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當代作家精品·散文卷——故鄉山月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39058
- 條形碼:9787513939058 ; 978-7-5139-3905-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代作家精品·散文卷——故鄉山月明 本書特色
離鄉多年之后,作者頻頻回首,對家鄉草木山野之熱愛,對農村蕭條現狀之擔憂,對自我成長和人生意義的探索,都蘊藏在作者的一顆草木素心之中。文字風格清新自然,質樸感人。遠去的四時光陰,代代相傳的人文風俗,樸素的鄉村風物,都牽動著人們的思鄉情結。這一切,唯有用文字進行記錄,讓消逝的時光重現,讓心靈的家園永存,讓文學根植于故鄉的土地,生生不息。
當代作家精品·散文卷——故鄉山月明 內容簡介
《故鄉山月明》是一本深情書寫故鄉的散文集,是一曲蕩氣回腸的故鄉戀歌。作品描述了作者少年時期的人生經歷,以及在生活中自強奮發的勵志故事,抒發了作者對故鄉的贊美和眷戀之情,讀之催人淚下。 作為一本作者離鄉多年之后的回顧之作,全書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家鄉草木山野的熱愛,對自我成長和人生意義的探索,文字風格清新自然,質樸感人,似一幀幀真實生動的鄉野畫卷。
當代作家精品·散文卷——故鄉山月明 目錄
樹的力量
奶奶的一生
父親的歲月
失蹤的母親
他是天空的孩子
父親的神秘書柜
我不缺母愛
回不去的童年
清清池水,綠綠菜蔬
我的啟蒙老師
一雙美麗的眼睛
求學記
閱讀之旅
人生的燈塔
在淚水中微笑
第二輯 切切故鄉情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
老巷子,舊時光
清明寄哀思
半山坡的風景
畫一個月亮在心里
田野如詩
早秋的鄉野
黃昏下的鄉村
故鄉不只是用來懷念的
今天吃什么呢?去地里看看
鄉野之美
黃皮果,酸酸甜甜暖人心
盛開在心里的山稔花
沉默的古井
遠去的露天電影
第三輯 暖暖歲月帖
五月節隨感
中秋“拜月娘”
冬至,暖如春
那些溫暖我們記憶的年
年味:鹵鵝
年味:鼠殼棵
年味:潮汕“營老爺”
趕一群鵝,唱一首歌
細水長流情更長
詩意蕩漾的清晨
聆聽鳥鳴
深夜有蟋蟀在唱歌
春愁悠悠似水長
秋日海韻
秋意漸濃,素心如簡
金風玉露,虛度半日秋
秋光熠熠
歲月忽已遠
過柴米油鹽的日子
心懷暖陽,何懼風霜
疲憊的生活總要有一些溫柔的夢想
生命的意義
第四輯 離離草木香
穿行在草木的光陰里
一抹綠里的風景和希望
一棵春天里的樹
陌上花正開
你是人間**花
把春天種在陽臺
一條春天的路
白蘭花的香,玉蘭花的雅
秋風起,桂飄香
寒風中的三角梅
落地生根
像蔥一樣生活
村莊從草葉尖上醒來
草木滋味里深藏刻骨的鄉愁
后記 在跋涉中前行
當代作家精品·散文卷——故鄉山月明 節選
樹的力量 一 我的家鄉是潮汕平原上的一座小村莊,坐落于郁郁蔥蔥的山腳下。小時候,我*喜歡穿梭于山林之間,觀察一草一木,迷戀草葉的青綠和清新,枝丫上俊俏的花,樹梢上香甜的漿果。 我常立于樹下,仰望一棵樹的亭亭華蓋,蔽日濃蔭,感受空氣中浮動的清香。每一棵樹,都在默默地積蓄力量,根須深扎大地,枝葉擎向天穹,那么偉岸,那么恬靜。我喜歡它們靜默的樣子,喜歡那滿樹蕩著綠意的枝葉,盤根錯節卻奮力向上的姿態。 如果說,我從樹的身上,汲取的是沉靜的力量,那么,奶奶給予我的,除了在艱難歲月里為我遮風擋雨之外,還有像樹一樣的力量,默默的陪伴和無聲的愛。我依偎著這份愛,走到了現在。 長久以來,我總以為,我的奶奶將會像一棵樹一樣,屹立在我的世界里,永遠不會倒下。可是,一棵樹有無數的春夏秋冬,而人卻只有四季。 屋后山坡,樹木年年黃了又綠,而奶奶卻已消失在浩蕩的塵世間。 我熟悉她的手,有如熟悉我自己的手。她的手,枯瘦蒼老,布滿老繭,手背像褐色的樹皮。那是一雙勞作的手,平凡的手,被歲月風干的手。 我曾經被這雙手輕輕地牽著,從童年開始。它像絲線一樣拉著我,使我在練習飛翔時即使跌落,依然能回到原點。 可以說,我和堂弟都是奶奶一手帶大的。 早晨,她喜歡牽著我們上街,買“魚飯”(煮熟的海魚),買豆腐花……或者什么也不買,左看看右瞧瞧,慢慢地踱步。村道熙熙攘攘,村民荷鋤挑擔,陸續向村外的農田走去。“又帶兩個小家伙出來溜達啦?”“小姑娘,這么瘦小,長得真像‘安仔’(用泥捏出來的小人偶)。”奶奶笑瞇瞇地回應,一雙手有力地牽著我。 童年時光,慢悠悠的,回憶起來是一幀幀溫暖的畫面。鄉野,充滿泥土淳樸的味道;山野,是果實的香甜和野花的明媚;家中,有奶奶悉心的關愛。這些都充盈著一顆幼小而快樂的心田。 那時,我們住在一座小小的舊式院落里。小院子是嶺南建筑風格,具有潮汕特色的四點金和下山虎混合結構。木梁承重,魚鱗瓦,鳥翼脊。推開厚重的柴門,一方天井,院風輕拂,滄桑素樸。 夏日的黃昏,村莊漸漸隱人暮色,四周的山野開始暗淡。我和堂弟坐在涼颼颼的石頭門檻上,各端著一碗粥,奶奶拿著一個小碗,碗里是一條巴浪魚,還有切成四小塊的水煮雞蛋。奶奶一邊和路過的街坊鄰居談笑,一邊慢條斯理地幫我們挑魚刺。回想起這樣的情景,總有一股激流撞擊我的心靈。 晚上我跟著奶奶睡覺,每一個厚重深沉的黑夜,我都躺在奶奶的身旁,聽奶奶回憶往事,然后被奶奶搖進了夢鄉。 幸福的時光從每一天的清晨向黃昏鋪展,以至于每個夜晚鉆進奶奶的被窩時,我總是微笑著睡去。 二 可是,這樣的歡樂并不長久,無常忽然而至,把人拽進了苦難的深淵。 有一天,日夜操勞的父親終于病倒在床上,我從奶奶和親人們進進出出的焦慮眼神中,隱隱覺察到,父親病得很嚴重。 父親*后的時光,住在老屋小院的廂房里,奶奶每天都過來陪他聊天,經常說著說著,奶奶就哭了,父親皺著眉,痛苦和無奈深深地鎖在他的臉上。我那時才11歲,并不懂得這意味著生離死別。 那年的初夏,父親永遠離開了我們。奶奶天天抹眼淚,已經70歲的她,腰更彎了,臉上的皺紋也更深了,一下子蒼老了許多。有時會拉著我的手,哭著說:“可憐的孩子,你還這么小,怎么能沒了父親呢?” 可是,上蒼聽不到奶奶的哭泣。 她的眼淚流干了,父親卻永遠也回不來了。 奶奶的眼睛*終也哭壞了,視力嚴重下降,老眼昏花,距離遠點的事物一片模糊。 有一天,奶奶突然問我:“假如有一天,你的母親要帶著你改嫁他鄉,你是愿意隨她走,還是愿意跟隨奶奶?”我那時堅定地對著奶奶說:“我不會離開這里的,我想跟奶奶一起生活。” 奶奶聽了我的話,流著淚說:“我不是阻止你跟隨母親,畢竟你們母女連心。但是,你母親一向不會干農活,以前都是你父親寵著她,養著她。你如果隨她去了那邊,情況就不同了,你母親軟弱,又沒有奶奶護著你,你一定會受苦的,奶奶真舍不得你受那樣的苦。” 我聽了這話,全身如墜冰窖,寒得我直打冷戰,心里頓感一陣虛空,如坐云端之上,空空寂寂,無處著落,望著奶奶淚流不止。 這是一道人生的難題。對于未來,我開始覺得茫然和擔憂,前方有沒有路可走,我無從知曉,自己仿佛只是那水上的浮萍,隨時都可能被流水帶走。 三 那一年的春節前夕,母親想帶我走的愿望落空之后,只給我留下十塊錢,就獨自離開了。 那時,村里家家戶戶都在準備年貨,制作年棵,忙得熱火朝天,鍋碗瓢盆叮叮當當,人們一邊干活一邊歡笑。 而我的家,空空蕩蕩、冷冰冰的鍋灶,僅剩幾塊木柴、十幾塊蜂窩煤、幾個紅薯、幾袋大米,再無其他值錢之物。這是一間多么令人悲傷的小屋呀,才居住兩三年,競已是物是人非。 茫然,驚慌,無助。我哭了許久,恐懼席卷而來。這個所謂的家,為何如今就只
當代作家精品·散文卷——故鄉山月明 作者簡介
陳曉暉,筆名陳鈺栩,廣東潮州人,現居汕頭。汕頭市作家協會會員,喜歡草木,向往山野。作品被選入多部散文合集。有文章發表在《散文選刊》《青年教師》《思維與智慧》《新民晚報》《汕頭日報》《潮州日報》等報刊和網絡平臺。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