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當代作家精品·散文卷——歲月靜美 端坐如蓮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39065
- 條形碼:9787513939065 ; 978-7-5139-390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代作家精品·散文卷——歲月靜美 端坐如蓮 本書特色
用酸甜苦辣一點點串起來的溫馨,帶著愛和感恩時時縈繞心頭。作者苦樂參半的經歷,濃縮了她人生的亮點,她把在世間所行走的一切,一生經歷傾訴在紙上留給歲月。作者有一顆火一般滾燙的鐘情文字、熱愛生活的心。文字里體現了她對親情的懷念,對逝去時光的眷戀,以及對美好的平凡事物的熱愛。
當代作家精品·散文卷——歲月靜美 端坐如蓮 內容簡介
全書中記錄了沒有母愛的“我”,跟隨父親到處漂泊,渡過了一生中*難忘的童年;“我”像一株孤芳自賞的野百合,倔強又堅強地成長起來。這段苦樂參半的人生經歷,濃縮了“我”人生的亮點。“我”回憶起過往,那是用酸甜苦辣一點點串起來的溫馨歲月,帶著愛和感恩,且時時縈繞心頭。書中,作者把在世間所經歷的一切,娓娓傾訴在紙上,留給歲月:歲月靜美,端坐如蓮。
當代作家精品·散文卷——歲月靜美 端坐如蓮 目錄
初冬
**場雪
雪花,童心,一起飛揚
冰是火的衣裳
一捧雪花兒的記憶
朵朵雪花寄情思
童年的冬天
在一起就是艷陽天
春天的信箋
春天,大地在釀一壇美酒
乾坤大灣鎖乾坤
被秋寵愛的楓葉
鴨綠江畔秋韻濃
夢之江南
雨霧中的黃山
第二輯 花事心語
卑微處綻放的一株菊花
充滿禪意的花
此花開盡更無花
低到塵埃的一朵花
風鈴
路
沒時間老去
每朵花都有悅人之美
相逢四月,不醉不歸
以厚為富,以道為貴
憶雨
有愛就有家園
你過不來,我過去
小路與落葉
第三輯 記憶在深處生長
心井
那一年,歲月懂得
丟不掉的花手絹
紅頭繩
腳與鞋
藍色時光
流淌在歲月里的暖
搖曳的煤油燈
散開的羊角辮
曬秋
故鄉的泥草房
偷
我與父親
葉子對根的傾訴
帶著鄉音的小名,離我而去
瑣憶我的小表弟
我的五伯父
孤獨的苦照亮人生的路
第四輯 與明月有約
明月與云朵
靜夜悄語
心靈與明月
夜色下,與它相遇
懺悔
堅守
感恩那份愛
“孺子驢”
后記
當代作家精品·散文卷——歲月靜美 端坐如蓮 節選
初冬 天空灰茫茫,總感覺老天要把雪花攆下凡塵。然而幾天了都是這樣,雪仙子,不知道為什么姍姍來遲。是留戀虛空不肯下凡塵,還是懼怕大地?不下雪,就感覺冬天不像冬天。除了冷風吹來、樹葉落地,看不出冬天的痕跡。 萬物脫去多姿多彩的外衣,換上深色的保暖衣。生命是一片樹葉,綠了枯了。萬物都沉睡般靜臥著。人們對四季的欣賞,往往就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唯獨初冬讓人忽略。萬物和人生一樣,將生命分割成無數的段落,一季有一季的美麗,一季有一季的悲歡。每個階段各有各的風采。 這一天,我和朋友相約登禹山。我們沿著郊區往山上走去,一陣寒風襲來,瞬間穿透棉衣。盤山道看不到對面,不時有人登山歸來,也有少量的汽車緩慢行駛。山越來越陡,呼吸有點急促,我們的腳步也越來越沉重,汗也微微滲出,把寒冷攆出體外。走了一段時間,所有人的腳步都慢下來了。我喘著粗氣,眼睛被石子堆起的小山吸引。那是用鐵欄圍成的古墓群,一塊碑寫著:洞溝古墓群。小石子像一顆顆珍珠鑲嵌在古墓上。古墓上沒有一棵雜草,看得出對古跡細心的保護。 放眼看去,山脈起伏,山上的樹,就像衣裙的花邊鑲嵌在山頭。萬物都深藏起來,沒一點張揚。當華美的樹葉落盡,生命的脈絡,才歷歷可見。光禿禿的樹不卑不亢地矗立山上。只有松樹不動不搖,我行我素地堅守著它的本色。尚未脫落的柞樹葉子,黃黃的,像一朵朵盛開的花朵。有風吹來,一片片葉子從枝頭飄然而下,如一枚枚歲月的書簽記載著生命的輪回。張開雙臂接一枚落葉在手,有感于四季的輪回。松樹給這大山點綴上唯一的生機,落在地下的葉子給大地鋪上黃燦燦的地毯,腳踩上暄騰騰的,比地毯還舒服。葉子雖然落地,但沒有生命被遺失的痙攣,仿佛是安詳靜美的精靈。有風吹來它們又像一群毛毛狗跟在你的腳下奔跑。我突然驚叫起來:“你們看啊,這幾棵小草還這么綠?”還有一堆像廣東菜似的綠綠的稈,帶著葉子向外伸延。大家都很驚奇,難道是冬對它們偏愛?不,那是落葉把它們覆蓋暫時躲過一劫,風把樹葉吹走了,它也露出了真容。好幸運的小草啊,你又多活幾日。 山變得骨瘦如柴,但不失它的母愛。它用裸露的胸懷,把萬物如兒女般收攏懷里,讓孩子靜靜地安眠,待到春暖時再把孩子叫醒。 初冬的山,色彩單一。雖然有點滄桑,但那是沉穩內斂的美。只有經歷風霜雪雨、酷夏寒冬才能沉淀得讓人敬仰。小草像貧血的少婦,在微風中無力地擺動,那是母親把它的嬌容收藏,為了明年更興旺蔥綠。萬物都默默地收斂自己的鋒芒儲存待發。 幾天前下了一場冬雨,山陡有點滑。我的旅游鞋邁一步一刺溜,仿佛在滑冰。鞋不給力,我只能借助手的力量,拽著身邊裸露在外的樹根和低矮的小樹。我幾乎是匍匐著,手腳并用地趴在大山母親的懷里,一點一點地蹬在大地父親的脊梁上,爬上了山頂。雖然累得汗淋淋氣喘吁吁,但那是勝利者的喜悅!來到山頂我們興奮地高呼:“大山母親我們來了!電視塔我們來看你了……”電視塔像沖天的腳手架巋然不動,它用電波把愛灑滿千家萬戶。 突然,我發現一棵樹杈上有一個很顯眼的、淡淡的綠色桃形的東西,如蠶蛹般大小,下邊有個牙簽般大的小樹棍,就像一個勺把,正好我用手拿著它。我給大家看:你們說這是花骨朵頭,還是果子?有人拿過去費勁地才撕開:看到里邊是一個蟲卵,哦,原來是它給自己蓋的房子。我一瞧后悔了,它得費多少力氣、吐多少絲才把自己包裹得這么嚴實啊。我無意中破壞了它的家,它明年是否還會復活呢?我很內疚。 巍峨的大山與城區遙遙相望。從高處望去,高樓矗立、紅瓦白墻格外顯眼。公路上的汽車,如一個個甲殼蟲川流不息,雖然聽不見鳴笛,但足以想象它們的喧囂。鴨綠江如一條朦朧的綢帶,飄蕩在小城這個豐腴美人的胸前。 小小的古城,在歷史的長河里只是一滴水。那滔滔的鴨綠江水,承載著抗美援朝的鴨綠江大橋;高句麗王城、王陵貴族墓葬、好太王碑,以及有世界森林公園之稱的五女峰,讓這座“塞外江南”的小城,增添了獨有的美譽,并聞名遐邇。這一切都沉浸在初冬里,我的心也如初冬般寧靜。
當代作家精品·散文卷——歲月靜美 端坐如蓮 作者簡介
張秋月,筆名靜秋。吉林省集安市人。吉林人研究會集安分會會長、《吉林名人》雜志社特約記者、吉林省通化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詩作家協會會員,先后在《散文百家》《綠色視野》《天津日報》《牡丹雜志》《新華書目報》《清遠日報》《吉林名人》《文學月刊》《長白山》《詩導刊》等報刊發表作品。曾獲當代百強作家精品榮譽證書,已出版《胡什基雅兒和沙吉琳》一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