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海豚信:1970—1979》(上、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9113868
- 條形碼:9787219113868 ; 978-7-219-11386-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豚信:1970—1979》(上、下)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詩歌愛好者★本書涉及的兩位作家是20世紀美國文學界一對傳奇夫婦——羅伯特?洛威爾和伊麗莎白?哈德威克。羅伯特?洛威爾是美國著名詩人,自白派詩歌的創始人和代表,曾獲美國國家圖書獎、普利策獎、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等多種文學大獎。另一作者哈德威克是美國知名文學評論家、小說家,《紐約書評》創始人之一。 ★本書可謂洛威爾晚年著名詩集、普利策詩歌獎獲獎作品《海豚》的姊妹篇和“閱讀指南”,它是《海豚》的創作源泉,不僅為《海豚》提供了事實材料,書信中的大量句子也直接化為《海豚》中的詩句(雖然這使哈德威克憤怒,引發了一場糾紛),它向我們詮釋了如何將生活(以及書信)提升為詩歌的過程,為我們理解《海豚》提供了一條獨特的路徑。 ★本書共收錄書信300多封,是洛威爾與哈德威克七年里所有書信的結集。這些書信立體生動地傳達了洛威爾*后七年的人生軌跡,展現了洛威爾晚年情感、創作、生活諸多不為人知的細節。對于哈德威克也是如此。在這些書信中,讀者可全面了解兩位作家的日常工作、家庭和情感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們創作和生活的現場,極為珍貴。 ★在本書所收錄的書信中,洛威爾、哈德威克涉及了大量兩人文學圈、出版圈、朋友圈的信息,尤其是與一些名聞遐邇的大作家,如與麥卡錫、畢肖普、里奇、沃爾科特、賈雷爾、伯林、喬納森、貝里曼等鮮為人知的往來和友情,涉及諸多名人軼事,可以說,本書生動還原了20世紀美國文學圈的生活場景。 ★除了洛威爾和哈德威克的書信,本書還收錄了兩人與伊麗莎白?畢肖普、里奇、麥卡錫等人的多封往來書信。尤其是洛威爾與畢肖普,兩人之間的友誼長達三十年,傳為詩壇佳話,而本書所收錄的通信,涉及二人討論詩歌創作的諸多具體細節,讀來啟示多多。 ★洛威爾和哈德威克的婚姻糾葛可說是美國文壇的一件公案,然而也向本書我們詮釋了,在經歷近三十年婚姻生活的跋涉之后,如何*后走向寬容、和解。兩人的婚姻也帶來了一場關于藝術限度的辯論——藝術作品緣何而生,藝術家必須遵循怎樣的道德和藝術準則,它能帶來什么樣的創新?由二人引發的關于文學創作與倫理的討論,一直持續到今日。 ★不同于泛泛的書信集,本書的原編者薩斯基婭?漢密爾頓做了大量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為理解這些新寫作了詳盡的導言,根據通信時間編制出具體的年表,并配合詩集《海豚》,為每一封信做了詳細的注解和對照,為讀者的閱讀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海豚信:1970—1979》(上、下) 內容簡介
本書是20世紀一對傳奇夫婦——自白派詩歌創始人羅伯特?洛威爾及文學評論家、小說家伊麗莎白?哈德威克的書信集,也是普利策詩歌獎獲獎作品《海豚》的“閱讀指南”。全書收錄了洛威爾生命中*后七年(1970—1977年,也是其個人危機與創作革新期)與哈德威克的所有書信,以及他們與圈中好友的部分往來信件,共347封。這些書信涉及二人日常的工作、家庭和情感生活,詩歌和小說創作,還展示了他們與麥卡錫、畢肖普、里奇、沃爾科特、賈雷爾、伯林、喬納森、貝里曼等人的珍貴友情,為二人描摹了一幅靠前的真實“肖像”。更難得的是,它也提供了《海豚》創作的立體資料(事實與書信),詮釋了洛威爾如何將生活(以及書信)提升為詩歌的過程。這些書信,是一場關于愛與寬容的艱難跋涉,二人近三十年的愛怨糾葛與遲到的和解,同時也是一代文學巨匠生活與創作的真實現場,在文字表面的瑣碎、支離中,我們得以近距離觀察,進入洛威爾世界的中心。
《海豚信:1970—1979》(上、下) 目錄
目錄
導言 _ 001
書信手稿保存位置 _ 034
文本說明及注釋 _ 037
時間表:1970—1977 _ 040
**部分:1970 _ 053
4月,055—084;5月,084—113;6月,113—153;7月,153—176;8月,176—193;9月,193—203;10月,203—227;11月,227—240;12月,241—248。
第二部分:1971—1972 _ 249
1971 年:1 月,251—256;2 月,256—260;3 月,261—278; 4月,279—295;5月,295—308;6月,309—321;7月,321— 339;8月,339—349;9月,350—357;10月,357—360;11月, 360—361;12 月,362—367。1972 年:1 月,368—376;2 月, 376—385;3月,385—413;4 月,414—438;5 月,438—442; 6月,443—446;7月,447—453;8月,454—458;9月,459— 463;10月,463—466;11月,466—469。
第三部分:1973 _ 471
1月,473—474;2月,475—487;3月,487—495;4月,496— 508;5月,508—524;6 月,524—540;7 月,541—558;8 月, 559—566;10月,566—578。
第四部分:1974—1979 _ 579
1974 年:1 月,581—583;3 月,584—585;5 月,586—588; 7月,589—591;8月,591—594;9月,594—595;10月,596— 600;11月,600—603;12月,603—607。1975年:1月,607— 611;4月/5 月,611—613;6 月,613—616;8 月,617—620; 9月,620—626;10 月,626—627;11 月,627—629。1976 年: 1月,629—634;2月,634—638;3月,638—639;4月,640— 643;5月,643—645;6 月,645—650;7 月,650—657;9 月, 657—660;10月,661;12月,661—662。1977年:1月,662— 664;3月,664—665;6月,665—670;8月,670—675;10月, 675—676。1978年:8月,677—678。1979年:6月,678—682。
寫小說 / 伊麗莎白?哈德威克 _ 683
工作及其他時候的卡爾 / 伊麗莎白?哈德威克 _ 697
致謝 _ 700
《海豚信:1970—1979》(上、下) 節選
精彩書摘/書影 飛往紐約(摘自《海豚:手稿對照本,1972—1973》) 1.機票 一種病毒和它引起的一堆疙瘩似的疼痛—— 飛行的高度似乎遠超以往, 這個時節去紐約不吉利, 打越洋電話送吻也晦氣—— 倫敦的濕氣進了屋,氣味肥沃, 房間里都長出了樹。我讀福特的《*慘故事》, 在納什維爾做他的學生時讀過他的《三角》。 改變我們的事物只發生了些許改變, 二十五年的婚姻,一本生命之書—— 結局可選?我買的是往返機票…… 五十之后來了這么多快樂, 不太想將我這赤裸掩藏—— 新西服挺括閃亮,感覺 已獲重生,但也不完全幸福。 109.羅伯特?洛威爾寫給羅伯特?洛威爾太太(摘自《海豚信:1970—1977》) 倫敦西南**郵區,龐特街33號 [1970年]11月30日 *親愛的麗茲: 出發去埃塞克斯前簡短說幾句。美人魚劇院的誦讀會我已是盡力而為,一切都過去了。我也說不出為什么,其實要表演這部劇對我來說也并非難事。但是,為什么它就不能像一場精彩的網球比賽那樣給人以滿足感呢?我不[知道]那會是什么,只是一記非常偶然的得分發球吧。我想,就算聽人讀書比看人打球更有樂趣,但是有誰愿意天天或是周周都來聽呢。今年也算是玩夠了。 我還是什么決定都沒做,只把自己的搖擺不定埋藏在詩句里。我想現在寫了有90首吧,草稿和廢紙片多得都可以堆滿一屋子了。我不是一個好伴侶,自己一個人跑得遠遠的。你不會喜歡我了。但是我要回來看看你和哈麗特,我要看的人不是布萊爾。所以你馬上就會收到我的來信。希望不會因為繁雜的手續而耽擱行程。內政部還壓著我的護照,我的銀行戶頭讓人一頭霧水。不過,我一定會回來的。 我以為你比我更了解我的那些評論,不過那天晚些時候,收到費伯出版社寄來的一些剪報,其中有一位是新人,伊麗莎白?詹寧斯,我之前沒有看過。她是一個悲觀感性的人,外表和習慣都和克勞德埃德蒙很相似,不過她更為羞怯,頗具潦倒詩人的特質。 我很怕看《書評》的巡回表演和鬧哄哄的美國政治新聞。不要指望一個美國人會抓著這些問題不放。如果沒有人來推一把或者提醒一下,他也許一連幾天都不會去看報紙。甚至對那些英國人來說,那也都是不會高調談論的話題,再說離他們也很遙遠。雖然我確實很久沒有盡到一個丈夫的義務,但我們是不會走到瑪麗和鮑登那一步的。 兩個親愛的人,祝你們健康快樂! 卡爾 112.羅伯特?洛威爾寫給伊麗莎白?畢肖普(摘自《海豚信:1970—1977》) 倫敦 [1970年12月] *親愛的伊麗莎白: 我怕是欠你一個道歉,因為我把你的一封信改編成詩收進了《筆記本》。查爾斯?蘭姆因為柯勒律治叫他“嬉鬧的蘭姆”而大發脾氣,但后者卻說這樣稱呼是為了平衡蘭姆的脾氣。雖然我不會說這種話,但我在書中并沒有改變你本來想表達的意思,為了表示對原作者的尊敬我放了一張你的照片上去,僅僅只有那一張。也許這種內容太過私密,如果你是這樣覺得的話,那么我俯身懇求你的原諒。 前幾天的一晚上,應該是一個周末吧,我一個人去了一家葡萄牙人開的酒館,在騎士橋,名叫奧法多。桌邊的侍者比客人多,另有一半人在后廚和其他地方忙活,甚至連吉他手和駐唱歌手都幫著做事,做完之后就唱起類似《馬略卡島的女孩們》這樣的歌。我一邊聽著,一邊喝著一瓶佐餐的玫瑰葡萄酒。這么坐了一會兒,我就開始期待你隨時都會出現在門口,我甚至開始焦慮地不時看表。我真的太想見到你了。 我真的很想見你。等你收到這封信的時候我應該已經到紐約,住在布萊爾?克拉克那里。我想我和麗茲*終還是會分開,這件事情其實早就應該確定下來了,但我卻做不到,除非我是真的瘋了。我回來看看麗茲和哈麗特,雖然很多事情現在還沒有完全解決,但必須要解決了。 我們兩人得見個面。我去坎布里奇很方便,如果你能來紐約也是可以的——那你現在就要做好動身的準備了。不過我還是很想去哈佛看看的。向比爾問好。 頌安。 卡爾 269.伊麗莎白?哈德威克寫給羅伯特?吉魯克斯(摘自《海豚信:1970—1977》) [紐約州,紐約,西67街15號] 1973年7月5日 親愛的鮑勃: 之所以寫這封信,是想告訴你我對出版《海豚》的一些想法,我會把這封信抄送給費伯出版社的蒙塔斯先生。你們二人明知這本詩集肆意濫用我的信件,甚至以*親昵的方式使用我以及我女兒的名字,卻在不征得我同意的情況下完成出版,你們這種做法令我痛心疾首。自從這本書出版之后,我就出現在各種刊物的評論文章中,被人指名道姓地分析;作為一個妻子和個人,有的文章給予了我一些好的評價,但在其他讀物中,我遭到普遍貶低和指責。據我所知,一個人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頂著自己的真實姓名,在一個據說是創造性的活動中被人大加利用,這在文學作品中還真是聞所未聞。所謂的事實根本不能成其為事實,但因為披上了詩歌的偽裝,也就無從置辯了。我那年紀還小臉皮又薄的女兒,她的真名竟然也被拿來直接引用,而且提到她的語氣令人極為不安。 我知道有這些用我的名字和我的信件寫成的詩,因為它們并不是自然吟得、一時興起、倉促付印的。它們拿給了很多很多人過目,但就是沒有給我過目。以前我感覺如果自己堅持要他這樣做會有失尊嚴,可當我真正收到這本書時,就如報道中的一樣,我焦慮了,事實令人煩憂,遠遠超乎我的想象。倘若我之前看過那些詩,看過我的那些信,那些用到我名字的東西,我會做出什么事來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認為你和蒙塔斯先生都是杰出的出版人,然而在這件事上卻對我隱瞞實情,你們的無情令我大失所望,沮喪萬分。單憑卡爾是不可能決定這件事的,雖然他是作者,但要出版一本書牽涉甚廣,方方面面都需要考慮到,從出版商的角度看,其中一點無疑是對當事人會造成什么影響。我一直認為,出版商有律師為他們把關,會對作者的輕率之作提出勸告。這本書給人的錯誤印象太多——只字未提是我想要離婚、我接受分居,沒有提到我的好心情以及我女兒那令人欣慰的滿足感。我在書里發現,一些信件的內容原是我*早陷入痛苦之時寫下的,如今卻接在寫信許久之后的六行詩后。我非常渴望與你們一起去公開表明,令我痛心和悲憤的不只是未經允許就使用我的信件這一件事,還有你們不與我做任何協商就同意讓書出版,給我帶來了很多很多負面的影響。 此致。 伊麗莎白?哈德威克
《海豚信:1970—1979》(上、下) 作者簡介
羅伯特?洛威爾(Robert Lowell,1917—1977) 美國著名詩人、散文家、翻譯家,自白派詩歌的創始人和代表,美國第六任桂冠詩人。代表作有詩集《生活研究》《致聯邦死者》《筆記本》《日復一日》《海豚:手稿對照本,1972—1973》等,文集《臭鼬的時光:羅伯特?洛威爾文集》等。獲美國國家圖書獎、普利策獎、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等多種文學大獎。影響了沃爾科特、希尼、米沃什、布羅茨基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以及畢肖普、普拉斯、安妮?塞克斯頓、默溫等在內的多位同代及后輩詩人。被譽為“他那一代最好的美國詩人”“時代的詩人歷史學家”。 伊麗莎白?哈德威克(Elizabeth Hardwick,1915—2007) 美國知名文學評論家、小說家,洛威爾的第二任妻子,《紐約書評》創始人之一,生前寫了大量有相當影響力的書評和雜文,包括《書評的衰落》(1959年)——因這篇文章,那些喜歡供應“不痛不癢的美譽”的書評人至今仍在尷尬,被以賽亞?伯林稱之為“我所認識的最聰明的女人”。代表作有小說《不眠之夜》《赫爾曼?梅爾維爾的傳記》、散文集《誘惑與背叛》等,有“作家之作家”的美譽。 ◎譯者簡介 程 佳 暨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英國班戈大學R.S.托馬斯研究中心訪問學者,主要譯著有“洛威爾系列”(《臭鼬的時光:羅伯特?洛威爾文集》《海豚:手稿對照本,1972—1973》《海豚信:1970—1979》等),盧契亞諾?貝里奧的《記憶未來》,特里?伊格爾頓的《批評的功能》,以及詩歌《R.S.托馬斯晚年詩選:1988—2000》(2014年)、《R.S.托馬斯詩選:1945—1990》(2012年)、《R.S.托馬斯自選詩集:1946—1968》(2004年)、《她把憐憫帶回大街上:麗塔?達夫詩選》(2017年)等。 余 榕 暨南大學外國語學院翻譯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