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2019—2020中國建筑藝術年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70382
- 條形碼:9787503970382 ; 978-7-5039-703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19—2020中國建筑藝術年鑒 本書特色
《2019—2020中國建筑藝術年鑒》能反映出中國當代建筑藝術的發展歷程,集學術性、史料性于一體,是我國建筑藝術及建筑文化領域的權威性年度總結。
2019—2020中國建筑藝術年鑒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筑藝術研究所主編的,關于建筑文化方面的論文集。全書收錄了2019年度至2020年度優秀建筑藝術作品、建筑藝術研究論文、建筑論文摘要、建筑書目以及建筑中國建筑藝術大事記等。該《年鑒》已出版多卷,在國內建筑藝術領域具有一定的權威性。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筑與公共藝術研究所是專門從事建筑藝術與建筑文化研究的學術機構,側重建筑藝術與建筑美學的基礎理論和中外建筑歷史的研究,并涵蓋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歷史地段與文物建筑保護、景觀園林藝術、環境與公共藝術舞臺藝術等相關領域的研究。該所注重以文化視角審視和闡釋建筑歷史和當代建筑創作,參與文物建筑的保護工作,并關注當代中國建筑創作現狀,同時致力于在建筑界與文化界、學術界與社會公眾之間搭建起對話的平臺和互通的橋梁,為此積極策劃組織并編輯出版《中國建筑藝術年鑒》等有關建筑藝術和建筑文化的圖書和刊物。多年來,建筑藝術研究所出版了多種研究成果,并完成20余個建筑規劃、設計項目。
2019—2020中國建筑藝術年鑒 目錄
傳統聚落古今觀——紀念中國營造學社成立90周年
疫情提醒我們要思考什么
2019—2020年中國建筑藝術聚焦
優秀建筑作品
建筑焦點
包容共享、顯隱互鑒、宜居可期——城市活力的歷史圖景和當代營造
中國建筑創作十年(2009—2019)
工業建筑:一種關于生產效率的美學
區域建筑學
建筑藝術論文
銅銦鎵硒光伏建筑的美學特征初探
超越軸線迷思:地景與院落的校園設計筆記
圖像與觀念:建筑的兩種語義類型與敘事模式
布扎“構圖”再認識
游走與駐留——京杭運河滸墅關步行雙橋設計記
從工業遺地走向藝術水岸——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主展區5.5km濱水岸線的更新實踐中公共空間公共性的塑觸發
聲·樂·景——基于“天籟之音”理念下的莊子聲景美學研究
中國涂鴉藝術與城市公共空間的共贏發展策略探討
臺灣社區公共藝術價值觀變遷研究——以1998—2016年臺灣公共藝術設置案作品為例
“從停滯中解放建筑”——淺論建筑與數字媒體藝術的結合
自然營法:一種由內而外的鄉村樸素設計探索——以陳莊為例
傳統鄉村聚落空間的雙構特征及保護啟示
城市文化空間塑造的國際經驗與啟示——以倫敦、紐約、巴黎、東京為例
圓明園盛期的植物香景探究
城市工業遺產文化藝術價值研究——以南昌艦為例
廢墟審美下的設計策略——首鋼園區冬訓中心與五一劇場地塊景觀設計解析
促進公眾參與社區更新策略研究——以藝術介入廣州老舊社區微改造實踐為例
從表征到內里——塔里木盆地南緣鄉村傳統民居藻井的價值與典型藝術特征研究
“靜謐與光明”——清水混凝土建筑的藝術性表達
長城藝術的保護對于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要性
江南私家園林的建筑藝術營構分析——以胡雪巖故居為例
“三雕”藝術與中國傳統建筑環境
海外掠影
情動的包豪斯——包豪斯實驗中的構型和具身化
巴塞羅那老城:城市更新還是動態提升?
信仰與藝術的重逢——第16屆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羅馬教廷館淺析
不可丟棄的原始性——阿道夫·路斯的裝飾觀念思辨
瘟疫、城市公共衛生與風景園林——論英國歷史上兩次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對城市公共衛生和風景園林的影響
建筑藝術論文摘要
建筑藝術書目
2019—2020年中國建筑藝術大事記
編后
2019—2020中國建筑藝術年鑒 作者簡介
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筑與公共藝術研究所,中國藝術研究院是全國唯一一所集藝術科研、藝術教育和藝術創作為一體的國家級綜合性學術機構。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筑與公共藝術研究所是從事建筑藝術與建筑文化理論研究的專門科研機構。建筑與公共藝術研究所原稱“建筑藝術研究室”,組建于1988年7月;2001年8月機構調整改革改為“建筑藝術研究所”;2019年9月,機構調整改革改為現名。建筑與公共藝術研究所側重于以史論為主的基礎理論建設工作,并關注創作現狀,尤其側重于從文化與藝術角度,研究中外建筑藝術創作的成就與規律;實行開門辦所,從學術層面和設計實踐兩方面積極參與社會上建筑藝術、建筑規劃等工作。建院以來,建筑與公共藝術研究所已完成多個建筑規劃、設計項目,出版了多部重要著作。近年來,建筑與公共藝術研究所完成和正在進行的集體項目主要有:承擔國家科研項目“西部人文資源調查及數據庫”“中國傳統建筑營造技藝三維數據庫”“中國建筑藝術年度發展研究報告”“中國傳統建筑與中國文化大系”;編輯出版《中國建筑藝術年鑒》《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叢書》《中國傳統營造技藝叢書》;由建筑與公共藝術研究所申報的“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筑營造技藝”被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由建筑與公共藝術研究所申報的“北京傳統四合院營造技藝”被成功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20年底至今,已舉辦六屆“中國建筑藝術與遺產保護論壇”,產生了積極的影響。2021年由建筑與公共藝術研究所牽線,中國藝術研究院與北京市文物局達成戰略合作,共建“大運河文化研究中心”。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