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鷹刀突擊隊/宋曙春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142355
- 條形碼:9787517142355 ; 978-7-5171-423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鷹刀突擊隊/宋曙春著 本書特色
作者繼長篇小說《狼刀》《紅薔薇白薔薇》《無形道》之后又一力作。一把鷹刀斬匪首,殺敵將,斷敵魂;一隊精兵出山林,闖龍潭,戰狼窩。本書故事情節曲折而又險象環生,人物和英雄形象栩栩如生,語言文字生動流利吸引人,是一本昭顯英雄氣概的小說。
鷹刀突擊隊/宋曙春著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家宋曙春新創的一部軍旅題材長篇小說,描寫了東北野戰軍所屬一支代號“鷹刀”的特別分隊,在遼沈戰役期間與國民黨部隊和殘余土匪斗智斗勇的精彩傳奇。隊長海東和白翎、“小龍駒”李響、關杰、彪子等分隊成員機智驍勇,縱橫馳騁在沈陽、長春、吉林、四平三江平原白山綠野的關東地區,多次快速實施對敵打擊,上演了瞞天過海、暗渡陳倉、欲擒故縱等戰例。本書故事情節曲折而又險象環生,人物和英雄形象栩栩如生,語言文字生動流利吸引人,是一本昭顯英雄氣概的小說。
鷹刀突擊隊/宋曙春著 目錄
鷹刀突擊隊/宋曙春著 節選
楔子 一場深夜里的激烈槍戰,讓一群年輕而精悍的戰士們,在解放東北的戰場上,開始縱橫馳騁,奔突廝殺。他們出生人死,沖鋒陷陣,出奇制勝,屢建功勛…… 這天深夜,云層遮住了月亮,夜色更顯濃重。 黑暗里,陣陣槍聲打破了深夜的寂靜。 這是1947年9月的一個初秋之夜。吉林城東龍潭山下的密哈站附近,鐵路工人和百姓混居區一條狹窄小街上,一個人影貼著低矮平房的墻壁迅速移動著,身后不時響著槍聲,點點彈光像燒著了翅膀的飛蛾,帶著吱吱的叫聲四處亂竄。他身輕如燕,行動迅捷,一會兒靠在左邊墻角,一會兒又躍起身來,撲向右邊,兩支槍持續打著點射,追趕的人不時被撂倒幾個。 準確的槍法讓追趕者輕易不敢露頭,他們伏在墻邊,趴在地上,咋呼著,號叫著:“共黨分子,你已經被包圍啦,跑不了啦,快投降吧!” 話音未落,他的雙槍又吐出兩道火舌,趁攔截者慌忙躲避,回身翻上一座小屋房頂,立刻藏身屋脊。追兵等了半天,聽不見槍聲,慢慢探出頭來,在長官的驅趕下,貓著腰,縮著頭,朝深巷里追去。 吉林地下黨出了叛徒,供出這一帶有秘密聯絡點,國民黨吉林保安司令部偵緝隊正在這里搜捕。鷹刀突擊隊年輕的隊長烏海冬身負秘密使命,潛入吉林城與地下黨取得聯系,完成任務準備出城,遇上了偵緝隊的追殺。他憑著機警和敏捷,迅速出槍打倒幾個特務,反身鉆進胡同,借著有利地形和房屋的掩護,隱蔽起來。特務們沿著小街繼續搜索,出了胡同進入漆黑的松花江邊,圍住一片樹林,卻不敢攆進去,一邊叫喊,一邊打槍。 趁著敵人在江邊折騰,烏海冬越過一片連脊的屋頂,在小街的另一頭溜下房來出了胡同,向龍潭山下奔去…… 烏海冬本名為烏爾漢·烏斯楞,而漢名“海冬”,則取自一種有名的猛禽“海冬青”。這是飛得*高和*快的鷹,是肅慎即滿族的圖騰,代表勇敢、智慧、搏擊和勝利,康熙大帝曾贊美海冬青:“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數海冬青。性秉金靈含火德,異材上映瑤光星。”意為海冬青性情剛毅而激猛,品質優秀可與星星相輝映。父親以其音為兒子取名為海冬,是希望他能征善戰。 而烏海冬率領的鷹刀突擊隊,就是在戰火硝煙中誕生,在戰斗中成長起來的。 1946年的夏初,正在與國民黨進行爭奪東北拉鋸戰的中國共產黨實行“讓開大路,占領兩廂”的戰略轉變,調整部署,為應對東北復雜困難局勢做好準備。因此,東北民主聯軍不與敵人糾纏,與部分剛成立的民主政府一起,撤離大城市,在松花江流域邊遠地域,進行剿匪清霸,開展土地改革運動。 于是,1946年6月至10月,東北這片黑土地上有了一段短暫的平和。 在這表面平和之景的掩蓋下,國民黨出動七個主力軍及地方部隊近六十萬軍隊卷土重來,再次占領了共產黨主動放棄的重要城市及中長路、吉海路兩側的大部分地區,其中包括當時的吉林省首府吉林城。國民黨部分兵力在松江以南監視北滿的東北民主聯軍,暗中集結主力,欲先奪南滿,再向北滿進攻。中國共產黨識破蔣介石及其幕僚們謀劃的“南攻北守,先南后北”伎倆,在休戰期間總結東北斗爭經驗教訓,指導東北民主聯軍制定了“堅持南滿,鞏固北滿,南打北拉,北打南拉,南北配合,集中優勢,主動出擊”的戰略方針,在此后幾個月里,給了國民黨沉重的打擊,為東北戰場由戰略撤退轉入戰略進攻做好了準備,也為遼沈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1947年秋天,烏爾漢·烏斯楞已經長成大小伙子了。他從十四歲起就帶著十幾個小伙伴隨父親烏爾漢·烏力嘎跟東洋小鬼子干仗,算得上是一個有經驗的“老兵”了。烏爾漢·烏力嘎是自發打鬼子走上革命道路,后來擔任東北民主聯軍山林支隊司令員。烏斯楞跟著父親在作戰中不斷成熟,并率領伙伴們執行重要任務,成為山林支隊領導下的一個年輕的戰斗團隊。他們經常改裝執行偵察任務,在敵我態勢千變萬化中,準確掌握敵人動向,確保首長們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也曾多次出色完成諸如護送、救援、捕俘、奔襲、穿插等重要任務,民主聯軍首長們稱贊他們是一把得心應手、出神入化的利刃。 烏爾漢·烏斯楞,也就是烏海冬,從小就使用一柄刀把上雕刻一只鷹頭的短刀,他所率領的小兄弟們,都有一柄這樣的短刀。因此,以烏海冬為首的二十八個小伙子和兩個姑娘組建的突擊作戰小分隊,便命名為“鷹刀突擊隊”,代號“鷹刀”。 P1-3
鷹刀突擊隊/宋曙春著 作者簡介
宋曙春,1957年出生,江蘇淮安人。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吉林市政協文史研究員,吉林省作協會員,吉林市作家協會常務理事,吉林市公安文聯特約作家。現為《長白島文學》副主編。1976年入伍,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期間參加北部邊疆防御備戰行動,曾赴西南前線戰地采訪,榮立三等功一次。曾參與****文化部創作組進行邊防采風,創作多篇反映部隊生活的作品。1983年轉業到吉林市工作。在《解放軍報》《解放軍文藝》《軍事故事會》《吉林日報》等報刊發表近百萬字文學作品及新聞作品,曾獲吉林市首屆“松花湖文藝獎”。已出版《第五個季節》《狼刀》《保衛專列》《紅薔薇白薔薇》《無形道》等多部作品。。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