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民財產性收入問題研究:以青海東部農業區為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669900
- 條形碼:9787513669900 ; 978-7-5136-699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民財產性收入問題研究:以青海東部農業區為例 本書特色
農民收入一直以來都是黨和國家關心的重要課題,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和*終落腳點。據統計,財產性收入在農民總收入中的比重較低,是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短板。自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之后,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又明確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這是我國步入第二個“百年目標”新征程對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的新要求。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方面總要求,對于拓寬農民財產性收入渠道,促進收入增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民財產性收入問題研究:以青海東部農業區為例 內容簡介
本書以青海東部農業區農民財產性收入為研究主題。**,對農民增收、制度經濟相關理論和財產性收入相關文獻進行了研究和梳理,在對鄉村振興戰略內容分析的前提下,確定了本書的研究假設;第二,根據研究需要,對青海東部農業區農民財產性收入進行了抽樣調查,并結合青海歷年統計年鑒數據,對青海東部農業區農民財產性收入現存問題進行分析;第三,借用相關統計指標,對青海東部農業區農民財產性收入差距進行具體測度,發現該區域農民財產性收入差距較大;第四,運用回歸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灰色關聯度分析法,對影響青海東部農業區農民財產性收入的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從而發現經濟因素、道德素質因素、風險因素是制約青海東部農業區農民財產性收入的主要因素;第五,結合鄉村振興和財產性收入增長的作用機理,從制度健全與完善角度,構建青海東部農業區農民財產性收入的保障機制。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民財產性收入問題研究:以青海東部農業區為例 目錄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綜述
1.3 研究內容及研究方法
2 基礎理論和基本概念界定
2.1 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背景及內涵
2.1.1 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背景
2.1.2 鄉村振興的內涵
2.2 農民財產性收入相關概念解析
2.2.1 農民的定義
2.2.2 財產的定義
2.2.3 農民收入其構成
2.2.4 農民財產性收入
2.2.6 機制的相關概念
2.3 理論基礎
2.3.1 農民增收理論
2.3.2 制度經濟理論
2.4 研究假設
3 青海東部農業區農民財產性收入現狀分析
3.1 區域概況
3.2 青海東部農業區經濟社會發展概況
3.2.1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快速發展
3.2.2 農民收入總量持續增長
3.2.3 村容村貌發生巨大改變
3.2.4 農村居民消費水平顯著提高
3.2.5 農業生產能力逐步提升
3.3 青海東部農業區農民收入現狀
3.3.1 西寧市農民收入分析
3.3.2 海東市農民收入分析
3.3.3 青海省東部農業區農民收入總體分析
3.4 青海東部農業區農民財產性收入現狀
3.4.1 青海東部農業區農民財產性收入基本情況
3.4.2 省際對比分析
3.4.3 省內對比分析
3.4.4 農民財產性收入構成情況分析
3.5 基于土地制度改革的農民財產性收入變化分析
3.5.1 海東市2區4縣土地制度改革情況
3.5.2 西寧市1區2縣土地制度改革情況
3.6 青海東部農業區財產性收入增長存在的問題
4 青海東部農業區農民財產性收入區域差距測度
4.1 絕對差距測度 65
4.1.1 測算方法介紹
4.1.2 測算結果分析
4.2 相對差距測度 67
4.2.1 測算方法介紹
4.2.2 測算結果分析
4.3 基于GIS的青海東部農業區財產性收入差距分析
5 青海東部農業區農民財產性收入影響因素分析
5.1 變量選擇與解釋
5.2 數據來源與分析
5.2.1 問卷設計與發放
5.2.2 描述性統計
5.3 財產性收入影響因素回歸分析
5.3.1 有無財產性收入的影響因素分析
5.3.2 財產性收入多少的影響因素分析
5.4 農民財產性收入影響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5.4.1 指標選取 83
5.4.2 實證分析過程及結果
5.5 基于灰色關聯度的財產性收入影響因素排序分析
5.5.1 灰色關聯度方法介紹
5.5.2 指標選取與灰色關聯度分析步驟
5.5.3 數據測算過程
5.6 小結
5.7 因素分析
6 鄉村振興背景下青海東部農業區農民財產性收入增長的保障機制
6.1 構建原則
6.2 構建的依據
6.2.1 鄉村振興戰略與農民財產性收入增長關系的理論分析
6.2.2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民財產性收入增加的機遇分析
6.3 保障機制的具體內容
6.3.1 保障機制框架圖
6.3.2 基于鄉村振興視角的分析
6.3.3 基于制度保障視角的分析
7 結論與展望
7.1 研究結論
7.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調查問卷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民財產性收入問題研究:以青海東部農業區為例 作者簡介
石鵬娟,青海大學財經學院經濟學系講師。主持青海省社會科學規劃辦項目3項;參與并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青海省社會科學規劃辦項目4項;參與教育部春暉計劃項目1項、青海省科技廳項目1項。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其中2篇為CSSCI期刊論文。出版學術專著《青海省新型城鎮化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參與編寫《資源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實驗》《微觀經濟學學習指南》。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