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北京人藝演員談表演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048754
- 條形碼:9787519048754 ; 978-7-5190-4875-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京人藝演員談表演 本書特色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作為中國話劇藝術的殿堂,在2022年迎來了建院 。70年來,北京人藝走過了一條守正創新、開拓進取的藝術道路,留下了一大批 的戲劇劇目,創造了獨樹一幟的北京人藝演劇學派,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編劇、導演、表演藝術家與舞美藝術家,形成了北京人藝鮮明的特色和寶貴的藝術傳統。在北京人藝建院 之際。推出本書,既表達對獻身話劇藝術家的崇高敬意,也為戲劇表演者及從事表演的愛好者提供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 為話劇表演藝術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一手資料。
北京人藝演員談表演 內容簡介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作為中國話劇藝術的殿堂,在2022年迎來了建院70周年。70年來,北京人藝走過了一條守正創新、開拓進取的藝術道路,留下了一大批優秀的戲劇劇目,創造了獨樹一幟的北京人藝演劇學派,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編劇、導演、表演藝術家與舞美藝術家,形成了北京人藝鮮明的特色和寶貴的藝術傳統。在北京人藝建院70周年之際。推出本書,既表達對獻身話劇藝術家的崇高敬意,也為戲劇表演者及從事表演的愛好者提供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更為話劇表演藝術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一手資料。該書記錄了16位表演藝術家的訪談,他們有老一輩的藝術家,如于是之,英若誠,藍天野等,也有當紅藝術家,如濮存昕,馮遠征,徐帆等,通過他們多年的演藝生涯及人生感悟,向讀者展示了北京人藝70年的輝煌和燦爛。
北京人藝演員談表演 目錄
北京人藝演員談表演 作者簡介
宋寶珍,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戲劇戲曲學博士生、碩士生導師。中國共產黨十九大代表。兼任國家藝術基金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聯文藝研修院特聘導師、文化和旅游部戲劇藝術專業高級職稱評委會委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話劇百年之“文化部優秀話劇藝術工作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人選、北京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中國話劇協會理事、中國評論家協會理事等。研究成果曾獲國家和各部委多次獎勵,如:中華優秀出版物·優秀圖書獎、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國家教委優秀科研成果獎等等。參與完成了多項國家社科、國家藝科、國家藝術基金重點研究課題并順利結項。主要學術著作有:《二十世紀中國話劇回眸》《殘缺的戲劇翅膀——中國現代戲劇理論批評史稿》《中國話劇史》《中國百年話劇史述》《邁入現代的門檻——五四新劇》等。毛夫國,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副所長,文學博士,副研究員,主要從事話劇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等。出版專著2部,合著3部,參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2部,在《戲劇》《戲劇藝術》《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文藝理論與批評》《藝術評論》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先后參與“中國話劇接受史”、“中國散文通史?現代卷”、“二十世紀中外文學獎勵機制的比較研究”等國家社科基金、省部級課題十余項。陳雪,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副研究館員。中國話劇理論與歷史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田漢研究會理事。參與出版圖書《歷史回放 舞臺輝煌——中國話劇誕生110周年》,在話劇研究所院級重點課題《中國話劇藝術家訪談與研究》(第1-4輯)中,任副主編。在《文藝報》《中國文化報》《中國藝術報》《藝術學研究》《文藝評論》《新劇本》《藝海》《名作賞析》等報刊雜志發表文章數十篇。參與國家藝術基金課題“國家藝術基金促進話劇發展成效評估報告”,參與中國藝術研究院年度項目《中國話劇發展研究報告》等。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