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政治與法律評論:第十三輯:大國崛起與國際法教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016633
- 條形碼:9787509016633 ; 978-7-5090-1663-3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政治與法律評論:第十三輯:大國崛起與國際法教育 內容簡介
本書并非關于“政治與法律”的交叉學科刊物。我們關心的不是學科, 而是問題。我們一方面希望從政治哲學的整全視角思考法律, 從而在技術化的時代恢復對政治問題的嚴肅討論, 以對在全球化時代下的中國命運進行嘗試性解讀 ; 另一方面, 更希望通過法律與公共政策的視角, 激活法學專業內部的互相對話, 克服目前部門法中遮蔽政治思考的專業化傾向, 把專業化的思考和政治思考結合起來。
政治與法律評論:第十三輯:大國崛起與國際法教育 目錄
【專題筆談】
深刻認識國際法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李鳴/
如何實現國際法研究與教學的精確化
/車丕照/
大國崛起需要高層次國際法人才支撐——關于培養國際法律人才的思考
/黃瑤/
突破國際法研究人才培養“閉關自守”的狀態——國際法與國際關系交叉學科方法的引入
/徐崇利/
大國崛起語境下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教育的反思與展望
/韓立余/
新時代中國國際法學教育的定位與路徑
/廖凡/
中國國際法教育:現狀、問題與前景
/楊澤偉/
瓶頸抑或玻璃天花板——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際法教學的困境及改進
/朱利江/
中國國際法教育應向何處去?
/鄭志華/
【主題論文】
世界變局中的涉外法治人才培養
/何志鵬/
我國國際法教學與研究存在的問題
/宋杰鄭和英/
中國國際法教義學的現實困境和理論構建
/江河/
【域外法音】
國際法學教育的批判性方法:來自非洲的觀察
/[南非]巴巴通德·法戈巴易博 著 嚴沁雪 譯/
國際法的批判性教學:來自南亞的體認
/[印度]斯里尼瓦斯·伯拉 著 褚家瑋 譯/
拉丁美洲國際法學教育之反思
/[哥倫比亞] 勞拉·貝坦庫爾-雷斯特雷波 等著 辛超煌 譯/
三類國際法方法的教學體驗:來自美國的報告
/[美]馬克·法蒂·馬蘇德 著 黃炎 譯/
民國時期中國國際法的能力建設與外交實踐
/謝笠天 著馮碩 譯/
從“三個世界”理論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前三十年國際法在中國的發展
/ [美]絡德睦 著秦測皓 譯 魏磊杰 校/
比較國際法
/[美]鮑里斯·瑪姆柳克、烏戈·馬太 著 郭笑多 譯魏磊杰 校/
政治與法律評論:第十三輯:大國崛起與國際法教育 作者簡介
魏磊杰,河南項城人,80后知識分子,讀書凡25載,獲博士學位,現于東海之濱的廈門大學充任法學副教授。早年留學荷蘭,曾暢游歐洲,頓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真諦。此番經歷,在擴充視野與認知之同時,更實質性地改變了既有的人生軌跡。為學東鱗西爪,雖仍講授單純教義導向型法學課程,但內心早已轉向更為宏觀、更接地氣且更可推動現實改變的國家治理議題。過去10年,出版專著1部,譯著15部,總約400萬字,但大半橫跨法學、歷史學、社會學、政治學、國際關系等多個學門,便是吾等“非典型學人”的典型特征。堅定崇奉奮斗哲學,篤信“靈魂的欲望是命運的先知”,為此,踐行俗常生活中的自我訓練,并一直努力朝向一個叫作“遠方”的地方不懈前行。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