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醫歷代名家學術研究叢書. 高秉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66956
- 條形碼:9787513266956 ; 978-7-5132-669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歷代名家學術研究叢書. 高秉鈞 內容簡介
高秉鈞,字錦庭,號心得;生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錫山(今江蘇無錫)人;清代外科名家,中醫外科學三大學派之“心得派”的奠基人,代表著作為《瘍科心得集》。高秉鈞以《內經》為本,精通內科、外科,尤擅長瘡瘍病診治;搶先發售將溫病學說引入外科領域,創立瘍科“按部求因”辨證方法,開溫病理論與外科結合之先河;將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創立了類證鑒別理論;認為“治外必本于內”,主張“外治法即內治法”,即對外科疾病采用內外同治之法。這一治療原則,對后世中醫外科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書內容包括高秉鈞的生平概述、著作簡介、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及后世影響等。
中醫歷代名家學術研究叢書. 高秉鈞 目錄
生平概述
一、時代背景
(一)醫學背景
(二)地域特色
二、生平紀略
(一)棄儒習醫,博學經典
(二)擷取各家,博采眾長
(三)謙虛好學,虛懷若谷
著作簡介
一、《瘍科心得集》
二、《高氏醫案》
三、《謙益齋外科醫案》
學術思想
一、學術淵源
(一)以《黃帝內經》理論指導瘡瘍病診治
(二)將溫病學理法方藥用于瘡瘍病診治
(三)外科“正宗派”與“全生派”的影響
二、學術特色
(一)倡內治,陰陽為綱,強調治病求本
(二)參溫病,引三焦辨證,創“按部求因”辨證方法
(三)創“三陷變局”學說,提出五臟蘊毒證因
(四)辨病辨證相結合,創立類證鑒別理論
(五)強調內治四法,重視顧護脾胃
(六)擅長外治,發揮腐蝕法
(七)公開秘方,大家風范
臨證經驗
一、瘡瘍
(一)癰
(二)疔瘡
(三)有頭疽
(四)無頭疽
(五)流注
(六)丹毒
(七)瘰疬
(八)發頤
二、乳房疾病
(一)乳癖、乳痰、乳巖
(二)乳癰、乳疽
三、五官科疾病
(一)眼丹、眼漏
(二)眼胞菌毒、眼胞痰核
(三)耳癰、耳根癰
(四)鼻淵、鼻痔與鼻衄
(五)口瘡、口糜
(六)舌喑
(七)牙宣
(八)喉蛾、喉癰
(九)梅核氣
四、前后陰部疾病
(一)肛門癰
展開全部
中醫歷代名家學術研究叢書. 高秉鈞 作者簡介
潘桂娟,女,1953年4月出生,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研究員、所長,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主持2013年國家973計劃項目—中醫理論體系框架結構研究,任項目首席科學家。
書友推薦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
- >
二體千字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