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guān)注中圖網(wǎng)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guān)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shù)8000年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蒲劇史稿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104052210
- 條形碼:9787104052210 ; 978-7-104-0522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蒲劇史稿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nèi)容包括:梆子戲產(chǎn)生前晉南的杳無音訊藝術(shù)積淀、明清梆子戲的演變與發(fā)展、明清山陜梆子的向外流布與傳播、民國時期蒲州梆子的演出活動、新中國成立至今蒲劇的變革與起伏等。
蒲劇史稿 目錄
**章 梆子戲產(chǎn)生前晉南的文化藝術(shù)積淀
**節(jié) 先秦至唐代晉南的歌舞、優(yōu)戲和百戲
第二節(jié) 宋代晉南舞亭的出現(xiàn)與鑼鼓雜戲的生成
第三節(jié) 金代晉南戲劇表演藝術(shù)的綜合與梆子傀儡小戲的出現(xiàn)
第四節(jié) 元代晉南北曲雜劇的演出和梆子傀儡小戲的衍變
第二章 明清梆子戲的演變與發(fā)展
**節(jié) 明代前期梆子戲的演變和對鑼鼓雜戲的改編
第二節(jié) 明代后期梆子戲的繁衍和與地臺戲的比較
第三節(jié) 清代前中期梆子戲的發(fā)展及與昆山腔的共演
第四節(jié) 從蒲縣東岳廟戲臺題記看乾隆、嘉慶時晉南戲曲演出變化
第五節(jié) 清代后期山陜梆子戲的成熟
第三章 明清山陜梆子的向外流布與傳播
**節(jié) 明代山陜梆子向外流布的幾條線索
第二節(jié) 清代山陜梆子向內(nèi)蒙古、冀、遼的流播
第三節(jié) 清代山陜梆子向京、津的流播
第四節(jié) 清代山陜梆子向豫、魯、蘇北的流播
第四章 民國時期蒲州梆子的演出活動
**節(jié) 民國前期蒲州梆子的演出
第二節(jié) 民國后期蒲劇在晉南、綏遠國統(tǒng)區(qū)、延安、太岳解放區(qū)的演出
第三節(jié) 民國后期蒲劇在河南盧氏的三社六班演劇活動
第四節(jié) 民國后期河南盧氏光華蒲劇社的藝人及表演藝術(shù)
第五節(jié) 民國后期蒲劇在陜西的演出
第六節(jié) 民國后期蒲劇在甘、寧、青、新的演出
第五章 新中國成立至今蒲劇的變革與起伏
**節(jié) 新中國成立初戲曲改革中蒲劇的“改制”與“改人”
第二節(jié) 戲曲改革中蒲劇“改戲”的反復(fù)
第三節(jié) 蒲劇“戲改”的成就與反思
第四節(jié) 改革開放至20世紀末蒲劇歷史故事戲的整改、創(chuàng)作與演出
第五節(jié) 蒲劇現(xiàn)代戲的成熟與21世紀面臨的轉(zhuǎn)折
第六章 山陜梆子及傳承者蒲劇的藝術(shù)教育
**節(jié) 清末民國山陜梆子及傳承者蒲劇的科班教育
第二節(jié) 清末民國山陜梆子及傳承者蒲劇科班藝徒來源、管理、教學與成就
第三節(jié) 清末民國山陜梆子及傳承者蒲劇藝人人班學藝緣由、師承與表演特點
第四節(jié) 清末民國山陜梆子及傳承者蒲劇入班學藝者拜師、成就、藝名及歸宿
第五節(jié) 新中國成立后蒲劇的藝術(shù)教育
第七章 山陜梆子及傳承者蒲劇的班社、演出與表演特技
**節(jié) 山陜梆子及傳承者蒲劇班社的組建、規(guī)矩與報酬制度
第二節(jié) 山陜梆子及傳承者蒲劇的演戲習俗
第三節(jié) 山陜梆子及傳承者蒲劇的戲臺題記
第四節(jié) 山陜梆子及傳承者蒲劇表演特技中砌末道具的妙用
第五節(jié) 山陜梆子及傳承者蒲劇借用服飾裝扮與專戲?qū)H藢S帽硌萏丶?br />后記
**節(jié) 先秦至唐代晉南的歌舞、優(yōu)戲和百戲
第二節(jié) 宋代晉南舞亭的出現(xiàn)與鑼鼓雜戲的生成
第三節(jié) 金代晉南戲劇表演藝術(shù)的綜合與梆子傀儡小戲的出現(xiàn)
第四節(jié) 元代晉南北曲雜劇的演出和梆子傀儡小戲的衍變
第二章 明清梆子戲的演變與發(fā)展
**節(jié) 明代前期梆子戲的演變和對鑼鼓雜戲的改編
第二節(jié) 明代后期梆子戲的繁衍和與地臺戲的比較
第三節(jié) 清代前中期梆子戲的發(fā)展及與昆山腔的共演
第四節(jié) 從蒲縣東岳廟戲臺題記看乾隆、嘉慶時晉南戲曲演出變化
第五節(jié) 清代后期山陜梆子戲的成熟
第三章 明清山陜梆子的向外流布與傳播
**節(jié) 明代山陜梆子向外流布的幾條線索
第二節(jié) 清代山陜梆子向內(nèi)蒙古、冀、遼的流播
第三節(jié) 清代山陜梆子向京、津的流播
第四節(jié) 清代山陜梆子向豫、魯、蘇北的流播
第四章 民國時期蒲州梆子的演出活動
**節(jié) 民國前期蒲州梆子的演出
第二節(jié) 民國后期蒲劇在晉南、綏遠國統(tǒng)區(qū)、延安、太岳解放區(qū)的演出
第三節(jié) 民國后期蒲劇在河南盧氏的三社六班演劇活動
第四節(jié) 民國后期河南盧氏光華蒲劇社的藝人及表演藝術(shù)
第五節(jié) 民國后期蒲劇在陜西的演出
第六節(jié) 民國后期蒲劇在甘、寧、青、新的演出
第五章 新中國成立至今蒲劇的變革與起伏
**節(jié) 新中國成立初戲曲改革中蒲劇的“改制”與“改人”
第二節(jié) 戲曲改革中蒲劇“改戲”的反復(fù)
第三節(jié) 蒲劇“戲改”的成就與反思
第四節(jié) 改革開放至20世紀末蒲劇歷史故事戲的整改、創(chuàng)作與演出
第五節(jié) 蒲劇現(xiàn)代戲的成熟與21世紀面臨的轉(zhuǎn)折
第六章 山陜梆子及傳承者蒲劇的藝術(shù)教育
**節(jié) 清末民國山陜梆子及傳承者蒲劇的科班教育
第二節(jié) 清末民國山陜梆子及傳承者蒲劇科班藝徒來源、管理、教學與成就
第三節(jié) 清末民國山陜梆子及傳承者蒲劇藝人人班學藝緣由、師承與表演特點
第四節(jié) 清末民國山陜梆子及傳承者蒲劇入班學藝者拜師、成就、藝名及歸宿
第五節(jié) 新中國成立后蒲劇的藝術(shù)教育
第七章 山陜梆子及傳承者蒲劇的班社、演出與表演特技
**節(jié) 山陜梆子及傳承者蒲劇班社的組建、規(guī)矩與報酬制度
第二節(jié) 山陜梆子及傳承者蒲劇的演戲習俗
第三節(jié) 山陜梆子及傳承者蒲劇的戲臺題記
第四節(jié) 山陜梆子及傳承者蒲劇表演特技中砌末道具的妙用
第五節(jié) 山陜梆子及傳承者蒲劇借用服飾裝扮與專戲?qū)H藢S帽硌萏丶?br />后記
展開全部
蒲劇史稿 作者簡介
王星榮,山西省大寧縣人。1978年3月考入山西師范學院中文系讀書,1982年1月畢業(yè)至臨汾蒲劇院從事《蒲劇藝術(shù)》編輯工作。1998年10月調(diào)山西師范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任副教授,先后出版獨著《地方戲集錦》、《蒲劇散論》,參與出版其它戲劇著作7部,在《戲曲研究》《中華戲曲》《中國戲劇》《戲劇電影報》《戲友》《蒲劇藝術(shù)》等刊物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六十余篇。
書友推薦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