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趙子曰·二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093983
- 條形碼:9787502093983 ; 978-7-5020-939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趙子曰·二馬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了老舍的兩部長篇小說作品。《二馬》是老舍創作的長篇小說,該小說講述了二馬爺倆兒和溫都母女之間啼笑皆非的愛情故事,揭示了舊時代中國人的丑陋習性和陳腐觀念,諷刺了英國社會的種族歧視和文化偏見,同時在開闊的文化視野中肯定和贊賞了英國國民的現代國民意識和國家觀念。《趙子曰》是作家老舍創作的長篇小說,于1927年發表,作品以天臺公寓一群大學生為描寫對象,展示了學生運動“嚴重而混亂的場面”,對之進行了諷刺和批評,并描寫了這群學生由沉迷、胡鬧到覺醒的歷程。
趙子曰·二馬 內容簡介
本書中《趙子曰》描繪了20世紀20年代前期在北京“名正大學”就讀的三種類型的大學生:**種以趙子曰、武端等為代表,他們稀里糊涂地打發時光,在校時讀書不上心,整天吃喝玩樂不算,還在壞人的挑唆下罷課、打校長,離校以后,仍是毫無理想地胡混,企圖攀高枝、碰官運;第二種以歐陽天風為代表,他天良泯滅、流氓成性,屬于大學生隊伍中極端的敗類,第三種,則以李景純為代表,出身貧寒,苦讀上進,有遠大的抱負,也敢于跟黑暗勢力一死抗爭。通過展現這三種類型大學生的所作所為,作品表達了對國內腐敗時局之下都市知識青年精神走向的密切關注,從中檢討傳統國民性在這個非常時期、獨特人群中的體現,同時也顯示作者反對殖民文化侵蝕、反對封建軍閥政治的鮮明立場。《二馬》吸收康拉德的創作成就,但僅取其創作手法,而舍其東方主義。因此《二馬》的后殖民意識是老舍效法康拉德探索人性而隨之彰顯的后殖民文本;揭示了舊時代中國人的丑陋習性和陳腐觀念,諷刺了英國社會的種族歧視和文化偏見,同時在開闊的文化視野中肯定和贊賞了英國國民的現代國民意識和國家觀念。
趙子曰·二馬 節選
鐘鼓樓后面有好幾家公寓。其中的一家,字號是天臺。天臺公寓門外的兩扇三尺見長,九寸五見寬,賊亮賊亮的黃銅招牌,刻著:“專租學員,包辦伙食。” 從事實上看,天臺公寓的生意并不被這兩面招牌限制住:專租學員嗎?遇有空房子的時候,不論那界人士也和學生們同樣被歡迎。包辦伙食?客人們除非嫌自己身體太胖而想減食去肉的,誰也不甘心吃公寓的包飯;雖然飯費與房租是同時交柜的。 天臺公寓的生意也并不因為履行招牌上所說的而減少:唯其不純粹招待學生,學生才來得更踴躍,唯其飯食不良,住客們才能享受在別個公寓所享不到的利益。例如,拿兩件小事說:客人要叉麻雀,公寓的老板就能請出一兩位似玉如花的大姑娘作陪。客人們要喝酒,老板就能供給從京北用豬尿脬運來的,真正原封、漏稅的“燒刀子”。 天臺公寓住著有三十上下位客人,雖然只有二十間客房。因為有兩位客人住一間的,而沒有一位住兩間的。這二十間客房既不在一個院子里,也不是分作三個院子,折衷的說,是截作兩個院子;往新穎一點說,是分為內外兩部。兩部之中隔著一段粉板墻,上面彩畫一些人物鬼狐。有人說畫的是《聊齋志異》上的故事。不幸,還沒遇見一位敢斷定到底畫的是《聊齋》上那一段。內外兩部的結構大大的不相同:外部是整整齊齊的三合房,北、南、西房各五間;內部是兩間北房,三間西房,(以上共二十間客房。)和三間半南房是:堆房、柜房、廚房和廁所。 公寓老板常對有考古癖的客人們說:“在公寓開張以前,這本來是兩家的房子,中間隔著一堵碎磚砌的界墻。現在那段粉板墻便是界墻的舊址。”此外,他還常含著淚說:“拆那堵界墻時候,從墻基發現了一尊小銅菩薩。他把那尊菩薩賣了三塊洋錢。后來經別人一轉手賣給一個美國人,竟自賣了六百塊大洋。”到如今那群有考古癖的人們,想起來就替公寓老板傷心,可是很少有追問那尊小菩薩到底是那一朝代的。 因為有這樣的結構,所以客人們管外部叫“紫禁城”,內部叫“租界”。一因其整齊嚴肅,一因其散落幽靜。證之事實,“紫禁城”和“租界”兩個名詞用得也頗俏皮恰當,外部的房屋齊整,(十五間中甚至于有兩間下雨不漏水的!)租價略高,住客們自然的帶一些貴族氣象。內部呢,地勢幽僻,*好作為打牌喝酒的地方,稱為租界,信為得體。就是那半間廁所,當客人們不愿見朋友或債主子的時候,也可以權充外國醫院,為,好像,政客們的托疾隱退之所。 關于天臺公寓的人物的描寫實在是件難事。一來,住客們時來時去,除了幾位沒有以常搬家為一種運動的習慣的,很少有一住就是一年半載的。二來,一位客人有一位的特別形體的構造,和天賦的特性;要是不偏不向的細說起來,應當給他們一一的寫起傳記來才對。而且那一本傳記也不會沒有趣味,因為那一個人的生命都有一種特別滋味的。里院王大個兒的愛唱《斬黃袍》,外院孫明遠的小爆竹似的咳嗽,王大個兒半夜三更的唱《斬黃袍》,以抵抗孫明遠的連珠炮響的咳嗽,…就是這些小事也值得寫一本小說;再往小里說,崔老板的長桿大煙袋,打雜的李順的那件短袖長襟寬領缺鈕的藍布大衫,也值得描寫一回。然而,取重去輕,我們還不能不簡單著寫:雖然我們明知道天臺公寓的真象決不像我們所寫的這樣粗簡。當我們述說一個人或一件事的時候,我們耳邊應當掛著王大個兒的《斬黃袍》和孫明遠的咳嗽;眼前應當閃映著崔老板的大煙袋,和李順的那件在歷史上有相當價值的藍布大衫。這樣,我們或者可以領略一些天臺公寓的復雜情況了。 P2-3
趙子曰·二馬 作者簡介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1918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學校。歷任北平市立十七小學校長,京師學務局北郊勸學所勸學員,天津南開中學教師,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漢語講師,山東齊魯大學、山東大學教授,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常務理事、總務部主任。1946年赴美講學,1949年回國后歷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華北人民行政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員,北京市文聯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中國文聯副主席。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其“人民藝術家”稱號。著有《四世同堂》《茶館》《龍須溝》等。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