勵和引導老年用品市場的發展。走產業化發展的道路,發展城鄉養老社會化服務,建立、發展為老年人服務的設施和網絡。 三、我國老年護理的現狀及應對措施 (一)我國老年護理現狀 1.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我國于 1999年邁入老齡化社會,是世界老年人口基數昀大、增長昀快的國家。人口的老齡化將給社會生活等許多方面,尤其是給健康護理帶來巨大的壓力,并對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2. 老年人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我國老年人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老年人患病率高,發病率較高的慢性病有高血壓、糖尿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關節炎等。 3. 人口老齡化對護理服務的需求增加老年人大多患有不同程度和種類的慢性病,病程長、恢復慢、并發癥多,殘障或功能障礙發生率高。因此,老年人口對專業的日常照護和醫療、康復、護理服務需求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這也給老年護理事業發展帶來了機遇,社會需要大量的應用型、高素質的老年醫療、康復、保健、護理人才,但目前這類人才缺口十分龐大。 (二)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護理措施 1. 合理利用我國社區資源,建立有效機制當前的社區建設進一步開發拓展了社區服務資源,在許多大、中城市,社區都建有社區服務站,并可以提供保姆、鐘點工等介紹性服務;社區衛生醫療站可以方便居民就近看病取藥;社區老年協會可以組織老年人學習、活動、互助。盡管社區組織機構能幫助解決老年人的一些困難,但仍不能完全、有效地承擔老年人家庭護理服務的任務。合理利用社區資源,需要因地制宜,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計劃明確健康老齡化規劃實施舉措,做到有管理、有服務、有措施、有檢查,使老年人家庭養老護理不再困難,老年人生活質量的提高便有了保證。 2. 提高家庭護理人員素質護理人員的素質決定了家庭養老護理的質量,而養老護理質量有保證的老年人,對晚年生活有信心、有幸福感,能夠延年益壽。老年人在家庭接受護理,可以不受醫院環境的各種制約,精神放松,能在昀佳狀態下接受治療和護理,可以充分體現出護理工作的完整性。因此,應擴大并重視老年照護和老年護理人員的培養和培訓,提高此類人員的素質。 3. 重視心理疏導老年護理工作不僅要提供疾病護理,同時必須提供心理護理。全面了解患者身心狀況,針對老年患者的共性與個性,做好心理護理。對老年人或老年患者單獨強調藥物治療往往不夠,而要與心理援助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取得昀佳效果。對因疾病、衰老引起憂傷、焦慮的患者,護理人員可向其介紹疾病治療新進展,以緩解他們由于缺乏相關知識而產生的不良情緒;對因病退休產生無用感的老人,護理人員可以幫助并引導他們發揮自己在家庭、社會中的作用。 第 2節 老年護理學的內容及學習方法 老年人臟器的功能逐步退化,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逐漸增多,同時合并衰弱、營養不良、認知功能減退、骨質疏松等各種老年綜合征,極大地增加老年護理工作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由于老年人特殊的家庭結構,復雜的心理和社會問題,更容易出現孤僻、焦慮和抑郁的心理,老年人更渴望得到尊重、關懷和幫助。 一、老年護理學的內容 老年護理的主要學習目的是幫助老年人維護、增進和恢復健康,實現健康老齡化。本教材重點從老年人健康評估、健康保健、日常生活保健護理、常見疾病的護理、心理健康及維護、安寧護理等方面做了介紹。同時,本教材根據養老職業技能等級的標準和專業教學標準的要求,將證書培訓的內容有機地融入教材中。 (一)增強老年人自我照顧能力 老年人由于身體虛弱和需求增加,常以被動的形式生活在依賴、無價值、喪失權利的感受中,自我照顧意識淡化,久而久之將會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因此,醫護人員要善于運用老年人自身資源,以健康教育為干預手段,采取不同的措施,盡量維持老年人的自我照顧能力,鞏固和強化其自我護理能力,避免過分依賴他人。 (二)延緩惡化及衰退 內容包括:①廣泛開展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增進健康;②通過三級預防策略,對老年人進行管理;③避免和減少健康危險因素的危害,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積極康復,對疾病進行干預,防止病情惡化,預防并發癥的發生,防止傷殘。 (三)提高生活質量 護理的目標不僅僅是疾病的轉歸和壽命的延長,還應促進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達到完美狀態,從而提高生活質量,體現生命意義和價值。老年人要在健康的基礎上長壽,做到年高不老,壽高不衰,進而實現健康老齡化。 (四)做好臨終關懷 對于臨終老人,護理工作者應從生理、心理和社會角度做到全方位為他們服務,對其進行綜合評估分析,識別、預測并滿足其需求,使老年人能夠無痛、舒適地生活;不再做無意義的延緩死亡的“搶救”,讓老人走得平靜,生命終末階段有人陪伴和照料;給家屬以安慰,并讓他們感受到醫務人員對患者的關心和幫助。 二、老年護理學的學習方法 學生通過老年護理的學習,全面掌握老年護理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為老年人提供生理、心理、社會的全面服務,維持并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狀況,預防疾病,促進康復,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使老年人健康長壽、安享晚年。 (一)熱愛老年護理工作,明確學習目的 學習老年護理的目的是更好地為老年人護理和服務,這就要求學生首先要了解老年護理工作,熱愛這項事業,這樣學習才有動力,才能激發強烈而持久的求知欲,才會全身心投入。學習老年護理首先要明確學習目的,當一個人所學的知識為人所需、為人所用時,才能真正體現它的價值。 (二)明確護士的職責,以現代護理觀指導學習 護士不僅是護理的提供者、決策者、管理者,也是教育者。護士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和職能,有助于與老年人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護理是護士與老年人之間的互動過程,護理的目的是增強老年患者的應對和適應能力,滿足他們對健康的各種需要,使之達到昀佳的健康狀態。慢性病護理和心理護理是老年護理工作中昀重要的內容,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護理。護理人員應注重預防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對老年人進行健康教育和指導。老年護理實踐應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導,學習老年護理的內容,努力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山海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