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意義的詩學(國產劇敘事的原型嬗變與話語建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732263
- 條形碼:9787565732263 ; 978-7-5657-322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意義的詩學(國產劇敘事的原型嬗變與話語建構) 內容簡介
本書首次將原型批評納入中國電視美學體系,發掘國產劇集創作的敘事邏輯和文化原型,探尋電視劇與民族價值觀傳承、創新的動態關系;選樣典型而有代表性,涵蓋世紀之交二十年間獨具中國特色的電視劇類型和樣式,綜合考察影響劇集生產的文化思潮、社會格局、經濟發展、內容生態,以此討論中國電視劇中民族價值觀和美學氣象的建構、變化與創新發展,力圖開拓與世界文化對話的美學途徑。
意義的詩學(國產劇敘事的原型嬗變與話語建構) 目錄
前 言
一、中國電視劇發展的“裂變期”
二、世紀之交國產劇創作的語義資源
三、敘事原型的“元話語”方法論
**章 新時期中國電視劇敘事原型的精神變遷
一、市場、社會新語匯與電視劇的精神母題
二、“家國同構”的敘事復調及其對主旋律文化的改造
三、英雄模式與群體精神的演化
四、“鄉土情結”的盛衰與創作得失
第二章 轉變與顛覆:功能原型的再造與內部價值分歧
一、“歷史”的重構與語義置換
二、 世紀“戰爭影像”的敘事新變與價值轉向
三、被拆解的日常情感與家庭情節劇想象
四、傳奇趣味與公共敘事的倫理改造
第三章 文本嫁接:原型意義空間的斷裂與形象再生
一、“經典”重構與價值轉移
二、影像浮世繪與消費性修辭
三、“諜戰劇”的類型實踐與創造性轉化
第四章 世紀以來中國電視劇的敘事進展與價值遷衍
一、產業化進程中的電視劇題材選擇與故事釋放
二、敘事模式創新中的美學建構
三、類型翻新中的意義嫁接與價值重構
第五章 主體性建構與全媒體時代中國電視劇的革新
一、開放的屏幕與新興劇集的身份想象
二、全媒體時代劇集的文本角色與整合經營
三、反思文化工業之下的創造性生產
結 語 面向未來的“東方故事”
參考文獻
附 錄
意義的詩學(國產劇敘事的原型嬗變與話語建構) 作者簡介
盧蓉,中國傳媒大學影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第一屆電視劇研究生。全國廣播電視“百優”理論人才、“首都優秀中青年文藝人才”、中傳教學名師。中國電視藝委會特約劇評專家,北京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南加州大學、威斯敏斯特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影視敘事學、跨媒介敘事理論與實踐、影視項目研發及劇本評估。出版《電視藝術時空美學》《電視劇敘事藝術》《中國電視劇的審美藝術》《國產電視劇可持續發展之路》(合著)、《中國電視劇60年大系·編年史》(聯合主編)等著作,發表學術文章近百篇。累計榮獲四屆國家廣電總局“飛天”電視劇優秀論文一等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