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熱融地質災害調查監測導則(試行T\CAGHP086-2022)/團體標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553182
- 條形碼:9787562553182 ; 978-7-5625-531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熱融地質災害調查監測導則(試行T\CAGHP086-2022)/團體標準 內容簡介
近年來,受氣候變暖、人類工程活動等影響,我國青藏高原、東北大興安嶺等地多年凍土退化程度有所加劇,伴生的熱融滑塌、融凍泥流、熱融沉陷等現象和災害逐漸增多,造成草場損毀、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問題,甚至威脅、危害基礎設施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當前,我國對多年凍土區熱融地質災害的調查與監測剛剛起步,為開啟這一特殊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工作的需要,規范和指導熱融地質災害調查與監測工作,制定本文件。本文件共七章,包括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總則、熱融地質災害調查、熱融地質災害監測、資料整理與成果編制。
熱融地質災害調查監測導則(試行T\CAGHP086-2022)/團體標準 目錄
前言
引言
1 范圍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3 術語與定義
4 總則
4.1 目的
4.2 任務
5 熱融地質災害調查
5.1 基本要求
5.2 地質環境調查
5.3 熱融滑塌調查
5.4 融凍泥流調查
5.5 熱融沉陷調查
6 熱融地質災害監測
6.1 基本要求
6.2 監測內容
6.3 監測方法
6.4 監測頻率
6.5 監測點網布設
6.6 監測精度
7 資料整理與成果編制
7.1 調查資料整理與分析
7.2 監測資料整理與分析
7.3 成果編制
7.4 圖件編制
7.5 附件要求
附錄A 熱融地質災害規模及等級劃分
附錄A.1 熱融滑坡、融凍泥流、熱融沉陷規模等級劃分表
附錄A.2 危害對象等級劃分
附錄B (規范性附錄)熱融地質災害野外調查表
附錄B.1 熱融滑塌野外調查表
附錄B.2 融凍泥流野外調查表
附錄B.3 熱融沉陷野外調查表
附錄C 熱融地質災害危害程度及危險性分級
附錄C.1 熱融地質災害危害程度分級表
附錄C.2 熱融地質災害危險性分級表
附錄D (規范性附錄)凍土環境調查表
附錄E 熱融地質災害穩定性野外判別
附錄E.1 熱融滑塌穩定性野外判別依據
附錄E.2 融凍泥流穩定性野外判別依據
附錄E.3 熱融沉陷穩定性野外判別依據
附錄F 熱融地質災害監測儀器運維表
附錄G 熱融地質災害報告提綱
附錄G.1 熱融地質災害調查成果報告提綱(參考)
附錄G.2 熱融地質災害監測成果報告提綱(參考)
引言
1 范圍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3 術語與定義
4 總則
4.1 目的
4.2 任務
5 熱融地質災害調查
5.1 基本要求
5.2 地質環境調查
5.3 熱融滑塌調查
5.4 融凍泥流調查
5.5 熱融沉陷調查
6 熱融地質災害監測
6.1 基本要求
6.2 監測內容
6.3 監測方法
6.4 監測頻率
6.5 監測點網布設
6.6 監測精度
7 資料整理與成果編制
7.1 調查資料整理與分析
7.2 監測資料整理與分析
7.3 成果編制
7.4 圖件編制
7.5 附件要求
附錄A 熱融地質災害規模及等級劃分
附錄A.1 熱融滑坡、融凍泥流、熱融沉陷規模等級劃分表
附錄A.2 危害對象等級劃分
附錄B (規范性附錄)熱融地質災害野外調查表
附錄B.1 熱融滑塌野外調查表
附錄B.2 融凍泥流野外調查表
附錄B.3 熱融沉陷野外調查表
附錄C 熱融地質災害危害程度及危險性分級
附錄C.1 熱融地質災害危害程度分級表
附錄C.2 熱融地質災害危險性分級表
附錄D (規范性附錄)凍土環境調查表
附錄E 熱融地質災害穩定性野外判別
附錄E.1 熱融滑塌穩定性野外判別依據
附錄E.2 融凍泥流穩定性野外判別依據
附錄E.3 熱融沉陷穩定性野外判別依據
附錄F 熱融地質災害監測儀器運維表
附錄G 熱融地質災害報告提綱
附錄G.1 熱融地質災害調查成果報告提綱(參考)
附錄G.2 熱融地質災害監測成果報告提綱(參考)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