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信息光學簡明教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436253
- 條形碼:9787121436253 ; 978-7-121-4362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信息光學簡明教程 內容簡介
信息光學技術是光學和信息科學相結合而發展起來的一門新的光學技術,本書既闡述了信息光學技術的基本理論,也介紹了這一技術的近期新進展。本書的特點一是把光學技術看做信息科學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進行研究,二是密切聯系實際,啟發學生用信息光學技術的基礎理論解決光學信息技術的各種應用問題,三是配有許多方便自學的習題,以及在國內外發表的有關文獻,可以引導讀者在本科數理知識的基礎上,啟發邏輯與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本書作為高等院校光學、光學工程、光信息科學技術、電子科學技術等有關專業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應專業的教師和科技工作者參考。
信息光學簡明教程 目錄
1.1 線性系統
1.1.1 線性系統的定義
1.1.2 脈沖響應和疊加積分
1.2 二維傅里葉變換
1.2.1 二維傅里葉變換定義及存在條件
1.2.2 極坐標下的二維傅里葉變換和傅里葉-貝塞爾變換
1.2.3 虛、實、奇、偶函數傅里葉變換的性質
1.2.4 二維傅里葉變換定理
1.2.5 常用二維傅里葉變換舉例
1.3 二維線性不變系統
1.3.1 二維線性不變系統的定義
1.3.2 二維線性不變系統的傳遞函數
1.3.3 線性不變系統的本征函數
1.3.4 級聯系統
1.4 抽樣定理
1.4.1 函數的抽樣
1.4.2 原函數的復原
1.4.3 空間帶寬積
習題一
第2章 角譜及標量衍射的角譜理論
2.1 光波的數學描述
2.1.1 光振動的復振幅和亥姆霍茲方程
2.1.2 球面波的復振幅表示
2.1.3 平面波的復振幅表示
2.1.4 平面波的空間頻率
2.1.5 空間頻率的局域化
2.2 復振幅分布的角譜及角譜的傳播
2.2.1 復振幅分布的角譜
2.2.2 平面波角譜的傳播
2.2.3 衍射孔徑對角譜的作用
2.3 標量衍射的角譜理論
2.3.1 惠更斯—菲涅耳—基爾霍夫標量衍射理論的簡要回顧
2.3.2 平面波角譜的衍射理論
2.3.3 菲涅耳衍射公式
2.4 夫瑯禾費衍射與傅里葉變換
2.5 菲涅耳衍射和分數傅里葉變換
2.5.1 分數傅里葉變換的定義
2.5.2 分數傅里葉變換的幾個基本性質
2.5.3 用分數傅里葉變換表示菲涅耳衍射
習題二
第3章 光學成像系統的頻率特性
3.1 透鏡的相位變換作用
3.2 透鏡的傅里葉變換性質
3.2.1 物在透鏡之前
3.2.2 物在透鏡后方
3.2.3 透鏡的孔徑效應
3.3 透鏡的一般變換特性
3.4 相干照明衍射受限系統的成像分析
3.4.1 透鏡的點擴散函數
3.4.2 衍射受限系統的點擴散函數
3.5 衍射受限系統的相干傳遞函數
3.6 衍射受限系統的非相干傳遞函數
3.6.1 非相干成像系統的光學傳遞函數(OTF)
3.6.2 OTF與CTF的關系
3.6.3 衍射受限的OTF
3.7 有像差系統的傳遞函數
3.8 相干與非相干成像系統的比較
3.8.1 截止頻率
3.8.2 像強度的頻譜
3.8.3 兩點分辨
3.8.4 其他效應
習題三
第4章 光學全息技術
4.1 概述
4.2 波前記錄與再現
4.2.1 波前記錄
4.2.2 波前再現
4.2.3 全息圖的基本類型
4.3 同軸全息圖和離軸全息圖
4.3.1 同軸全息圖
4.3.2 離軸全息圖
4.4 基元全息圖
4.5 菲涅耳全息圖
4.5.1 點源全息圖的記錄和再現
4.5.2 幾種特殊情況的討論
4.6 傅里葉變換全息圖
4.6.1 傅里葉變換全息圖的記錄與再現
4.6.2 準傅里葉變換全息圖
4.6.3 無透鏡傅里葉變換全息圖
4.7 像全息圖
4.7.1 再現光源寬度的影響
4.7.2 再現光源光譜寬度的影響
4.7.3 色模糊
4.7.4 像全息的制作
4.8 彩虹全息
4.8.1 二步彩虹全息
4.8.2 一步彩虹全息
4.8.3 彩虹全息的色模糊
4.9 相位全息圖
4.10 模壓全息圖
4.11 體積全息
4.11.1 透射體積全息圖
4.11.2 反射全息圖
4.12 平面全息圖的衍射效率
4.12.1 振幅全息圖的衍射效率
4.12.2 相位全息圖的衍射效率
習題四
第5章 計算全息
5.1 計算全息的理論基礎
5.1.1 概述
5.1.2 計算全息的抽樣與信息容量
5.1.3 時域信號和空域信號的調制與解調
5.1.4 計算全息的分類
5.2 計算全息的編碼方法
5.2.1 計算全息的編碼
5.2.2 迂回相位編碼方法
5.2.3 修正離軸參考光的編碼方法
5.3 計算傅里葉變換全息
5.3.1 抽樣
5.3.2 計算離散傅里葉變換
5.3.3 編碼
5.3.4 繪制全息圖
5.3.5 再現
5.3.6 幾點討論
5.4 計算像面全息
5.5 計算全息干涉圖
5.6 相息圖
5.7 計算全息的應用
5.8 計算全息的幾種物理解釋
習題五
第6章 光學信息處理
6.1 空間濾波
6.1.1 阿貝成像理論
6.1.2 空間濾波的傅里葉分析
6.1.3 空間濾波系統
6.1.4 空間濾波器
6.1.5 空間濾波應用舉例
6.2 圖像相減
6.2.1 空域編碼頻域解碼相減方法
6.2.2 正弦光柵濾波器相減方法
6.3 圖像識別
6.3.1 匹配空間濾波器
6.3.2 用全息法制作復數濾波器
6.3.3 圖像識別
6.3.4 聯合變換相關識別
6.4 圖像復原
6.4.1 逆濾波器
6.4.2 維納濾波器
6.5 非相干光學處理
6.5.1 相干與非相干光學處理
6.5.2 基于幾何光學的非相干處理系統
6.5.3 基于衍射的非相干處理——非相干頻域綜合
6.6 白光光學信息處理技術
6.6.1 白光光學
信息光學簡明教程 作者簡介
陳家璧,上海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68年畢業于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光學儀器設計與制造專業,光學工程專家,上海市高等教育名師,任教近50年,完成的科研與教學項目涉及光學信息處理與光測力學的許多方向,并曾獲得過多種獎項。為國家的高級光學工程科技人才的培養做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訪問學者,先后在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石溪大學工作3年,從事光學信息處理和激光散斑原理與應用研究。 曾任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光學學會理事,上海市激光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光學學會全息與光學信息處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多年。主編過教育部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光學信息技術原理與應用》《激光原理與應用》等10余種教材,撰寫過在Nature Photonics等權威雜志上發表的科技論文200余篇。主持翻譯了光學信息處理技術的開拓者,國際光學學會主席J.W.Goodman教授的封筆之作《傅里葉光學導論(第四版)》和《統計光學(第二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