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法官為何難以應對涉訴輿論 : 一個以若干典型案例為素材的修辭學的進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092377
- 條形碼:9787562092377 ; 978-7-5620-923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官為何難以應對涉訴輿論 : 一個以若干典型案例為素材的修辭學的進路 內容簡介
本書以修辭學的方法和視角來看待涉訴輿論問題,將會為涉訴輿論的分析和引導、法律修辭的研究和運用,以及司法審判的改革和完善,進而對法治建設的進一步深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涉訴輿論有著強大的穿透力,對司法審判形成了難以招架之勢。 而對此的對策主要有: 在司法審判過程的不同階段合理而充分地運用古典修辭技藝; 充分展示司法判決的道德性,無需刻意回避道德說理;法律解釋可以轉換視角,法律并非形式邏輯的產物,而是修辭論辯的結果; 構建一種新的開放、暢通的熔爐式利益表達和實現機制,削弱公眾對法官的過度依賴等。
法官為何難以應對涉訴輿論 : 一個以若干典型案例為素材的修辭學的進路 目錄
總序
摘要
緒論
章 法官孱弱的修辭憑借
節 審判制度的修辭力及其嬗變——以民訴兩審制為例
第二節 司法判決的修辭技巧及其變異
第二章 緣何一文激起千層浪?——對王斌余案涉訴輿論的古典修辭學分析
節 引言
第二節 “勾”:布局謀篇
第三節 “迷”:覓材取材
第四節 “誘”:文體風格
第五節 “惑”:記憶和呈現
第六節 可能的出路
第三章 潤物細無聲:隱含作者與道德邏輯——對王斌余案涉訴輿論的布斯修辭學分析
節 “隱含作者”的潛移默化
第二節 道德邏輯的“精妙”:求同修辭
第三節 可能的出路
第四章 緣何同一,皆為戲劇——對王斌余案涉訴輿論的伯克修辭學分析
節 我們如何被“同一”?
第二節 皆為戲。簯騽≈髁x修辭觀及其法律意蘊
第三節 法律解釋的新修辭學分分析——基于圖爾敏論辯修辭學的啟示
第五章 媒介的“魔力”——對鄧玉嬌案涉訴輿論的傳播修辭學分析
節 我們如何被馴服:漢字印刷媒介VS電子媒介
第二節 不僅僅借鑒:中國語境的思考與瘦對
第三節 法律修辭與身體經驗:一個體驗哲學的視角
第六章 非法律修辭:恐懼與報復——對李天一案涉訴輿論的修辭心理學分析
節 李天一案件脈絡及“橫行”其中的非法律修辭
第二節 修辭背后:報復與恐懼
第三節 修辭后果:過度、消解與反報復
第四節 可能的出路
第五節 法治時代法律修辭的特性——一個司法視角的考察
第七章 重復的“ ”與“陷阱”——對崔英杰案涉訴輿論的重復修辭學分析
節 事實的流變:涉訴輿論與重復
第二節 可能的出路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