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海綿城市研究與應用——上海環境適應性綠地雨水源頭調蓄系統優化設計方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3266361
- 條形碼:9787313266361 ; 978-7-313-2663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綿城市研究與應用——上海環境適應性綠地雨水源頭調蓄系統優化設計方法 內容簡介
本書為“海綿城市研究與應用”叢書之一,主要內容包括在宏觀維度上,依托徑流模擬模型,通過文獻研究、降雨模擬實驗和實時監測,研發適合上海環境條件的徑流模擬軟件適應性參數,可以對上海地區不同源頭調蓄海綿設施的耦合模式進行信息擬合和水文模擬,分析不同耦合模式對源頭調蓄過程的影響,如徑流量控制和污染物削減等雨水調蓄過程,并演算很優的雨水管控途徑。在中觀維度上,針對上海氣候環境優化雨水調蓄型生態型車位結構。同時,基于對上海臨港新城重量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地的實地踏勘、土壤樣本取樣、分析化驗和植物生長狀況調查,通過人工降雨模擬實驗,構建適合上海臨港地區的隔鹽型雨水花園的結構優化與適應性模式;以有效控制濱海鹽堿地區的雨水滯留時間,削減徑流峰值,削減初期雨水中的污染物,實現對鹽堿地海綿技術及海綿設施對土壤鹽堿地改良及雨水調蓄效益的評估。在微觀維度上,篩選具有環境抗性植物,構建源頭調蓄設施植物配置模式;提出適用于濱海鹽堿地區海綿設置種植層介質土的改良方案,并根據植物根系于土壤入滲能力的關系模型,構建具有較高根系促滲能力的植物群落。適用于風景園林、城市規劃等相關專業的學者及學生。
海綿城市研究與應用——上海環境適應性綠地雨水源頭調蓄系統優化設計方法 目錄
1上海海綿城市綠地建設的現狀需求與瓶頸問題1
1.1上海海綿城市建設進程概述1
1.2上海城市綠地雨水源頭調蓄設施建設現狀調查3
1.2.1上海城市綠地雨水源頭調蓄設施的選用及布局4
1.2.2上海城市綠地雨水源頭調蓄設施的組合模式4
1.2.3上海城市綠地雨水源頭調蓄設施的景觀化途徑6
1.3上海城市綠地雨水源頭調蓄設施軸式視景空間調查7
1.3.1建有雨水源頭調蓄設施的綠地觀景點空間分布特征9
1.3.2建有雨水源頭調蓄設施的綠地視線通廊與視線阻隔11
1.3.3濱河設施綠地中人的觀景行為特征及游憩偏好分析13
1.3.4濱河設施綠地中的軸式視景空間與游人偏好分析17
1.4上海城市綠地雨水源頭調蓄設施建設面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20
1.4.1上海城市綠地雨水源頭調蓄設施建設前后的效益對比20
1.4.2上海城市綠地雨水源頭調蓄設施建設涌現的問題32
1.4.3上海城市綠地雨水源頭調蓄設施可持續設計策略33
2宏觀維度綠地雨水源頭調蓄績效模擬參數適應性提升37
2.1研究對象與方法37
2.1.1研究對象37
2.1.2研究方法39
2.2具有上海環境適應性的雨水源頭調蓄設施績效模擬基地條件參數40
2.2.1氣候條件參數40
2.2.2土壤條件分析42
2.3具有上海環境適應性的雨水源頭調蓄設施績效模擬設施條件參數43
2.3.1雨水花園條件參數43
2.3.2生態植草溝條件參數47
2.3.3綠色屋頂條件參數49
2.3.4透水鋪裝條件參數50
2.3.5生態調蓄池條件參數52
2.4具有上海環境適應性的雨水源頭調蓄設施績效模擬參數的校驗53
2.4.1示范地雨水源頭調蓄系統模式與參數選擇54
2.4.2示范地雨水源頭調蓄系統構建與績效模擬56
2.4.3示范地雨水源頭調蓄系統績效實測與模型校驗61
3中觀維度上海濱海鹽堿地區的隔鹽型雨水花園結構優化67
3.1上海臨港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現狀調查67
3.1.1基本概況68
3.1.2環境概況69
3.1.3現狀調查70
3.2研究方法與試驗設計76
3.2.1正交試驗設計76
3.2.2模擬試驗設計78
3.2.3數據采集與處理方法79
3.3雨水花園結構對隔鹽效果的影響80
3.3.1結構參數變量對隔鹽效果的影響81
3.3.2各因素對隔鹽效果的顯著性影響83
3.3.3各水平下隔鹽效果的差異性83
3.4雨水花園結構對降雨徑流水文特征的影響85
3.4.1結構參數變量對洪峰延遲時間的影響85
3.4.2結構參數變量對徑流總削減率的影響87
3.4.3結構參數變量對滲透率的影響88
3.4.4結構參數變量對蓄水率的影響90
3.5雨水花園結構對降雨徑流水質特征的影響93
3.5.1結構參數變量對COD削減率的影響93
3.5.2結構參數變量對TN削減率的影響94
3.5.3結構參數變量對TP削減率的影響96
3.6適用于上海濱海鹽堿地區的雨水花園模式構建99
3.6.1適用于上海南匯新城試點區的雨水花園結構99
3.6.2強隔鹽型雨水花園100
3.6.3調蓄隔鹽型雨水花園103
3.6.4凈化隔鹽型雨水花園107
3.6.5綜合隔鹽型雨水花園110
4微觀維度綠地雨水源頭調蓄設施種植層介質土優化改良115
4.1研究對象115
4.2研究方法115
4.2.1雨水花園種植層介質土實驗設計115
4.2.2模擬降雨實驗設計118
4.2.3介質土對水文特征的影響119
4.2.4介質土對鹽堿土改善的影響120
4.2.5介質土對植物生長狀況的影響120
4.2.6介質土對出流雨水水質的影響121
4.3雨水花園介質土對鹽堿土改良效果的分析121
4.3.1介質土的基本特性及對鹽堿土的改良效果121
4.3.2介質土對降低全鹽量的影響123
4.3.3介質土對降低pH值的影響124
4.3.4介質土對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影響125
4.3.5介質土對土壤肥力的影響127
4.4雨水花園介質土對徑流水文特征的影響131
4.4.1介質土對出流洪峰延遲時間的影響131
4.4.2介質土對洪峰時刻累積徑流削減率的影響133
4.4.3介質土對徑流總削減率的影響134
4.4.4介質土對滲透率的影響135
4.5雨水花園介質土對設施植物生長效果的影響138
4.5.1介質土對植物生長高度的影響138
4.5.2介質土對植物葉片數量的影響142
4.5.3介質土對植物光合速率的影響143
4.5.4介質土對植物蒸騰速率(E)的影響147
4.6雨水花園介質土對設施出流雨水水質的影響155
4.6.1介質土對出流雨水中COD的影響155
4.6.2介質土對出流雨水中TP的影響156
4.6.3介質土對出流雨水中TN的影響158
4.6.4介質土對出流雨水中固體懸浮物(SS)的影響159
4.6.5污泥介質出流水質情況159
4.7適用于上海濱海鹽堿地區的雨水花園介質土改良方案161
4.7.1適用于上海臨港地區鹽堿土改良的雨水花園結構參數篩選161
4.7.2凈化改良型雨水花園163
4.7.3復合功能型雨水花園165
4.7.4快速滲透型雨水花園166
4.7.5植物選擇167
4.7.6維護保養168
5微觀維度海綿性植物篩選及適應性植物群落配置方法169
5.1研究對象與方法169
5.2適合濱海鹽堿環境的海綿性植物適應性篩選169
5.3具有環境抗性的海綿性植物適應性篩選172
5.3.1海綿性草本植物材料選擇172
5.3.2海綿性草本植物的抗旱性與耐澇性分析175
5.3.3海綿性草本植物的污染物削減能力分析176
5.3.4海綿性草本植物綜合能力評價分析177
5.4具有環境抗性的雨水花園適應性配置模式179
5.5雨水花園植物配置要點180
5.6雨水花園植物配置原則180
5.6.1科學性原則180
5.6.2藝術性原則181
5.6.3文化性原則181
5.6.4生態性原則181
5.7典型植物配置模式構建181
5.7.1適用于調蓄型雨水花園的植物配置與應用181
5.7.2適用于凈化型雨水花園的植物配置與應用182
5.7.3適用于綜合功能型雨水花園的植物配置與應用183
6微觀維度具有高雨水促滲能力的海綿城市綠地營建技術186
6.1研究對象與方法186
6.2上海常見喬木根系密度與空間分布特征分析188
6.2.1不同胸徑的喬木根系密度分布特征188
6.2.2不同生長型的喬木根系密度分布特征192
6.2.3不同種類的喬木根系分布范圍比較193
6.2.4不同種類的喬木根系密度參數聚類分析193
6.2.5不同種類的喬木根系空間形態特征分析195
6.3上海常見喬木根系特征對土壤水分分布影響198
6.3.1不同喬木下土壤理化性質的差異198
6.3.2不同喬木下的土壤持水能力的差異202
6.3.3根系特征與土壤性質的相關性分析204
6.3.4小結205
6.4上海常見喬木根系特征與土壤入滲能力關系模型206
6.4.1不同喬木下的土壤入滲能力分析206
6.4.2根系密度對土壤入滲能力的影響210
6.4.3喬木根系密度與土壤入滲能力的相關性211
6.4.4小結212
6.5具有較高雨水根系促滲能力的植物群落構建技術212
6.5.1上海常見園林植物雨水根系促滲能力分級213
6.5.2高雨水根系促滲能力型綠地植物群落構建技術213
6.5.3高雨水根系促滲能力型綠地植物群落設計模式215
7上海臨港國家級海綿城市建設示范應用與效果評估223
7.1臨港蘆安路道路綠地雨水源頭調蓄設施建設工程223
7.1.1問題與需求分析223
7.1.2建設目標與原則224
7.1.3設計流程與系統方案224
7.1.4建設效果與運維228
7.1.5小結229
7.2臨港蘆潮港社區新蘆苑海綿化改造工程231
7.2.1現狀條件分析231
7.2.2問題與需求分析232
7.2.3建設目標與原則232
7.2.4設計流程與系統方案232
7.2.5建設效果與小結236
后記關于綠地雨水源頭調蓄設施設計的思考239
參考文獻242新
海綿城市研究與應用——上海環境適應性綠地雨水源頭調蓄系統優化設計方法 作者簡介
于冰沁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風景園林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風景園林歷史、景觀水文、社區公共空間與健康等,2017年入選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啟明星人才計劃、上海市科技專家庫,出版專著7部,發表論文40余篇,獲得國際、國家發明專利授權6項;獲得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全國高校混合式教學設計創新大賽一等獎、西浦全國大學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上海市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教學能手與優秀指導教師、上海市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校級教學成果特等獎等獎勵和榮譽30余項。車生泉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副院長,康奈爾大學訪問學者,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員,風景園林聯合研究中心主任,保加利亞中心執行主任。主持全國科研項目6項,國際合作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10余項,發表論文150余篇;編著6本,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4項,獲得省部級獎3項;社會科學類中文期刊上海交通大學十位高被引作者之一,上海交通大學凱原一佳教師。
- >
山海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