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wǎng)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建構之維:文化批評與當代藝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035617
- 條形碼:9787519035617 ; 978-7-5190-356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建構之維:文化批評與當代藝術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收入了作者對于電影、電視劇、戲曲、美術、音樂等各藝術門類的思考, 從文化批評的視角解析作為文化事件的藝術作品、藝術現(xiàn)象。作者指出, 藝術批評*重要的作用不在于證明一種現(xiàn)存藝術的合法性, 而是探討并推進未來藝術和國族精神的創(chuàng)造。這種與法蘭克福學派、伯明翰學派不同的批評策略和立場, 提供了又一種獨特的視角, 讓我們?nèi)徱曀囆g在當下中國的種種文化遭際, 也可以作為建構新的批評范式的一種參照。
建構之維:文化批評與當代藝術 目錄
**章 技術時代的批評倫理
文學繁榮要靠“走心”
文藝批評要追求真善美
——寫在“文藝界核心價值觀”發(fā)布之際
文藝批評承載“為人民”的文化使命
藝術要符合時代和人民的需要
“電子亂花”迷人眼
——論微信與數(shù)字化文藝批評的崛起
電視劇特性新議
電視劇批評的媒介倫理與文化守望
第二章 全球化、民族性與文化權歸屬
文藝批評要具有中國眼光
文化自覺與彌散性支持
——中美合拍片的民族化走向
中美合拍片的產(chǎn)業(yè)博弈與文化彌散效應
對話為王文化制勝
加強國產(chǎn)電視劇的“民族性建構”
中國電視劇題材創(chuàng)意的文化維度
——以家庭倫理劇《渴望》和《金婚》為例
《中國地》:讓你眼中有美麗中國
春晚:從單獨概念到集合概念
傳承節(jié)日,就是在傳承文化
東西“互鏡”的當代美術“文藝復興”
為“作為整體的女性”進行文化賦權
第三章 文化批評與資本市場邏輯
“中國夢”:商業(yè)夢?文化夢?
博弈與均衡:論中國電視劇的產(chǎn)業(yè)生態(tài)和文化生態(tài)
《泰囿》:關于商品的后現(xiàn)代敘事與集體主義的烏托邦
中國電視劇批評維度的建構
——以1990年熱播劇《渴望》和《圍城》為中心
從電視劇“東北風”看地域文化的養(yǎng)成
正味·花香味·混合水果味
——三版電視劇《西游記》改編的審美差異
《喬家大院》:從歷史到現(xiàn)實的溢出電視劇亮出文化營銷牌
第四章 藝術與批評理論的未來
中國電視劇批評新世紀的十年回望
——從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影視藝術》說起
電視劇批評“火了”之后的思考
懷舊與未來
——關于“青春”的一種闡釋
“慢藝術”在“快時代”的尷尬與出路
關于藝術的“雜談”
《藝術美學論》三題
向未來開放的藝術學之思
“傳統(tǒng)主義”:藝術學理論的當代轉型方案之一
弘揚藝術對于文化的建設性思維品格
附錄 隨筆兩則
海雀是一首幸福的歌
居庸關的古琴
后記
展開全部
建構之維:文化批評與當代藝術 作者簡介
馮巍(1972-),北京大學文學博士,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博士后,副教授。主要從事文藝學、藝術學理論研究,以及藝術批評。已出版專著1部,發(fā)表學術論文五十余篇。現(xiàn)任職于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學術分社,副編審。主持《中國歷代美學文庫(修訂版)》出版項目,并參與“中國藝術學文庫”的出版工作。
書友推薦
- >
史學評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月亮虎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