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大紅山鐵銅礦床地質特征及礦體定位機制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492502
- 條形碼:9787502492502 ; 978-7-5024-925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紅山鐵銅礦床地質特征及礦體定位機制研究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本書選取云南省新平縣境內大紅山鐵銅礦床作為研究對象,圍繞其礦床研究的賦礦巖石、成礦年代學、成礦物質來源、礦床成因機制四個關鍵問題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通過對礦區主要賦礦巖石宏觀地質詳細觀察、室內光學顯微鏡和電子探針(EPMA)分析,厘定主要賦礦巖石并非火山巖,而是交代蝕變巖。同時運用X射線熒光光譜儀(MEXRF26)、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MEMS81)、LAICPMS鋯石UPb定年、ReOs、SmNd等方法對礦區主要賦礦巖石、礦石進行地球化學和年代學綜合分析研究,認為礦床屬成因為殼幔流體參與形成的交代型礦床。本書可供從事巖石學、礦物學、礦床學、地層學、大地構造、地球化學等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員閱讀,也可供高等院校地質學、資源勘查等專業師生參考。
大紅山鐵銅礦床地質特征及礦體定位機制研究 目錄
1引言11.1選題依據、目的及研究意義11.2鐵、銅礦床類型及分布研究現狀21.2.1鐵礦床分類及分布特征21.2.2銅礦床類型及分布特征41.3地幔流體及成礦作用研究現狀51.3.1地幔流體的提出51.3.2地幔流體特征51.3.3地幔流體作用與成礦理論61.3.4透巖漿流體作用與成礦理論61.4大紅山鐵銅礦床研究現狀81.4.1研究區交通位置81.4.2研究區勘查程度概況91.4.3礦區巖漿巖及年代學研究現狀91.4.4成礦年代學研究現狀101.4.5成礦物質來源研究現狀111.4.6礦床類型121.5存在問題131.5.1主要賦礦巖石類型及成巖時代131.5.2礦床成礦時代141.5.3成礦物質來源141.5.4鐵銅礦床成因141.6研究思路、方法及創新點151.6.1研究內容151.6.2研究方法及思路161.6.3本書工作量及技術路線171.6.4本書創新點182區域地質背景192.1區域地層192.2巖漿巖212.2.1晉寧期巖漿巖212.2.2海西期巖漿巖212.2.3喜馬拉雅期巖漿巖232.3構造232.4區域地球物理特征242.5區域遙感構造特征262.5.1遙感解譯線性構造262.5.2遙感解譯環形構造272.6區域地球化學特征272.7區域礦產概況383礦床地質特征393.1地層393.2構造413.3賦礦巖石類型與巖石特征433.3.1主要賦礦巖石類型與地質產狀453.3.2主要賦礦巖石顯微結構553.3.3礦物組成與礦物晶體化學603.4礦體特征733.4.1礦體噸位品位733.4.2礦體展布743.4.3礦體展布的空間變化規律783.5礦石特征803.5.1礦石組構803.5.2礦石礦物成分873.5.3礦石化學成分883.6圍巖蝕變883.7成礦期904巖石、礦石地球化學914.1巖石、礦石地球化學特征914.1.1樣品及分析方法914.1.2主量元素914.1.3稀土元素984.1.4微量元素1044.1.5構造環境判別1084.2巖石成因討論1104.2.1地殼混染1104.2.2部分熔融1104.2.3源區特征1114.3成礦元素地球化學1114.3.1礦化元素組合1114.3.2巖礦石中成礦元素與伴生元素分配規律1165成巖與成礦年代1215.1成巖年代1215.1.1樣品及分析方法1215.1.2LAICPMS鋯石UPb定年1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