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因為愛 所以堅持 2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466183
- 條形碼:9787519466183 ; 978-7-5194-6618-3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因為愛 所以堅持 2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1.本書得到了周國平(著名作家)、沈培藝(中央戲劇雪雁舞劇系主任)、黃豆豆(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何建華(上海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等的鼎力推薦,由蔡磊(京東集團副總裁)、劉偉(中華慈善總會副會長、光明日報社原副總編輯)、盧新華(著名作家)、徐剛(著名作家)等為本書撰寫序言。 2.本書文風樸實,情感深沉動人,每一個文字都閃耀著希望的光芒,充滿正能量。
因為愛 所以堅持 2 內容簡介
本書延續《因為愛,所以堅持》的主題,仍然是漸凍人群體的集體書寫,收錄了來自公眾號“冰語閣”的幾十位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俗稱“漸凍癥”,ALS)患者的原創文章。殘酷的疾病剝奪了他們所有的活動能力,他們*后只能用呼吸機輔助呼吸,用眼控儀來與外界溝通和表達自己。即便如此,他們也沒有放棄人生和希望,他們希望自己面對病痛的勇氣與堅韌能給更多處在困境中的人們帶來力量與鼓舞;希望自己用生命換來的體悟與思考可以警醒人們要全然而鮮活地活在當下;希望自己與親人、朋友之間的真誠與大愛可以給這世界注入一股暖流。全書多為散文和詩歌,這些文字是他們用眼控儀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的,書寫病友們發病時的情境、求醫的坎坷、病后的生活狀況及疾病給個人和家庭帶來的重重危機;記敘病友與親友之間患難見真情的感人故事及病友們寫給自己家人和朋友的心里話;追憶過去的美好生活,懷念曾經的快樂,唏噓當下的苦難;收集病友們從日常生活中體會到的小感悟及在“抗凍”路上磨礪出的與疾病共處的人生智慧;還有來自親友團的文稿,飽含了對患病家人永不放棄的深情與鼓勵。每一個文字都閃耀著希望的光芒,充滿正能量。
因為愛 所以堅持 2 目錄
因為愛 所以堅持 2 節選
讓愛匯成一條河 ——??《因為愛,所以堅持》??出版的幕后故事 作者:暖禾 《因為愛,所以堅持》出版后,光明日報出版社的資深編輯謝香女士讓我寫寫出書的整個過程,并談談自己的收獲和體會。我考慮了片刻,一時不知如何下手,就將這事兒擱置了。直到有一天從一本書里看到了一篇短文,題目叫作《愛是一種慢性循環》。我仿佛邂逅了苦苦找尋的靈感,一下子有了提筆的沖動。直覺告訴我,愛也許有起始,但沒有終結,它孕育著,循環著,傳遞著。說句心里話,*初創建公眾號,只是想給孩子留一筆我以生命為代價換來的精神財富,或許可以順帶幫助到同病相憐的病友們。絕沒有想要出書、出護理片,更不會預料到當初只是作為玩票的一個公眾號,今天竟然能給我帶來來自全社會的肯定。倒敘一下,我能有今天的成長,仰賴社會方方面面的愛心的匯聚,其中有六位愛心人,他們在關鍵時刻出現,給我關鍵力量,促成我生命一次次的超越。他們是我的女神沈培藝老師,我的伯樂謝香女士,我的大學同學樸美花和她姐姐趙宏麗導演,還有我精神的導師盧新華 、杜衛東兩位作家。 故事還要從 2018 年 3 月說起,有一天沈培藝老師通過我的微信朋友圈發現了不對勁,便給我留言:“妹妹你這是遭遇到什么了?”當得知我人生遭受如此打擊時,她**時間在文促會美育工作委員群和中戲舞劇系教師隊伍群為我和“冰語閣”寫了長達 500 字的請大家關注和支持的信息。一瞬間,我得病的消息在舞蹈圈公開化,接著老師、同學、朋友的慰問短信如潮而至。當時我即興寫下了一段統一回復大家的話:“感謝大家的關心,承蒙沈培藝老師多年的厚愛和關心,今天將我的公眾號正式在舞蹈圈推廣。在這里我向大家匯報,**,我和病魔已經相處三年了,人生*難熬的日子過去了,目前除了吃喝拉睡以及呼吸,其他功能都在逐漸消失,正式步入殘疾人的隊伍;第二,我為在舞蹈圈公開公眾號思考了很久,因為我現在帶領著 150 名患者的團隊,所以希望大家來關注和關愛,也希望‘冰語閣’有正能量帶給健全的你們;第三,上帝把十萬分之四的概率降臨于我,成為舞蹈界的**人,這是我的不幸,也是我的榮耀,所以只能逼迫自己抓緊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閉門好好修煉身心,避免重蹈北大女博士的悲劇,希望像霍爺爺一樣啥也不缺地活著。關注我的公益事業就是對我*好的幫助,感謝!感謝!算命大師說我能活 80 歲。醫學權威專家說我至少還能活 20 年,因為我屬于漸凍癥里*特殊、*稀少的病例,所以不用擔心。過幾年等到解凍依然還會東山再起,我只是臨時被上帝派去干公益而已。”隨后沈老師提議要用她的培藝基金為我組織一場義演,被我婉言謝絕了,我順口問了一句:“您認識出版社的人嗎?我想為‘冰語閣’的病友集體出本書,由于經費有限,希望多咨詢幾家出版社。”沒過兩天沈老師就給我推薦了光明日報出版社編輯謝香女士。經過短暫的微信交流,認真商議出版事宜。后來,她告訴我,出版社將此選題納入出版社公益圖書出版計劃,我興奮異常。從此,我在眾人的托舉下,將一場史無前例的創舉拉開帷幕。出書的大事終于落實了,但如何發動病友積極參與,如何讓新書后期得到全面推廣便成了壓在我面前的兩座大山。謝老師建議我,可以找明星代言宣傳公益活動。于是我再次想到了社會人脈資源較廣的沈老師。她二話沒說,當天就逐個給文學、影視、舞蹈、傳媒各界明星大腕朋友發出請求代言的信息。隨后于丹、何炅、周國平、張凱麗等眾多明星、學者紛紛回復表示極力支持。于是明星團隊很快組建成功,這份暖流逐漸在社會各界蔓延,很多名人、專家都表示自愿為我們推廣新書而出鏡出力。其中讓我*為感動和意外的是,國內漸凍癥方面*權威的三位醫學專家都愿意全力支持與配合。無論是破格出鏡代言,還是為新書寫序,為護理片出鏡推廣,三位醫學界專家的加入,無疑都為我們這群患者的新書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沈老師的幫助下,不光落實了出版社和明星代言,更重要的是,在她的號召下,還為我組織了兩次微信募捐活動。一次是為“冰語閣”患者,一次是為漸凍人家庭護理片。對于剛剛起步的“冰語閣”,真可謂是雪中送炭。在沈老師的牽線下,2018 年 4 月,我正式和光明日報出版社合作。 各種大大小小的事務接踵而至,擬寫書名、討論封面設計、安排目錄和章節、邀請專家寫序……這期間,我和謝香女士幾乎天天微信辦公,經常為了一個點子或想法討論至深夜。書稿中幾十篇文章,都經過謝老師逐字逐句的審核。謝老師不愧是資深且有愛心的編輯,她不只是從工作的層面為我們這群患者出版了一本書,更以她的愛心為新書的推廣煞費苦心。在她的努力下,上海游讀會捐贈給“冰語閣”幾百件印有新書封面的志愿者文化衫。之后,她又引薦了后來為我和“冰語閣”寫作文章并三次登上《人民日報》的兩位著名作家——杜衛東和盧新華老師。杜衛東老師骨子里透著那種軍人的正直和善良。起初謝老師只是想通過杜老師的人脈關系為漸凍癥患者找位記者寫兩篇文章,誰知杜老師聽說了我的故事后,決定親自來寫這篇文章,這讓電話那一邊的謝老師頗為驚訝。不久杜老師便主動加了我的微信,并用十個問題簡單采訪了我,*后還附加一句“哪天見面希望一定請你吃個飯”。有一天謝老師微信告知我,杜老師為我們寫的文章登上《人民日報》啦。文章刊登后不久,網上閱讀量就突破了兩萬,還得到了上級領導的高度評價。到了年末,為了迎接新年,《人民日報》主動向杜老師約稿。杜老師再次洋洋灑灑寫下了那篇《致敬——平凡中堅持的你》,將我和我的伙伴們第二次展現在黨報上。看到文章的那一刻,我有一種雖死亦值的感動。將杜衛東老師的兩篇文章收入書中作為序時,我給他發了條微信:“您為漸凍人立了大功啊!”他只淡淡地回復了一句:“一切歸功于謝老師。” 與盧新華老師結緣也許早就命中注定。那是在菲律賓,一輛滿載來自世界各地的華文作家的大巴上,謝老師就在其中,而她的前排就坐著這位傷痕文學的鼻祖。謝老師本來只是想試試看能否邀請他也為本書作序,結果一路聊下來,居然發現盧老師和我是南通老鄉。盧老師二話沒說,不僅同意作序,還提出要親自看看我本人。 在一個細雨蒙蒙的日子,他真的從上海開車過來,走進我南通的家中。起初我有點受寵若驚,心想就為一篇序,讓這么大的腕兒,在這樣的雨天,來回開四個多小時車。很快我們就無所不談,他把困擾我幾年的病痛與生死,用佛家的精神解說得如此超脫、淡然。他的真誠、他的人生境界深深打動了我。臨走時,他又將*近一次講座的所有酬勞,都捐贈給“冰語閣”。不久,謝老師發來微信祝賀我說,盧老師不但要給新書作序,還要以此書顧問的身份為新書發布會做全國的推廣。不久,盧老師的《暖禾》讓我和“冰語閣”第三次上了《人民日報》。緊接著他又參與組織并參加了北京、上海、山東、南通、如皋五場高規格的新書發布會。一篇《我和葛敏有個約》又把我作為南通精神文明的典型人物在各大媒體進行了宣傳,使我在靠近死亡的日子里,感受到被榮譽包圍的自豪與幸福。盧老師對我的幫助,絕不只是在這些具體的事務上,他發自內心的關懷和感同身受的開導,更成為我人生中*為重要的精神支持。各地發布會結束后,他雖然已經回到美國,但還是隔三岔五地噓寒問暖,尤其是在我情緒低迷的時候,他總能用他豐厚的人生體驗和深邃的生命智慧幫我解圍脫困。與盧老師的結緣,讓我的心坦然了很多,開闊了很多。 *后,我想說說我的大學同學樸美花。2017 年 10 月,我在醫院輸依達拉奉,為期 21 天。無聊中,忽然想起我前期做的中學舞蹈課例還沒完成。眼看著自己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一 種緊迫感使我腦海里閃現出幾個我在校時的摯友,很快我就鎖定了女強人樸美花。我給她發了一條求助信息,告知她我得了絕癥,不能動也不能說,希望她來幫助我實現一些教學上的想法。她得知我的病,悲痛萬分,讓我有什么愿望一定告訴她,她會盡全力幫我實現。當她得知我創建了“冰語閣”,并且有做一部宣傳短片來為病友發聲的想法時,斬釘截鐵地告訴我,這個愿望她來免費幫我實現。我們商量好拍攝方案后,她用了半年的時間搜集了我從上海舞蹈學校到上海歌舞團,再到北京舞蹈學院,本科至研究生階段乃至工作單位所有的同學、老師、同事對我一路走來*想表達的心聲視頻,同時還搜集整理了“冰語閣”很多病友的資料。她姐姐趙宏麗(人稱趙導)的影視公司全力投入拍攝和后期制作。 2018 年 6 月,當我回到北京時,美花告訴我過段時間她想給我一個驚喜。果然,7 月里一個燠熱難當的日子,在美花的安排下,我們所有參與新書工作的人員,聚集在藝術工廠的一間會議室里,觀看拍攝制作長達半年的宣傳片。美花和在場的所有人都被感動得熱淚盈眶。在同學樸美花、趙導的傳媒公司、光明日報出版社三方共同努力下,一場別開生面的新書發布會開始醞釀。 2019 年 4 月 20 日,《因為愛,所以堅持》新書發布會在北京西城區**文化館如期順利舉行了。新書出版凝聚了如此多的愛意,終于面世,卻并不意味著愛的停止或者暫歇,相反它成為更浩大的愛意的開端。隨后的日子里,更多的愛心人士因為這份愛意和善緣將“冰語閣”的光亮源越做越大,遍布全國各地的漸凍癥患者和家屬因此而受益。 行文至此,我還在思考愛的源頭在哪兒,它又如何發端,如何孕育。我的人生在風華正茂的巔峰,一夜之間跌落谷底,30 多年的追求奮斗和夢想也化為烏有。我經常在思考自己還有什么武器能和病魔做斗爭?我非常幸運地找到了答案,那便是用愛意抵御每一個想放棄的坎兒,用愛創造重生的機會。 愛是一種慢性循環,我*初那一點善愿不過是細細的隨時可能干涸的小溪,它有幸流過沈培藝老師、謝香老師、杜衛東老師、盧新華老師、樸美花同學、趙宏麗導演這些愛的深潭大湖,沿途還匯聚了無數人的善心愛意,*終成為一條水量豐沛的愛河。這里的每一滴水,都成就了這條河,也都因這條河而成就。 愛是一種循環,愛發自內心,在經歷了歲月漫長的沖刷后,不會有一絲一毫削減,反而不斷生長、匯聚、循環,*終激蕩成磅礴的力量。
因為愛 所以堅持 2 作者簡介
葛敏,北京舞蹈學院碩士,曾任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朝陽學校形體教師。2016年患漸凍癥,2017年與友人創建“冰語閣”,以幫助病友。以殘缺的病體,探尋生命的真諦;在難忍的病痛中,體驗人生的快意。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