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草原十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181261
- 條形碼:9787532181261 ; 978-7-5321-812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草原十年 本書特色
《草原十年》是著名作家安寧的全新長篇散文,她在書中忠實記錄了呼倫貝爾草原上生活的人們,以及蓬勃的動物、植物,和普通牧民的生活變遷,講述真實草原故事,書寫人間至美深情。 ◆至真至實的草原日常 錫尼河西蘇木是一個完全坐落在呼倫貝爾草原上的小鎮,它小到只有三四百戶人家。安寧筆下的草原生活,并非我們印象里的藍天白云牛羊牧場,這里有讓人難以適應的露天廁所、戶外洗浴,有忽然而至的狂風暴雨,有長達四十多天孤獨漫長的打草生活。安寧的筆觸細致入微,不放過草原生活里的任何一個細節,還原真實的草原日常。 ◆草原人的精神世界 與城市里每日為生計奔波的人不同,草原上的人們有自己生活的節奏:他們當然也為生活忙碌,但面對孤獨、死亡,面對愛,他們的精神世界生機勃勃,不管不顧,又大開大合:打草時數月無法回家,人們會跟孤獨面對面坐下來,彼此安靜地審視;人與人之間偶爾發生了沖突,過不多久,又可以繼續稱兄道弟,把酒言歡;面對親人的死亡,也能默默收起哀傷,送親人遠行。 ◆現代草原生活啟示錄 如果你對草原懷有期待,對草原生活充滿向往,《草原十年》定是一份合格的“精神指南”。它能夠幫你撥開迷霧,看清真實的草原生活細節,體會茫茫草原帶給人的震撼、清醒與孤獨,也可以一同思考在現代都市文明的沖擊下,草原的生態如何維護,草原上的人們如何轉換身份,又如何走向未來。
草原十年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安寧現為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內蒙古評論家協會副主席。該散文集系作家從2010年7月到2019年7月,利用寒暑假,一次次飛抵呼倫貝爾草原,以坐落其上的錫尼河西蘇木小鎮為標本,對蒙古族牧民真實生活及人生悲歡的記錄和探知。這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但這同樣是一個離現代文明并不遙遠的民族,他們在商業化進程之中。所以作者筆下所記錄的草原及故事,當是*真實,也*原生態的蒙古族牧民們的當下生活。
草原十年 目錄
自序 它們無足輕重,又閃爍光芒
**章 呼倫貝爾草原上的人們/1
第二章 在冬日蒼茫的雪原上/41
第三章 生命的盡頭遍地繁花/111
第四章 死亡與新生/187
第五章 月光下的馬戲團/241
第六章 十年/265
后記 一切都在繼續 /304
草原十年 節選
自序 它們無足輕重,又閃爍光芒 我在每日都有大風席卷而過的北疆大地上,已經生活了十年,卻依然沒有將它走遍。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它遼闊到連接八個省份。但我卻堅持對一個草原小鎮,記錄了十年。這是我愛人的故鄉,我將其當作我的第二故鄉,它位于風起云涌的呼倫貝爾草原上,有著卑微猶如野草般的名字:錫尼河西蘇木。2010年7月,因遠離故土,內心哀愁彌漫,我在愛人的建議下,前往草原散心,并偶然間開啟了對牧區生活的記錄。 這十年,我記錄下了一個明珠般草原小鎮的日常瑣碎,普通牧民的悲歡離合,牛羊貓狗的新生與死亡,大雪封門的寒冬,和漫天霞光的盛夏。我也無意中記錄下了自己的十年史,從愛情到婚姻,再到養育女兒。個人史與小鎮史融合在一起,我既是旁觀者,也是參與者。其中一些文字,也曾引發過紛爭,一度想讓我中斷記錄。但生活如此迷人,草原又那樣廣袤,當一切風平浪靜,我再一次被草原的靜寂與壯美吸引,提筆繼續下去。 十年就這樣倏忽而過。當我重新審視這些文字,我**次真正地意識到,一個寫作者的記錄,是有意義的。當然,呼倫貝爾草原橫亙中國北疆,散發永恒之美,即便我不去記錄,它依然美若驚鴻。但我對這片草原深深迷戀,它讓我看清了生命的卑微與高貴,也看清了人類與萬物應有的和諧關系:彼此注視,互不打擾,又平等相愛。所以,我決定記下所有歷經的豐沛飽滿的生命,以及他們的生死來去。 伊敏河流經的草原小鎮,猶如一粒珍珠,散落在蒼涼的大地上。這里有從俄羅斯貝加爾湖畔遷徙而來的古老的布里亞特蒙古族,也居住著與蒙古族在習俗上比較接近的達斡爾族、鄂溫克族和鄂倫春族。因為地域遼闊,人們習慣了鄰居間雞犬不相聞的獨居。但現代文明并未將它遺忘。十年間,路燈慢慢照亮夜晚漆黑的草原。冰雪消融的春天,總是泥濘難行的土路,被延伸至家家戶戶門口的水泥路代替。手機、網絡與微信朋友圈,將遠在嘎查(村莊)養牛放馬的牧民們,緊密連接在一起。各種蕪雜的信息,通過游客蜂擁而至,又轉瞬即逝。游客的歡呼聲中,夾雜著開礦時轟隆的炮響。翻過一個山坡,在小鎮的盡頭,坐落著人們*終的歸宿——殯儀館,那里青草繁茂,人煙稀少,天地相接,猶如生死相連。 千百年來,在這片草原上,人類的悲傷、痛苦以及死亡,并不少于任何一個角落。牛羊、馬匹、駱駝、昆蟲、飛鳥、野獸,與人類在此和諧共存。河流在草原上蜿蜒向前,從未休止,它帶走悲歡,也留下希望。小鎮上的人越來越少,有人賣掉牛羊,進城打工;也有人選擇留下,繼續傳統生活。但草原對于人們的離去與回歸,從未有過悲傷或者欣喜,它包容一切,消解一切,也接納一切。只有那些熱愛仰望天空、俯視大地又心存悲憫的人們,才真正懂得這片草原的永恒之美。 而我,只是記下這十年中,塵埃一樣漂浮又徐徐落下的故事。它們無足輕重,又閃爍光芒。 是為序。
草原十年 作者簡介
安寧,生于八十年代,山東人。在《人民文學》《十月》等發表作品400余萬字,已出版作品26部,代表作:《我們正在消失的鄉村生活》《遺忘在鄉下的植物》《鄉野閑人》《遷徙記》《寂靜人間》。榮獲華語青年作家獎、茅盾新人獎提名獎、冰心散文獎、丁玲文學獎、葉圣陶教師文學獎、三毛散文獎、內蒙古索龍嘎文學獎、廣西文學獎、山東文學獎、草原文學獎等多種獎項。現任教于內蒙古大學,中國作家協會第十屆全委會委員,內蒙古作家協會副主席,一級作家。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