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書法寶庫21:顏真卿爭座位帖 祭侄稿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259671
- 條形碼:9787807259671 ; 978-7-80725-967-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書法寶庫21:顏真卿爭座位帖 祭侄稿 本書特色
《顏真卿爭座位帖祭侄稿》內容簡介:顏真卿(七○八-七八四-七○九-七八五) 唐代書家。字清臣,瑯邪臨沂(今屬山東省)人。官平原太守,歷遷刑部尚書、太子太師、贈司徒,封魯國公,謚文忠。少孤貧,乏紙筆,以黃土掃墻學書。晚以篆意融入真書,字有金石氣,獨辟蹊徑,改初唐士人風靡二王之積習,.雄健豪放,后世書家多以為可與羲、獻舊體抗衡。是繼二王書法后的又高峰。《爭座位帖》又名《論座帖》、《與郭仆射書》。唐廣德二年(七六四)十月,顏真卿與郭仆射之書稿。行草書。短行不計共六十八行,全文計千百九十三字。真跡北宋時在長安安師文家,曾摹刻上石,即關中本。原石今在陜西西安碑林,摹刻并妙,僅下真跡等。其書與晉王羲之《蘭亭序》有雙璧之譽。宋蘇軾于安氏處見真跡:此比公他書尤為奇特,信手自書,動有姿態。宋米芾云:《爭座位帖》有篆籀氣,為顏書。字相連屬,詭異飛動,得于意外。《祭侄稿》,又稱《祭侄季明文》,自署書于乾元年(七五八)九月三日,顏真卿書時年五十。麻紙本。縱二八點二八寬七十二點三厘米。行草書,二十五行,計三百三十四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此文稿追敘了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門在安祿山叛亂時,殺身成仁之事跡。此帖系稿本,無意于書,而神采飛揚,姿態橫生,筆勢雄奇,超神入圣,為顏書行草。
中國書法寶庫21:顏真卿爭座位帖 祭侄稿 內容簡介
《顏真卿爭座位帖祭侄稿》內容簡介:顏真卿(七○八-七八四-七○九-七八五) 唐代書家。字清臣,瑯邪臨沂(今屬山東省)人。官平原太守,歷遷刑部尚書、太子太師、贈司徒,封魯國公,謚文忠。少孤貧,乏紙筆,以黃土掃墻學書。晚以篆意融入真書,字有金石氣,獨辟蹊徑,一改初唐士人風靡二王之積習,.雄健豪放,后世書家多以為可與羲、獻舊體抗衡。是繼二王書法后的又一高峰。《爭座位帖》又名《論座帖》、《與郭仆射書》。唐廣德二年(七六四)十一月,顏真卿與郭仆射之書稿。行草書。短行不計共六十八行,全文計一千一百九十三字。真跡北宋時在長安安師文家,曾摹刻上石,即關中本。原石今在陜西西安碑林,摹刻并妙,僅下真跡一等。其書與晉王羲之《蘭亭序》有雙璧之譽。宋蘇軾于安氏處見真跡:一此比公他書尤為奇特,信手自書,動有姿態。字相連屬,詭異飛動,得于意外。《祭侄稿》,又稱《祭侄季明文》,自署書于乾元年(七五八)九月三日,顏真卿書時年五十。麻紙本。縱二八點二八寬七十二點三一厘米。行草書,二十五行,計三百三十四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此文稿追敘了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一門在安祿山叛亂時,殺身成仁之事跡。此帖系稿本,無意于書,而神采飛揚,姿態橫生,筆勢雄奇,超神入圣,為顏書行草較佳作品。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