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本名張愛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50218
- 條形碼:9787559850218 ; 978-7-5598-502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本名張愛玲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本書賣點 1.臺灣著名學者、女性主義研究者張小虹重磅新作,簡體中文版首版。 2.從張愛玲及其作品本身出發,對當代張學研究進行整體審視和反思。作者暫時拋開女性主義理論,而從張愛玲及其作品本身出發,解讀文本背后潛藏的張愛玲文本理論、宗法父權意識,從而對數十年來以女性主義與性別政治為核心的張學研究進行整體審視和反思。 3.由張愛玲本名入手,探尋一條“文本化張愛玲”的全新文本閱讀模式。由張愛玲本名入手,提出“無主文本”這一核心概念,探尋一條“文本化張愛玲”的全新文本閱讀模式,于細微處提出新見,如“張愛玲本名不是張煐”“‘祖從衣’暗含浪漫的情感想象”,等等。 4.打破文學界“性別歧視”,探討書寫與生命之間的關系。結合文本進行自(字)我解構,打破傳統文學研究者認為“女性作品=其生命經驗”的“性別歧視”,提出書寫不只是生命的模擬或再現,而是對生命的再豐富、再創造。 5.文本分析+理念解讀,進一步深入詮釋張愛玲作品。從散文到小說,從評論到書信,本書理論詮釋并不局限于對張愛玲文學文本的細讀分析,亦不乏對其創作理念的解讀,為讀者進一步了解張愛玲、讀懂張愛玲大有助益。 編輯推薦 張學研究是一個大課題,市面上相關的作品也有很多。本書的特別之處在于以張愛玲的本名作為切入點,對“張愛玲本名張煐”這一張學研究的頭號鐵律提出質疑,從而開啟對數十年來以女性主義與性別政治為核心的張學研究的整體審視和反思。作者首先提出“無主文本”這一核心概念,試圖打破歷來張學研究以作者或角色為一家之“主”的“作品”閱讀模式,探尋一條“文本化張愛玲”的全新文本閱讀模式。進一步而言,就是在以考據、傳記、書信為“本”的方法論之外,嘗試對“張愛玲”的諸多文本進行剖析,并在“蒼涼”“華美”“參差對照”等人們熟知的張式表達之外,挖掘出“狼犺”“祖從衣”等典型用詞進行“字我解構”,從而化“自傳”問題為“字傳”,打破傳統文學研究認為“女性作品=其生命經驗”的“性別歧視”,探討“書寫”與“生命”之間的關系:書寫不只是對生命的模擬與再現,而是對生命的再豐富、再創造。
本名張愛玲 內容簡介
《文本張愛玲》的研究,來自作者張小虹閱讀《小團圓》后的提問:為什么大部分的批評家(包括眾多的女性主義學者)”讀不懂“《小團圓》?由此,她從解構張愛玲的本名與真人實事開始,展開“文本表面”跨語際與跨文化的研究,向讀者展示了隱藏在張愛玲文本背后的真實張愛玲,以及她借由文字在20世紀20年代的性別革命中發揮的先鋒作用。前四章以張愛玲家族史與女性家族成員為主軸,后數章則針對張愛玲不同的文學作品進行文本細讀,旨在透過語言文字作為“文本表面”的繁復交織,以開展對宗法父權作為文化機制與語言機制的雙重批判。
本名張愛玲 目錄
緒 論 無主文本與宗法父權的裂變
1.無主文本:“示”即“主” / 008
2.文本里有張愛玲嗎? / 016
3.沒有宗法,何來父權? / 025
**章 本名張愛玲
1.小名與大名 / 050
2.字號與筆名 / 054
3.不當的名字 / 061
4.英文的名字 / 066
5.新“出土”的名字 / 071
6.當張愛玲遇見德里達 / 080
7.“本名”的跨性別翻譯 / 088
第二章 母親的離婚
1.母親是寫在水上的字 / 111
2.娜拉出走之后:母親的文學文本化 / 121
3.是創作不是傳記 / 134
第三章 文本里有蹦蹦戲花旦嗎?
1.蹦蹦戲花旦:棄婦還是蕩婦? / 154
2.書寫中看不見的纖維 / 165
3.感情公式的重復變易 / 175
第四章 阿小的“姘”字練習
1.開口說話:中文的英文,英文的中文 / 198
2.姘居的年代 / 212
3.翻譯的姘合 / 225
第五章 狼犺與名分
1.千里尋夫《異鄉記》 / 252
2.才子佳人《華麗緣》 / 258
3.二美三美《小團圓》 / 269
4.此“緣”非彼“圓” / 277
5.前世今生《小團圓》 / 281
第六章 木彫的鳥
1.何處是門楣 / 300
2.“遠祖”與鳥圖騰 / 310
3.《少帥》:圓目勾喙的雌雉 / 315
第七章 祖從衣
1.朦朧的女權主義 / 334
2.文字里的祖父母 / 339
3.照片里的祖宗 / 346
4.“再死一次”的絕嗣想象 / 354
后 記 百年張愛玲 / 367
引用書目 / 375
本名張愛玲 作者簡介
張小虹,畢業于臺灣大學外文系,美國密歇根大學英美文學博士,美國哈佛大學、英國薩塞克斯大學訪問學者,現為臺灣大學外文系特聘教授。學術研究領域為女性主義理論與文學、臺灣文化與影像研究、東亞現代性研究。學術專著有《張愛玲的假發》《性別越界: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與批評》等。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推拿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