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上海愛情浮世繪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73327
- 條形碼:9787020173327 ; 978-7-02-01733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上海愛情浮世繪 本書特色
闊別十二年 小說家歸來 魯迅文學獎得主潘向黎*新小說 世情冷暖,人心明滅 總有一盞燈火可親 寫給上海的情書 *治愈的文字,撫慰都市漂泊的心靈
上海愛情浮世繪 內容簡介
《上海愛情浮世繪》,是魯迅文學獎得主、著名作家潘向黎,闊別十二年全新回歸、潛心力作,也是一部寫給萬千都市紅男綠女的成長之書、靈魂之書。 這是流金歲月的愛情傳奇,亦是暗香浮動的上海情書。書中九篇小說,九個故事,聚焦生活在更具摩登氣息的上海的男男女女,在他們的人生起伏、情感回轉中描摹當代中國青年的生存圖鑒。盡是別出心裁,卻也渾然一體。 《舊情》中愛的失而復得,《覓食記》中兩位“重度臉盲癥”患者的歪打正著,《睡蓮的香氣》里中年人的秘密,《夢屏》《荷花姜》里的各式各樣的臨陣恐婚,直至《你走后的花》中的愛而不得,漫長等候,柳暗花明……書中寫盡了愛的種種:十九歲的校園初戀,二十歲的濃情熱戀,三十歲的復雜情緣,四十歲的疲憊與曲折,近六十歲的父母愛情等等。 所有未曾抵達的彼岸,所有轉瞬即逝的過往,都藏著足以撫慰我們疲憊無助的心靈妙解。世情冷暖,人心明滅,總有一盞燈火可親,書中溫暖治愈的文字照徹塵煙,浮生至美。
上海愛情浮世繪 目錄
目 錄
荷花姜
舊情
天使與下午茶
夢屏
睡蓮的香氣
覓食記
添酒回燈重開宴
你走后的花
蘭亭惠
上海愛情浮世繪 節選
荷花姜 每一次看見那個女人,丁吾雍心里就有一個聲音響起:應該去報案。 開餐廳這么多年,丁吾雍記住了一些客人,他們的臉,他們的衣著,他們的點菜偏好,他們對錢的敏感度(不是經濟能力,因為人是一種有趣的動物,支付能力是一回事,對錢的敏感度是另一回事),還有他們的姓,甚至有的是連名字都知道了(通過訂座位、刷卡簽字、在席間與別人通話的自報家門等等),但是丁吾雍不會一直記得他們,一般只要他們超過兩年不出現,這些本來清晰如結晶體的印象就會在時間的水流里漸漸消融,那些晶體不是被水流沖走,而只是在水的浸泡中漸漸地鈍了棱角、小了體積、模糊了邊界,然后坍塌,直到消失在水中。你知道它們仍然在水里,但是水中已經看不到那些清晰的存在了,當然它們不至于消失得干干凈凈,假如那些客人在兩年的邊緣出現了,丁吾雍還是會覺得臉熟,他會笑著打招呼:好久不見。然后用那種久別重逢的笑容給對方照出一條路,讓對方順利地坐下來。然后慢慢回憶曾經了解的這人的喜好,以及對錢的敏感度。如果超過兩年,這項功課就得重新進行。 但是有一個人,丁吾雍確定不會忘記。 人對某些人的記憶,是另一種質地,表面上看上去也是晶體,但硬度很大,水不可能溶解它的,相反,不論過多少年,它都可以拿來劃玻璃。哪怕被記憶的那一方已經從你的眼前甚至這個世界上消失很多年。 當這個女人第二次出現,丁吾雍就確定這是他的記憶中晶體不可溶的那一類。 **次出現,她穿了一件沙灘色的麂皮獵裝,牛仔褲,一雙長到膝部的長統靴,頭發是盤起來的,但有一些細碎的卷發,像小浪花一樣到處飛濺。丁吾雍看了一眼她的臉,**個反應是:哇。第二個反應,想起了很久以前在一本書里讀到的兩句——“身量苗條,體格風騷”,那本書叫什么,想不起來了。后來多看了幾眼之后,丁吾雍判斷:她應該三十出頭了。丁吾雍知道,五官是爹媽給的,滿臉的膠原質是年輕的附贈品,而這份苗條,這份動力十足的力量感和流暢的韻律感,卻一定是多年運動和自律才能擁有的。 根據多年閱人無數的經驗,這樣的女人身邊的男人,要么像鮮花下的泥土無法入畫入眼,要么只能當陪襯的綠葉若有若無。但這女子不但自己亮眼,連和她一起來的男人也旗鼓相當,這男人渾身上下從里到外一身的黑灰色,全部是那種吸收光線的上佳質地,又無一不是半新不舊,中等身材,相貌端正而不出奇,記得在哪里讀過:這樣的男人適合當間諜,因為不容易引人注目,也不容易被記住。但是見了他兩三次之后,丁吾雍就知道自己錯了,這個男人絕對不適合當間諜——他尋常的身高和相貌是個看似平凡的燈籠,燈籠的光一旦亮起來,就看不見燈籠只看見光了。這個男人舉手投足就是有一股子味道,和一般人不一樣,一定要說出來有什么不一樣,只能說:好像他每次出現,身后都跟著一隊隨從。好像他往哪里一站,追光就自動跟到哪里,他一抬眼,就有一個麥克風自動從空中掛下來,停在他的面前恰好的位置。 他很少說話,好像真的有一個麥克風正對著他,而他要說的話偏偏是驚天的大秘密一樣的。他幾乎不說話,至少丁吾雍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沒有聽到他說完整的一句話,只聽到他說:“謝謝。”這是用毛巾托遞熱毛巾給他。還有他有時候對身邊的女子說:“好。”這是女子拿著菜單在問他要不要點一個金槍魚toro還是甜蝦刺身。他也有主動開口的時候,比如說:“走吧。”那是他們就著一瓶“菊正宗 吟釀”或者“久保田 千壽”吃完一整套的“旬之味”會席料理加散點的煮物和漬物,又喝了兩杯熱茶之后。每次說出這兩個字,女子的行動也很迅速,他們在兩分鐘之內一定會離開。那個男人總是在喝茶的中間已經把賬付了,他還是不說話,只用手里的錢包和眼神示意,然后用現金把賬付了。 一個很特別的男人。一身黑灰色,寡言,用現金。 女子則正好相反,她整個人像一掛瀑布,不但引人注意而且始終是熱鬧的,她說個不停,而且表情多,時而眉飛色舞,時而大笑,時而噘嘴,時而手托著下巴翻一個白眼,時而笑著笑著突然把臉埋在自己的臂彎里——她把雙臂放在吧臺上。也不知道是笑得累了,需要調整氣息,還是笑著笑著變成了別的表情,又不想讓別人看見。 令丁吾雍有些奇怪的是,他們經常坐吧臺。只看一眼,丁吾雍就知道他們不是夫妻,也不是工作關系,更不是一般朋友。丁吾雍覺得他們會需要包間,這里有的是清雅安靜的包間,那些包間每一間都有自己的名字:驛,澗,梅,雪,竹,蘭,松,風,月……都適合一些希望清凈的客人,也適合那些不愿意示人的對話和氛圍。但是這兩個人似乎不需要,他們大多數情況都只坐吧臺。大概是那個女子喜歡高高在上的吧臺?或者那個男子出于某個理由寧愿選擇眾目睽睽的吧臺?一身黑灰的,用現金的,寡言的人,應該拒絕吧臺的,為什么偏偏坐吧臺呢?丁吾雍猜不出來,也就放過了。 日常里,許多事情都是這樣的,再奇怪再想不通,發生的次數多了也就成了慣例成了自然,也就習慣了。許多百思不得其解的結局,并不是*終“得其解”,而是大家慢慢習以為常,不再求解。 丁吾雍這個老板,不是那種只投資、不掌握核心技術的老板,他自己就是主廚之一,而且是餐廳的招牌。當初日本留學回到上海,許多人都用帶回來的錢買了房子然后進一家日企,而他,不喜歡朝九晚五的刻板,似乎對在人堆里謀生有一種天然的畏懼,于是選擇了自己開餐廳。他知道,這樣一選擇,就再也不能回到正常上班族的軌道了,所以他必須掌握核心技術,才能不因為主廚的變動而使自己陷入困境。后面的事情也沒什么可說,一個天賦高的人一旦投入,事情早晚總是會順利的。唯一的痛苦,就是丁吾雍被捆在了店里,除了一年一次的春節休息七天,丁吾雍幾乎一周六天都在店里,而且只要有客人,他的位置就是在吧臺內的操作區,站著。休息的那一天,他睡覺,看書,有時候去釣魚。作為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丁吾雍似乎沒有任何中年危機。但他心里清楚,之所以沒有中年危機,是因為他自從大學畢業就不再年輕,提前進入了中年,他覺得自己二十年前就是中年了。 和他相比,余清是個正常的女人。余清經常抱怨,說他回家太晚,害得她早睡不成,影響皮膚。余清不是丁太太,兩個人在一起沒什么不好的,但好像沒想起來結婚,或者說缺乏動力去做這件事,當然也沒有人用傳宗接代生孩子之類的來煩他們,就這樣,兩個人同居十年了,關系穩定。 丁吾雍經常在吧臺內的操作區,因為這一對男女總是坐在吧臺一角,所以只要他抬頭,不用刻意把臉轉過去,用余光就可以知道他們的動靜,相距不過六七米,他們說話的聲音如果稍大,丁吾雍也能聽個大概。這樣的客人,丁吾雍希望他們能一直來,于是他采取了*穩妥的做法:保持距離。他們和其他客人不同,太不同了。丁吾雍不但不和他們攀談,也暗示穿著和服的女侍者不要和他們攀談,除了上菜和送飲料,不用給他們倒酒,盡量減少打擾他們的可能。丁吾雍自己,連目光都很少打擾他們,除了他們進來時例行的“歡迎光臨”,丁吾雍甚至連每次對坐吧臺的客人遞上的微笑都減到半明半滅。丁吾雍想讓他們覺得:自己在忙著呢,根本沒太在意他們的出現,當然也不會記住他們,更不可能期待他們的到來。既然他們選擇了離他很近的吧臺,應該是一種對丁吾雍的信任,那么丁吾雍必須讓這種信任的幼苗扎根、長大、枝繁葉茂。這就要讓自己隱入背景之中,雖然是站在他們斜對面的一個大活人,但他要盡可能讓自己就像店里的一架屏風(那架黑色底子上畫著碩大寬紋黑脈綃蝶的漆藝屏風)、一盞燈籠(那盞白色的和紙上面飄著楓葉的燈籠)、一瓶花(那瓶吧臺上定期更換的大型插花,經常是蝴蝶蘭、天堂鳥、粉掌、白掌、跳舞蘭、菖蒲、洋水仙),總之是一個自然、安靜、絕不可能泄露任何秘密、令人毫不設防的存在。 他做到了。他們越來越無視他的存在, 那個女子,丁吾雍始終不知道她的名字,連姓也不知道,但是丁吾雍知道她*喜歡的一道菜:荷花姜,于是丁吾雍在心里暗暗叫她荷花姜。
上海愛情浮世繪 作者簡介
潘向黎,小說家,文學博士。現居上海,專事寫作。 出版長篇小說《穿心蓮》,小說集《白水青菜》等,專題隨筆集《茶可道》《看詩不分明》《梅邊消息:潘向黎讀古詩》《古典的春水:潘向黎古詩詞十二講》等,散文集《萬念》《如一》等,共三十余種。曾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人民文學獎等。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