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傷寒論讀書筆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32101
- 條形碼:9787117332101 ; 978-7-117-33210-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傷寒論讀書筆記 本書特色
本書為全國首屆名中醫孫良佐教授多年學習、運用《傷寒論》之心得體會。孫老認為,學習《傷寒論》的目的,主要在于掌握其辨證論治的思維和方法。熟記全書之每條每方固然重要,但理解其深層次彼此之間的內在聯系、變化、辨證取舍用藥的規律,則更為重要。作者試圖從《傷寒論》本意上作一探討和梳理,力爭去繁就簡,回歸《傷寒論》之本義——“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全書層次分明,內容豐富,既可為初學傷寒的人指點迷津,又可為臨床多年的醫生釋疑解惑、“登堂入室”提供指導。
傷寒論讀書筆記 內容簡介
《傷寒論》為中醫學的經典名著,雖歷代注家眾多,但多各執己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故發明玄秘者雖多,但遺漏者亦復不少,而掩質埋光,以訛傳訛者亦在所難免,加之大都文義深奧,對經文的分析理解多有差異,致使后學者對學習、理解《傷寒論》有一種霧里看花的感覺,面對名著卻難以深入體會和理解,*終造成了學習、研究上的困難,并視學習《傷寒論》為畏途。本書為全國首屆名中醫孫良佐教授多年學習、運用《傷寒論》之心得體會。孫老認為,學習《傷寒論》的目的,主要在于掌握其辨證論治的思維和方法。熟記全書之每條每方固然重要,但理解其深層次彼此之間的內在聯系、變化、辨證取舍用藥的規律,則更為重要。作者試圖從《傷寒論》本意上作一探討和梳理,力爭去繁就簡,回歸《傷寒論》之本義——“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全書層次分明,內容豐富,既可為初學傷寒的人指點迷津,又可為臨床多年的醫生釋疑解惑、“登堂入室”提供指導。作者以五十余年對《傷寒論》的學習體驗,撰成本書,側重于《傷寒論》的整體辨證方法,而不拘于對一方一證的簡單玩味。書中先列仲景原文,再設讀書筆記給予解釋,另精選歷代名家選注加以佐證,部分條文后附有典型醫案及心得體會。本書在對每條條文的學習分析中力求向仲景的原意靠近,希望對后學提高臨證水平有所幫助。
傷寒論讀書筆記 目錄
**章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 /1
第二章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 /139
第三章 辨少陽病脈證并治 /197
第四章 辨太陰病脈證并治 /204
第五章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 /211
第六章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 /241
第七章 辨霍亂病脈證并治 /278
第八章 辨陰陽易差后勞復病脈證并治 /287
條文索引 /295
傷寒論讀書筆記 作者簡介
孫良佐,首屆全國名中醫,第六、七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兵團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獲得者。2019年9月獲“石河子大學建校70周年杰出貢獻人員”稱號。長期從事中醫經典《傷寒論》及中醫婦科學的理論研究與臨床實踐工作。主要出版的專著有《醫海拾貝——孫良佐中醫婦科經驗集》等。
- >
回憶愛瑪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經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