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7892975
- 條形碼:9787557892975 ; 978-7-5578-929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研究 內容簡介
工程地質學是一門介于地質學與土木工程學之間的應用地質學學科,它是運用地質學的原理與方法,結合數理力學及土木工程學知識,分析和解決與人類工程和生活活動有關的地質問題。通常表現為地質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制約及人類活動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工程地質學研究的目標就是對這一相互作用過程中正在發生或可能發生的地質問題進行合理評價、科學預測及正確改良,從而一方面保證工程建設的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合理開發及妥善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質環境。 水文地質學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學,它與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以及水文科學相互結合、相互滲透,是一門跨學科的綜合性邊緣學科。它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埋藏、運動、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等規律,并應用這些規律解決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和地下水的危害等方面的各種實際問題。 工程地質學與水文地質研究是在人類工程活動實踐中逐漸形成和產生的,它的生命在于與工程實際相結合,因此本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技術基礎課。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地質實踐性教學環節,理論聯系實際,以理解和鞏固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對掌握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問題的分析和評價能力,并能利用地質成果為工程建設服務。
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研究 目錄
**節 勘察的任務和階段劃分
第二節 工程地質勘察方法
第三節 工程地質勘查要點
第二章 巖石及其工程性狀
**節 地球的層圈構造與巖石的形成
第二節 礦物
第三節 巖漿巖
第四節 沉積巖
第五節 變質巖及三大類巖石的相互轉化
第六節 巖石的基本物理力學性質
第七節 巖石的工程性狀及影響因素
第三章 地形地貌與地質構造
**節 地質作用與地質年代
第二節 地貌單元的類型與特征
第三節 地殼地質構造運動的類型
第四節 水平巖層與傾斜巖層及其在地質圖上的表現
第五節 褶皺構造、節理構造與斷層
第六節 地質構造對工程的影響
第四章 工程地質問題
**節 壩的工程地質問題
第二節 水庫的工程地質問題
第三節 輸水隧洞的工程地質問題
第四節 道路工程地質問題
第五節 橋梁工程地質問題
第五章 水文循環與徑流形成
**節 水文循環與水量平衡
第二節 河流與流域
第三節 降水與蒸發
第四節 河川徑流形成過程及影響徑流的因素
第五節 水位與流量關系曲線
第六章 地下水運動
**節 地下水運動的分類、特點以及規律
第二節 地下水流向井的穩定流理論
第三節 地下水完整井非穩定流理論
第四節 地下水的動態與平衡
第五節 地下水平衡
第七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質及化學成分
**節 地下水的物理性質
第二節 地下水的化學成分
第三節 地下水化學成分的形成作用
第四節 礦山地下水的形成與化學特征
第五節 地下水化學成分和水化學類型的劃分
第六節 地下水水質評價的基本方法
第八章 地下水及其地質作用
**節 地下水基本概念
第二節 地下水類型
第三節 地下水地質作用
第四節 地下水資源開發與保護
第九章 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環境地質問題
**節 地下水的賦存和運動
第二節 地下水污染
第三節 地面沉降
第四節 巖溶塌陷
第十章 地下水與水資源管理、生態環境及發展趨勢
**節 地下水資源與水資源管理
第二節 地下水與生態環境
第三節 當代水文地質學發展趨勢及研究方法
第十一章 地質環境與人類健康
**節 元素與人體健康
第二節 原生地質環境與地方病
第三節 地質環境污染與人體健康
參考文獻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