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于技術資本與技能勞動關系的視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31795
- 條形碼:9787521831795 ; 978-7-5218-317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于技術資本與技能勞動關系的視角 內容簡介
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研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路徑選擇和動力機制,在理論上豐富了供給經濟學的微觀基礎,從企業生產理論出發,系統分析要素配置、要素替代等結構變化對全要素生產率的具體影響和作用機制,并從各類技術創新的視角促進人力資本、技術資本和組織資本的形成,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為價值創造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是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必然選擇。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調整來改變要素所有者面臨的激勵約束條件和生產組織方式,以便提高生產要素的利用效率和優化生產要素的配置結構,當前情況下,通過調整資本的投資結構,能夠提升勞動者的技能水平,促進技術資本、技能勞動的有效配置,豐富技術供給的相關理論。我們從供給側進行討論問題,從結構性進行分析,為改革提出理論支持和建設性意見,將投入要素分為非技術資本、技術資本、非技能勞動和技能勞動四個要素,基于921家上市公司7年的財務微觀數據進行實證分析。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于技術資本與技能勞動關系的視角 目錄
**節 問題提出:基于供給側方面的分析
第二節 選題理論和實踐意義
第三節 研究主要內容
第四節 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五節 研究的重點、難點和創新之處
本章小結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論基礎與文獻綜述
**節 技術資本、技能勞動與經濟增長理論
第二節 供給經濟學理論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第三節 要素替代彈性、要素配置和全要素生產率
第四節 技術雇傭資本假說、資本技能互補假說和動能轉換驅動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要素結構分析之一:技術資本與技能勞動要素
替代彈性
**節 要素替代彈性估計方法和模型
第二節 樣本選擇、指標選取和數據來源
第三節 要素替代彈性估計和特征分析
第四節 要素替代彈性效應分析
第五節 要素替代彈性對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要素結構分析之二:技術資本與技能勞動要素錯配
**節 要素錯配估計方法和模型
第二節 要素錯配程度測度和行業全要素生產率測度
第三節 企業產出變動分解:基于要素錯配和全要素生產率分析
第四節 要素錯配對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
第五節 要素錯配對企業績效和價值的影響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基于技術資本視角的動力結構性分析
**節 動力結構理論分析:外商直接投資和研究開發
第二節 外商直接投資供給動力結構效應分析
第三節 研究與開發(R&D)供給動力結構效應分析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基于技能勞動視角的動力結構性分析
**節 技能勞動提升途徑及效應分析
第二節 “干中學”供給動力效應實證分析
第三節 股權激勵供給動力效應實證分析
本章小結
第七章 基于制度供給視角的動力結構性分析
**節 制度供給的動力結構性理論分析——以稅收優惠為例
第二節 研發資助獎勵制度的效應實證分析
第三節 研發加計扣除的制度供給效應實證分析
本章小結
第八章 基于技術資本與技能勞動視角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建議
**節 基于要素供給視角的政策建議
第二節 基于動力供給視角的建議:促進技術資本增加與技能勞動提升
第三節 基于制度供給視角的政策建議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于技術資本與技能勞動關系的視角 作者簡介
劉濤(1980.2),男,山東臨沂人,山東工商學院副教授,2014年6月博士畢業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獲管理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比較管理、旅游企業管理。主持省部級項目2項,主持編寫教材2部,參與完成省部級項目3項,在《外國經濟與管理》、《社會科學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30余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