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考研英語背單詞20個詞根詞綴
-
>
西班牙語詞根寶典
-
>
美國K-12原版語文課本--初中·下(全12冊)
-
>
流浪地球劉慈欣
-
>
西南聯大英文課 輕讀禮盒版
-
>
英語大書蟲世界經典名譯典藏書系:中國人的精神 (英漢對照)(精選權威版本)
-
>
許淵沖譯唐詩三百首:漢文·英語
漢語國際教育學報(第11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27121
- 條形碼:9787030727121 ; 978-7-03-072712-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語國際教育學報(第11輯) 內容簡介
為了反映漢語國際教育研究成果、推動漢語國際教育學科發展,本學報從多個角度匯集各國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在漢語國際教育方面的近期新研究成果,包含漢語國際教育發展戰略研究、漢語國際教育教學研究、面向漢語國際教育的漢語研究、漢外對比與跨語言研究、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習得研究、孔子學院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互鑒研究等不同方向,希望能促進全球漢語國際教育研究。 本學報適合高等院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師生閱讀,也可供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感興趣的人士參考。
漢語國際教育學報(第11輯) 目錄
線上國際中文教學研究
疫情常態化背景下國際中文線上教學的審思與探索 姜文振 仇海平(3)
適用于線上漢語教學的網絡平臺與工具評介—以北美線上漢語課堂為例 耿子怡 蔡羅一(18)
中文網課教學帶來的挑戰與應對策略及教學設計實例—以美國高等院校中文網課教學為例 梁霞(39)
以微信為平臺的國際中文教學模式和學習社群構建探討—以Chinese Teahouse系列課程為例 劉波 李麗安 趙立志(57)
中高級漢語教學研究
中高級留學生漢語書面轉述情況考察—以HSK六級考試縮寫題為例撒俊紅 曾立英(73)
對外漢語高級口語課:問題與對策王碩豐 張耀方(92)
大綱與課程研究
面向國際中文教育的“中國文化詞匯”等級大綱研制構想 于小植(109)
“漢語課堂教學案例”課程的內容設計與更新 鄧杉杉(118)
學習者研究
韓國企業對員工漢語能力需求的調查和分析 徐曉羽 安娜麗(133)
疫情期間來華留學生信息獲取路徑分析及應對策略 龐震(152)中外文學交流研究
茅盾對王爾德及唯美主義的批判 朱彤(167)
漢語本體研究
“畢竟 嘛”的人際語用功能 王新(181)
漢語國際教育學報(第11輯) 節選
線上國際中文教學研究 疫情常態化背景下國際中文線上教學的審思與探索 姜文振 仇海平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給國際中文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風險和挑戰,線上教學已經從疫情暴發之初的“應急替代方案”轉變為國際中文教育教學的新常態,但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背景下,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發展的目標未變,國際中文教育學界從事漢語推廣和中華優秀文化傳播的“初心”未變,世界各國學習漢語、了解中華文化的熱情與需求未變。基于對這種“變”與“不變”的共同體認,在國際中文長短期項目線上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本文提出:在國際中文教學路徑探索和方案設計中,應依據網絡特點重新合理配置教學要素。既要補線上教學組織管理困難之短,通過錄播教學與直播教學,線上交流與線下輔導、閱讀,課堂學習與課外拓展,過程考核與評價考核等四個方面的結合,有效提升線上教學組織管理效率;又要充分發揮網絡空間虛擬靈動之長,深入了解學生網絡行為的心理與特點,用好網絡公共平臺與私信平臺,讓線上教學活動真正活躍起來,以*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教學過程參與度。 關鍵詞 疫情常態化 國際中文教育 線上教學 審思與探索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已近三年,雖然中國采取“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大程度地控制了疫情的蔓延,但從目前的疫情來看,在世界范圍內的“清零”還須假以時日,病毒本身仍在變異并繼續擴散。各國新冠疫苗的普遍接種和特效藥品的研發,使新冠肺炎疫情致死率大幅下降,但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已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給國際中文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風險和挑戰。教育部2021年10月15日《關于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2624號(教育類091號)提案答復的函》(教漢語提案〔2021〕223號)中論及“國際中文教育事業基本情況”時也指出:“國際中文教育開展時間短、底子薄,還面臨標準體系不健全、本土化發展不足、師資隊伍建設薄弱、教學內容相對滯后、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以及少數國家將之政治化等風險和挑戰。”(教育部,2021)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及國際中文教育發展的現實狀況,如何清醒地分析形勢、主動作為,充分發揮線上教學的優長,探索國際中文線上教學的*優路徑和方法,*大限度地克服線上教學存在的弊端,已成為疫情常態化背景下繼續推進、發展國際中文教育的重要課題。本文即基于當前國際中文教育學界關于線上教學的研究成果和我們在線上教學長短期項目的具體實踐,對疫情常態化背景下國際中文線上教學進行路徑方案向度上的審思與探索,并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嘗試提出解決線上教學所存在問題的具體辦法和建議,希冀以此有助于國際中文線上教學的質量提升并求教于漢語國際教育學界方家。 一、從“應急替代方案”到新常態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及當前的日趨常態化,給國際中文教育教學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和挑戰。國際學生返回中國恢復正常的漢語與中國文化學習的條件目前尚不具備,國際中文教育從業者利用各種網絡平臺面向全球五大洲進行的線上教學仍將是當前乃至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國際中文教學的主要手段和模式。 從當前國際中文教學的實際狀況來看,線上教學已經從*初疫情暴發時的“應急替代方案”轉變為疫情常態化背景下的新常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使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學校迅速關停,原本在中國國內的國際學生紛紛返回自己的國家,國際中文教學曾一度按下“暫停鍵”。在短時段的停歇后,國際中文教育以線上教學的方式迅速展開。不同的教育教學機構主體紛紛利用現有的網絡教學或社交軟件平臺,將被疫情阻斷了的國際中文教學由線下搬到了線上。實際上,此時人們較為普遍地相信,線上教學只是一時的“應急替代方案”,一旦疫情結束,國際中文教育將重回線下。但是,隨著疫情的進一步蔓延,國際中文的線上教學方式儼然已經成為主要的教學方式,從根本上呈現出“全員全科全程轉型”的態勢,并“逐步呈現出某些獨立品質,成為與線下教學并行的樣態”(巴丹等,2021)。這是一場沒有給出“試錯機會”的“國際教育領域的急劇變革”,國際中文教育的教學環境發生了“從教室到電腦、從無時差到有時差以及從真實的語伴到虛擬的語伴”的顯著變化(宋暉和白樂桑,2020),由此帶來的對國際中文教育的影響也是“全方位的”,關涉到國際中文教學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管理,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動機和語言習得效果等各個方面(李秉震,2020)。 國際中文教育學界對這種變化與影響的態度可謂喜憂參半。許多學者對國際中文教育教學由線下向線上的轉移或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形成抱有積極樂觀的態度,認為這一“顛覆性的變化”“極大改變了我們對線下教學和線上教學的某些觀念,尤其應該促使我們對線下教學觀念和方式的深刻變革”(李泉,2020a)。它打破了“課堂教學永遠不可替代”的“神話”,更“充分展示了線上教學的優勢”(李泉,2020b)。雖然由線下教學轉為線上教學*初只是一種被動應對的對策性、適應性方案,但線上教學實踐的充分展開實際上迫使“漢語教師職業技能朝著教育技術現代化方向”進行了“一次集體轉型”,“成為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以及學生學習觀念和學習方式的集體轉變的一個起點”(李泉,2020a)。 有學者認為,這次大規模在線教育實踐“對運用信息化手段推進教育教學方式改革具有革命性意義,*重要的是極大地促進了教育觀念的轉變”(解艷華,2020),“激發了廣大師生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中文教學和學習的創新性和創造性”,“中文教師主動或被動養成了在線教學的習慣,也驟然間極大豐富了線上中文教學資源”(袁禮和孔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