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法的文化基礎初探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250120
- 條形碼:9787010250120 ; 978-7-01-02501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的文化基礎初探 內容簡介
法律是定紛止爭的實踐理性,法的形成與發展需要人文關懷,也需要道德提供理念與秩序支持。書稿聚焦法哲學文化研究,共分五章:**章主要討論法與文化的關系,主要包括法、法哲學、法治等一系列與法有關詞語的語義解讀,以及文化與法的關系。第二章主要討論中國法哲學文化的特點。中國傳統文化充滿著對國家、 民族命運的關注,其出發點是對人的價值的尊重,這也是法治的立足點。第三章介紹了西方法哲學的特點,主要介紹了古希臘法文明產生的起源、 發展和法治精神的延續,并重點介紹了西方哲學史上主要的哲學家包括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人的法治思想,指出了近代西方法治興起的文化淵源。第四章介紹了馬克思法哲學形成的文化傳承和時代理性,闡明了馬克思的法哲學思想正是在吸收人類一切文化成果的基礎上,尤其是近代西方法哲學家思想的基礎上形成的,對于全世界無產階級和社會主義法治的建立都產生了重要影響。第五章主要論述中國法治構建的指導思想和構建模式,提出未來的法治建設應在政府主導的模式下,通過政府與社會的良性互動,發展有中國特色的法治文化,這也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必然結果和歷史選擇。
法的文化基礎初探 目錄
法的文化基礎初探 作者簡介
周秀龍,南開大學哲學博士,天津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法律碩士生導師,兼職律師。2005年7月,畢業于南開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學士學位;2010年7月,畢業于四川大學法學院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專業,獲法學碩士學位;2018年7月,畢業于南開大學哲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獲哲學博士學位。現為天津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法律碩士生導師,兼任天津市哲學學會理事、天津市齊魯文化促進會理事、南開大學哲學院“公能實踐指導教師”、天津大學醫學部“學術法律實踐導師”等。迄今發表論文10多篇,主要有:《我國民主協商制度的法哲學思考》,《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9月;《法哲學視域中的無障礙通行權研究》,《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7月;《我國現階段勞務派遣實證研究》,發表于《政法論叢》(CSSCI),2009年1月;《抗擊疫情融入思政課教學應遵循“三個維度”》,《天津支部生活》2020年4月;《從歷史與現實的雙重維度看疫情防控中黨的領導能力》,《天津支部生活》2020年4月。參編專著:《平等、自由與反歧視公益訴訟——法庭上的憲法》(合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中國公益法論叢(第一卷)》(合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承擔項目主要有:主持2019年天津工業大學校級課題《黨內法規與法律的銜接機制研究》; 參與2017年天津大學自主創新項目《研究生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實踐研究》;參與2014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科學實踐哲學視野下的中國地方性知識問題研究》,已結項。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經典常談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