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城市低碳規劃設計理論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277193
- 條形碼:9787112277193 ; 978-7-112-2771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城市低碳規劃設計理論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結合實例概述了城市低碳規劃研究進展,以遼寧中部城市群為例,系統闡述了城市低碳環境構成要素及其特征,綜述了城市低碳環境生態設計方法與技術,從城市形態、碳源碳匯構成要素、城市大氣環境等方面開展研究,在空間形態對生活性碳排放影響的定性分析基礎上,對城市的空間形態要素與生活性碳排放的影響關系加以定量分析與實證,總結城市碳源碳匯空間的生態設計方法,為城市低碳環境的可持續設計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案例。 本書可供從事相關景觀環境研究、景觀規劃與設計、城市設計的各類專業人員閱讀,也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城鄉規劃、建筑學、風景園林等相關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參考讀物。
城市低碳規劃設計理論與實踐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 相關理論研究與綜述
1.2.1 土地利用格局相關研究理論
1.2.2 碳源碳匯研究綜述
1.2.3 存在的問題與趨勢
1.3 研究目的、方法及內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內容
1.4 研究技術路線和創新點
1.4.1 研究的技術路線
1.4.2 研究的創新點
第2章 研究區概況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區概況
2.2 主要數據來源
2.2.1 碳源分析數據來源
2.2.2 碳匯能力分析數據來源
2.3 主要研究方法
2.3.1 城市群空間提取方法述評
2.3.2 城市群碳源研究方法述評
2.3.3 城市群碳匯研究方法述評
2.3.4 城市群碳源碳匯預案分析方法
第3章 遼中城鎮群碳源碳匯現狀分析
3.1 遼寧中部城市群碳匯分析
3.1.1 遼寧中部城市群森林固碳速率和潛力
3.1.2 遼寧中部城市群農田固碳速率和潛力
3.1.3 遼寧中部城市群植被整體固碳速率和潛力分析
3.1.4 遼寧中部城市群土地利用碳蓄積量
3.2 遼寧中部城市群碳源分析
3.2.1 遼寧中部城市群碳足跡現狀
3.2.2 城市群建筑相關碳足跡分析
3.2.3 遼寧中部城市群三維建筑容量
3.2.4 遼寧中部城市群碳足跡分析
3.2.5 遼寧中部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結果分析
3.2.6 遼寧中部城市群碳足跡評價
第4章 遼寧中部城市建成區空間形態對碳排放影響
4.1 建成區空間形態選擇及對其生活性碳排放影響機制
4.1.1 空間形態指標的選取
4.1.2 基于Ewing框架的空間形態對生活性碳排放的綜合影響機制
4.1.3 城市空間形態對出行行為的影響
4.1.4 城市空間形態對城市熱環境的影響
4.2 遼寧中部城市建成區空間形態對碳排放影響
4.2.1 實證方法與變量處理
4.2.2 生活性碳排放計算與分析
4.2.3 建成區空間形態計算與分析
4.2.4 空間形態對各類生活性碳排放影響
4.3 本章小結
4.3.1 生活性碳排放影響小結
4.3.2 空間形態影響小結
第5章 遼寧中部城市群碳源碳匯預案分析與調控
5.1 基于CLUE-S遼寧中部城市群碳源預案分析
5.2 預案變化模擬預測
5.2.1 預案設定
5.2.2 遼寧中部城市群碳排放需求預測
5.2.3 土地利用類型轉移彈性設置
5.2.4 預案回歸系數設定
5.3 模擬結果
5.4 遼寧中部城市群碳排放預測結果分析
5.5 遼寧中部城市群碳平衡相關分析
5.5.1 遼寧中部城市群碳平衡現狀分析
5.5.2 遼寧中部城市群理想狀態碳平衡
5.6 遼寧中部城市群空間形態調控建議
5.6.1 -城市密度控制建議
5.6.2 外部形態調控建議
5.6.3 內部功能調控建議
5.6.4 整體開發強度調控建議
5.7 本章小結
第6章 城市碳空間分布現狀研究
6.1 沈北新區基本情況
6.1.1 沈北新區社會自然條件
6.1.2 生態資源現狀
6.1.3 沈北新區綠地布局現狀
6.1.4 沈北新區用地分析
6.2 沈北碳源碳匯核算
6.2.1 沈北現狀碳排放核算
6.2.2 沈北碳匯核算
6.3 沈北新區固碳能力分析
6.3.1 沈北新區林地植被固碳速率和潛力
6.3.2 沈北新區農田植被固碳速率和潛力
6.3.3 沈北新區固碳速率和潛力分析
6.4 本章小結
第7章 城市環境CO2空間監測方法
7.1 沈陽市沈北新區大氣檢測方案
7.1.1 監測對象
7.1.2 監測方案技術路線
7.1.3 監測點布設
7.1.4 監測時間安排
7.2 數據監測結果分析
7.2.1 CO2空間分布規律
7.2.2 CO2時間變化規律
7.2.3 CO2和用地功能之間的關系
7.3 CO2和環境因素之間的相關性
7.3.1 CO與風速的相關性
7.3.2 CO2與濕度的相關性
7.3.3 CO2與溫度的相關性
7.3.4 小結
第8章 城市環境CO2擴散動態模擬方法
8.1 模擬前期探究
8.1.1 模擬尺度及范圍
8.1.2 風環境對碳分布的影響
8.2 二氧化碳模擬過程
8.2.1 物理模型的建立
8.2.2 數字模型
8.2.3 參數設置
8.3 FLUENT軟件動態模擬結果分析
8.3.1 域、片區、小區三尺度模擬結果
8.3.2 不同尺度下的典型水平剖面分析
8.3.3 典型垂直剖面分析
8.3.4 模擬精度驗證
8.4 本章小結
第9章 城市低碳綠地優化布局
9.1 宏觀域尺度的綠地空間優化布局
9.1.1 宏觀綠地適宜性分析
9.1.2 綠地斑塊布置
9.1.3 廊道建設
9.1.4 綠地基質優化
9.2 中觀建成區尺度的綠地優化布局
9.2.1 中觀綠地適宜性分析
9.2.2 關鍵節點布局優化
9.2.3 建成區水系廊道建設
9.2.4 建成區片狀綠地布局建議
9.2.5 工業點微調建議
9.3 微觀小區尺度的綠地優化布局
9.3.1 微觀綠
城市低碳規劃設計理論與實踐 作者簡介
付士磊,男,漢族,1978年10月生,教授,生態學博士,城鄉規劃博士后,美國UCF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城市生態規劃理論與實踐、低碳城市規劃設計、生態規劃與綠色建筑等。編著出版《城市森林生態效應對全球變化的響應與反饋》《城市生態規劃方法與應用》《舊城區改造與更新》等著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