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理論與技術/綠色制造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705338
- 條形碼:9787111705338 ; 978-7-111-70533-8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理論與技術/綠色制造叢書 內容簡介
隨著能源消耗問題和環境污染問題的日益嚴峻,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量效率(能量效率,簡稱能效)受到各國政府、產業界和學術界的共同關注,學術研究日益活躍。本書系統地論述了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理論與技術,主要內容按照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基礎理論、關鍵技術以及能效提升支持系統及應用遞進展開,包括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模型及預測方法、能效在線監控技術、能效評價技術、能耗限額制定技術、高能效工藝規劃技術、車間節能生產調度技術、工藝規劃與車間調度集成節能優化技術,以及能效提升支持系統及應用等。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機械工程、工業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等綠色制造及制造系統能效相關專業研究生的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供制造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理論與技術/綠色制造叢書 目錄
叢書序一
叢書序二
叢書序三
前 言
第1章 緒論1
1.1 制造業能耗現狀2
1.1.1 制造業的“能源危機”2
1.1.2 機械加工制造業節能潛力可觀5
1.1.3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研究的重要意義7
1.2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研究體系框架7
1.2.1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研究對象及范圍7
1.2.2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研究內容體系框架9
1.3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國內外研究現狀10
1.3.1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理論研究現狀10
1.3.2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技術研究現狀13
參考文獻17
第2章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模型21
2.1 數控機床主傳動系統能耗特性22
2.1.1 主傳動系統基本結構22
2.1.2 主傳動系統功率平衡方程22
2.1.3 主傳動系統多時段能量模型24
2.2 數控機床進給系統能耗特性27
2.2.1 進給系統基本結構27
2.2.2 進給系統能量模型28
2.2.3 進給系統空載功率特性33
2.3 數控機床輔助系統能耗特性34
2.3.1 輔助系統功率平衡方程34
2.3.2 輔助系統能耗特性分析36
2.4 數控機床整機系統能效模型36
2.4.1 數控機床能耗構成特性與時段特性36
2.4.2 數控機床整機多能量源能效模型40
參考文獻42
第3章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預測方法45
3.1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比能效率預測方法46
3.1.1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比能效率預測模型46
3.1.2 比能效率基礎能耗數據獲取方法47
3.1.3 比能效率預測案例及實驗驗證49
3.2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量利用率預測方法56
3.2.1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量利用率預測模型56
3.2.2 能量利用率關鍵組件能耗預測方法56
3.2.3 能量利用率預測案例及實驗驗證62
3.3 附加載荷損耗能量映射預測方法67
3.3.1 標準切削功率模型構建方法67
3.3.2 目標機床空切功率模型獲取方法68
3.3.3 附加載荷能量損耗系數映射預測案例69
3.3.4 附加載荷損耗預測案例71
參考文獻77
第4章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在線監控技術79
4.1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耗狀態在線監控模型80
4.2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切削能耗在線估計82
4.2.1 功率信號的濾波處理82
4.2.2 機床運行狀態在線判別82
4.2.3 機床切削功率在線估計85
4.3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附加載荷系數的離線辨識85
4.4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在線監控系統86
4.4.1 系統結構86
4.4.2 關鍵技術及其實現88
參考文獻92
第5章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評價技術95
5.1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評價特性96
5.1.1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評價分布特性96
5.1.2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評價變化特性98
5.2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動態評價指標體系99
5.2.1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評價指標建立99
5.2.2 集成化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指標獲取方法100
5.2.3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評價指標體系103
5.3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評價流程104
5.3.1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評價邊界劃分104
5.3.2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數據收集105
5.4 基于Petri網的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評價模型110
5.4.1 模型相關定義110
5.4.2 分層次的機械加工系統能耗模型112
5.4.3 基于仿真的機械加工系統能效分析118
5.4.4 案例研究118
參考文獻121
第6章 機械加工工件能耗限額制定技術123
6.1 機械加工工件能耗限額特性與制定方法124
6.1.1 機械加工工件能耗限額的層次特性124
6.1.2 工件能耗限額與工藝及裝備的關聯性125
6.1.3 機械加工工件能耗限額種類的多樣性129
6.1.4 機械加工工件能耗限額制定方法概述131
6.2 基于預測的工件能耗限額及制定技術133
6.2.1 機械加工過程能耗分析133
6.2.2 基于預測的工件能耗限額制定方法134
6.2.3 案例研究136
6.3 工件精細能耗限額及制定技術141
6.3.1 工件精細能耗限額的內涵142
6.3.2 工件精細能耗限額的構成體系142
6.3.3 工件精細能耗限額制定143
6.3.4 工件精細能耗限額卡144
6.3.5 案例研究145
6.4 工件多目標能耗限額及制定技術146
6.4.1 多目標能耗限額的內涵146
6.4.2 工件多目標能耗限額制定過程概述147
6.4.3 能耗基礎數據庫的建立與評價數據獲取147
6.4.4 綜合評價與能耗限額確定150
6.4.5 案例研究152
6.5 工件動態能耗限額及制定技術156
6.5.1 動態能耗限額的內涵156
6.5.2 動態能耗限額核心概念——限額比157
6.5.3 工件動態能耗限額制定過程概述158
6.5.4 工件能耗數據獲取159
6.5.5 工件能耗限額確定161
6.5.6 工件動態能耗限額評級系統161
6.5.7 案例研究163
參考文獻167
第7章 ......
機械加工制造系統能效理論與技術/綠色制造叢書 作者簡介
李聰波,重慶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重慶市青年拔尖人才。擔任國家標準化組織機床技術委員會(ISO/TC 39)機床環境評估(ISO 14955)工作組委員、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學會可持續生產自動化技術委員會共同主席、全國綠色制造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等職。主要研究方向為綠色制造、制造系統能效。發表SCI論文30余篇、EI論文5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3部,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5項,參與制定國家標準5項,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省部級獎勵4項。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