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考研英語背單詞20個詞根詞綴
-
>
西班牙語詞根寶典
-
>
美國K-12原版語文課本--初中·下(全12冊)
-
>
流浪地球劉慈欣
-
>
西南聯大英文課 輕讀禮盒版
-
>
英語大書蟲世界經典名譯典藏書系:中國人的精神 (英漢對照)(精選權威版本)
-
>
許淵沖譯唐詩三百首:漢文·英語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深度融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851201
- 條形碼:9787549851201 ; 978-7-5498-5120-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深度融合 內容簡介
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領域的教育觀念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網絡信息技術擴充了大學英語教學的內容和環境,突破了傳統課堂教學和教材的局限性,為大學英語教學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方法。盡管如此,許多大學英語教師仍然簡單地使用PPT教學,認為學生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不能學好英語,其實許多教師并沒有真正掌握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教學融合的方法。因此,大學英語教師應積極利用信息技術設計教學內容。“互聯網+教育”的快速發展讓大學英語教師能夠借助廣闊的網絡平臺,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深度融合》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提出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教學融合的方法,以期為大學英語信息化教學提供可行性的思路。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深度融合 目錄
**節 新時代教育信息化發展
第二節 教育信息化與高校教學改革
第三節 教育信息化服務平臺建設
第二章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基礎理論研究
**節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的優勢及思考
第二節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互動教學研究
第三節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困境與對策
第四節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ESP生態化教學
第三章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深度融合的機遇與挑戰
**節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融合帶來的機遇
第二節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融合帶來的挑戰
第三節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發展趨勢研究
第四章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課程與課堂研究
**節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輔助與大學英語教改研究
第二節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優化
第三節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西部高校大學英語EGP+ESP課程整合
第四節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智慧課堂構建
第五節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后續課程建設
第六節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教學資源整合
第五章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模式
**節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動態分層教學模式
第二節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教學模式
第三節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新模式
第四節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模式
第五節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模式
第六章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教師教學研究
**節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研究
第二節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教師教學角色建構
第三節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教師教育
第四節 大學英語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及其教學應用
第五節 大學英語教師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能力自主發展研究
第七章 大數據時代高校英語教學
**節 大數據時代下高校英語教學改革
第二節 大數據高校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第三節 大數據高校英語空間教學行為優化
第四節 大數據對高校英語教育教學的影響
第五節 大數據時代高校英語數字化教學的轉型
第六節 大數據背景下英語教學的微傳播
第八章 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聽說教學
**節 網絡教學環境下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設計
第二節 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視聽說主題式教學
第三節 大學英語機考探索與英語聽說教學實踐
第四節 網絡條件下的大學英語聽說應用能力培養
第五節 網絡即時通訊軟件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的運用
第六節 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聽說作業的創新設計和評價
第九章 線上線下融合式的高校英語教學
**節 英語專業聽力課程線上線下混合教學
第二節 線上線下混合式英語教學改革與慕課的關聯
第三節 線上線下融合式的高校英語教學實踐
第四節 構建線上線下高校英語寫作教學
參考文獻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深度融合 節選
黑龍江科技學院自2007級非英語專業學生開始,對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采用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具體的教學流程如下:課堂教學。傳統課堂教學面授有其自身的優勢和必要性,因此,學院重視課堂教學環節,推廣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題教學模式。無論二本還是三本學生課堂教學所用的教材均為國家規劃教材,課本每一單元的聽、說、讀、寫、譯各項技能的培養與訓練都圍繞同一交際主題展開。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要求學生對每一單元的主題進行預習并借助圖書館及網絡查找資料,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對相關話題按聽、說、讀、寫、譯分項技能進行研討,給學生提供自我展示、暢談主題、語篇分析、模擬練習及技能訓練的機會,并及時地對學生進行評價,答疑解惑,培養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網絡自學。大學體驗英語學習系統設計人性化,使學生通過人機互動,達到有話想說、有話會說的目的,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滿足個性化學習的需要,培養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學生的網絡自學與課堂教學一樣排入課表,在學生**次進行網絡課程學習之前,由任課教師在主控機內輸入學生的個人信息和卡號,進而自動生成學生個性化密碼,為進入學習系統做好準備。學生進入學習系統**步是進行基本能力初始測試,測試成績達到及格標準,將自動越過0級學習課程進入一級學習課程,不合格將自動進入0級課程進行學習。課程分為0~6級,學生自主掌握學習進程,每學期基本能完成1~1.5個級別的學習內容,學習時間、進度和網絡自學的成績也由系統自動記錄。 課外素質教育活動。是學生進行課外自主學習的一種表現,每學期組織學生參加英語角或無線耳機聽說,及各種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相關英語競賽活動,由教師對學生的參與情況作出及時準確的評價和記錄。 課程評價。學生的大學英語課程成績由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組成。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分別占有的成績比例根據每學期具體情況的不同來調整,現以黑龍江科技學院2010-2011學年**學期的大學英語成績評定方案為例:學生的期末成績由形成性評價成績、終結性評價成績和素質教育活動加分組成,采用百分制。形成性評價占50%,采用課內外考評相結合的形式。其中學生課內教學活動占20%,分別由出勤表現(5%)、口語表現(10%)、平時測試(5%)組成。學生課外教學活動占30%,分別由作業(5%)、網絡自學(10%)、學期大作文(10%)、英語角(5%)組成。在形成性評價中,口語表現10分由學生個人日常口語表現4分+團隊口語表演6分組成;平時測試5分是各教研室根據不同教材分層次確定考核內容隨堂進行,本學期進行2次;作業5分由各教研室根據不同教材、不同授課對象按聽說讀寫分項進行,要求教師全批并講解;學期大作文10分,該作業在學期*后一次課前上交,課程結束前2~3周,老師根據每個單元的寫作教學內容,向全班學生分組布置不同的題目,學生通過課外查閱資料,在課外完成;網絡自學成績10分,執行網絡教學設計小組制定的考核方案,按學生的起始級別、學習進度及網絡學習系統給出的聽說綜合成績計分;英語角則根據學生參加英語角的表現加分。終結性評價占50%,對學生進行期末測試,分層次按教材出題,試題由主觀題和客觀題兩部分構成,題型為聽力、閱讀和翻譯。素質教育活動加分,由教研室根據本學期教學活動的層次和比例確定。 幾年來的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實踐表明,該模式具有教學效率高、信息輸入量大、能實時評價等優勢,實現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以及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綜合文化素養的大學英語教學目標,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該模式將課堂教學和網絡自主學習結合起來,教師在課堂上激勵信心、指導學習策略、檢查學習效果、管理組織學生,網絡學習系統則賦予學生學習自主權,實現個性化教學及個性化學習,培養學生多方位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從學生和教師的反饋看,無論學生和教師都認為這種模式調動了學生語言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自覺學習、自愿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使大學英語教學多年來的啞巴英語現象逐漸改變,達到了語言學習的實用性目的。網絡學習系統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即時評價,學生很有成就感,激發了學習動力和進取心。從學生的學習成績看,學生的口語成績和課程成績均有大幅提高,一次性及格率提高明顯。在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該模式是將課堂教學和網絡自學相結合,二者不能相互取代,而要優勢互補。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也絕不是讓學生完全自由活動,而是在教師指導下的自主學習課堂,教師要肩負的是指導、監控、評價的職責,需要不斷地更新教學理念,進行理論與技術培訓,提高自身素質。 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教學模式還處于實踐探索階段,仍有許多問題需要探究,如教師如何對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策略指導,形成評估中網絡自學成績的合理比例,開發設計多教材多版本的網絡學習系統,使學生能廣泛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網絡個性化自主學習等。隨著教學改革實踐的不斷深入,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必將逐步得到完善,從而對更加高效地實現大學英語教學目標,優化英語教學,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
- >
山海經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