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常見色素性皮膚病的中西醫結合診療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833792
- 條形碼:9787566833792 ; 978-7-5668-337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常見色素性皮膚病的中西醫結合診療 內容簡介
本書分總論和各論。各論分色素減少性皮膚病和色素增加性皮膚病。各論中每一個病從概述、病因及發病機理、治療等均有西醫和中醫的內容。本書在編寫過程中查閱了大量的國內外文獻資料,把一些新理論、新技術及新療法寫進書中,如色素性皮膚病的中醫藥治療、近期新的激光治療等。本書具有新穎性、科學性,內容豐富,適合中級以上的臨床醫師學習和參考。
常見色素性皮膚病的中西醫結合診療 目錄
前言
上編 總論
**章 皮膚結構和生理功能
**節 皮膚結構
第二節 皮膚的生理功能
第三節 皮膚色素沉著與調節
第四節 黑素細胞
第二章 色素性皮膚病的治療
**節 色素減少性皮膚病的治療
第二節 色素增加性皮膚病的治療
第三章 中醫對色素性皮膚病的概述
**節 中醫對皮膚的認識
第二節 色素性皮膚病中醫病因病機
第三節 色素性皮膚病的癥狀
第四節 色素性皮膚病的中醫治療
下編 各論
第四章 色素減少性皮膚病
**節 白癜風
第二節 暈痣
第三節 白化病
第四節 老年性白斑
第五節 無色素性痣
第六節 炎癥后白斑
第七節 貧血痣
第五章 白癜風的慢病管理
**節 白癜風的預防
第二節 白癜風的健康教育
第三節 醫護倫理要求
第四節 日常管理
第五節 門診管理
第六章 色素增加性皮膚病
**節 雀斑
第二節 黃褐斑
第三節 顴部褐青色痣
第四節 獲得性黑色素細胞痣
第五節 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
第六節 色素性化妝品皮炎
第七節 摩擦黑變病
第八節 色素性口周紅斑
……
常見色素性皮膚病的中西醫結合診療 節選
走罐療法:走罐療法是以陶罐、玻璃罐、竹罐等為工具,借熱力排去罐中空氣,使罐內形成負壓,吸附于皮膚上,然后用手推動罐上下或左右移動,以防治疾病的方法。有除濕化濁、消斑除翳、調理肝腎、調節內分泌的功能。其機理為:走罐時使局部毛細血管充血甚至破裂,隨即產生一種類組胺的物質,隨體液周流全身,刺激各個器官,增強其功能活動。局部血管擴張,血液及淋巴液循環加速,血管壁通透性提高,白細胞吞噬活動加強,使機體對外界變化的耐受力和敏感性增強。另外,走罐的機械刺激通過皮膚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徑傳到中樞神經系統,調節興奮與抑制,使之趨于平衡,使患者皮膚相應的組織代謝旺盛,吞噬作用增強,促進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排出有害物質,加速皮膚衰老上皮細胞的脫落。因此,走罐療法在皮膚科應用廣泛。在治療黃褐斑時,多以背部走罐為主,采用背部督脈、足太陽膀胱經走罐方法。走罐聯合局部圍刺、刺絡放血、梅花針叩刺等方法,可明顯提高治療黃褐斑的有效率。 刮痧療法:面部刮痧可使局部汗孔開泄,促進邪氣外排、改善微循環、清潔經脈,又可疏通經絡、宣通氣血、活血祛瘀、調理臟腑。具體操作為在治療床上患者取去枕平臥位,操作者坐于患者頭端,充分暴露患者面部,用手指把橄欖精油均勻涂抹在患者臉上,然后用專用面部刮痧板由額頭至下巴、鼻中至兩側順肌肉紋理走向進行刮痧,直至患者面部肌膚輕微充血潮紅、自覺面部微熱即可,每次約30分鐘。面部刮痧不僅能改善面部血管的微循環,增加血液、淋巴液及體液的流量,使皮膚中的細胞得到充分的營養和氧氣,加速細胞的新陳代謝,而且能促進衰老細胞的脫落,維護纖維彈性,激發人體“潛能”,使大腦得到信息反饋而重新分配全身能量,起到了排毒養顏、舒緩皺紋、行氣消斑、保健養顏的功效。面部刮痧聯合中藥面膜更能提高黃褐斑的治療有效率。 穴位注射:穴位注射集針灸學與現代醫學為一體,不僅繼承了傳統中醫學理論,具有經穴的整體調節作用,從整體上辨證選穴、扶正祛邪、調整臟腑、疏通經絡,使患者陰平陽秘、臟腑調達、經絡通暢、氣血充沛而上榮于面,達到祛斑美容的目的;又結合了現代醫學的局部觀,以現代藥理學為基礎,使注入的藥物直達病所,并在局部充分發揮藥理作用。已有研究發現穴位注射能有效降低黃褐斑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從而有效治療黃褐斑。穴位注射治療黃褐斑在穴位選擇上主要遵循辨證選穴,選用有針對性的腧穴,在得氣的前提下注射給藥,通過對穴位、經絡的刺激,經絡之氣血得以激發和疏通條達,使經穴發揮出獨特功效,明顯提高注射藥物的作用。全身取穴時選用背腧穴(如肝俞穴、脾俞穴、腎俞穴)、三陰交、足三里、曲池等,局部取穴多選面部色斑明顯處,面中部皮損可選顴髎、地倉、頰車、迎香,面上部皮損可選陽白、印堂、魚腰,面下部皮損可選承漿,雙頰處皮損可選下關、顴髂、四白,太陽穴處皮損則選太陽穴,眉間可選印堂,口唇周圍可根據皮損部位選禾髂、地倉、承漿。穴位注射的藥物根據辨證論治選擇復方當歸注射液、丹參注射液、胎盤組織液、維生素B12注射液、黃芪注射液、甲鈷胺注射液、胸腺五肽、刺五加注射液、生脈注射液等。 耳穴療法:耳穴療法通過內調臟腑、宣通氣血、協調陰陽、疏肝解郁、健脾補腎,達到內外并治、標本兼顧的整體效應。十二經脈氣血都直接或間接上達于耳部,刺激耳穴對于調節整體各系統功能,以及調節女性內分泌系統下丘腦一垂體一卵巢軸的動態平衡有重要治療意義。耳穴貼壓治療黃褐斑,取穴選肺、心、五臟、內分泌、腎上腺、生殖器,肝郁氣滯型配穴肝、膽、三焦;脾虛痰阻型配穴脾、胃、大腸;肝腎不足型配穴肝、腎、內生殖器。貼壓可選擇王不留行籽/磁珠等,具體操作為75%酒精常規消毒局部皮膚,以王不留行籽/磁珠粘貼于膠布上,對準穴位貼牢。每日按壓3-4次,每次2-3分鐘,以耳部微熱、微痛為度。每周更換1次,雙耳交替治療。 熏蒸療法:中藥熏蒸治療黃褐斑主要以調補氣血為源,疏肝、健脾、補腎的藥物為本,以滋陰補血、調肝理脾。中藥熏蒸的組方以古方七白散為主,在此基礎上依據證型的不同配伍不同的中藥,其中肝腎虧虛方藥中熟地滋陰補血,輔助當歸養肝補血、和血調經;氣滯血瘀方藥中川芎、丹參活血化瘀、養血調經、活血行滯。七白散中白芍、白芷、白薇、白及、白附子、白鮮皮等七味中藥起養血柔肝之功效,加減配伍柴胡、茯苓、丹參、郁金等中藥,有疏肝理氣、利水滲濕、寧心安神之功效,諸藥結合,調理患者機體的氣血,*終達到祛除黃褐斑的效果。熏蒸療法常聯合針灸、中藥面膜等進行治療。
常見色素性皮膚病的中西醫結合診療 作者簡介
吳艷華,從事中醫藥工作31年。現為暨南大學附屬廣州紅十字會醫院中醫科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在色素性皮膚病臨床和科研上有豐富的經驗與深入的研究,主持并參與國家、省級、市廳級課題10余項,曾獲廣東省、廣州市科學技術獎。發表論文30余篇。廣東省“十三五”中醫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及廣州市中醫高水平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學科帶頭人;廣州市高層次醫學重點人才、羊城好醫生;廣東省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綜合醫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針灸學會皮膚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州市醫學會中西醫結合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李其林,從事皮膚病、性病醫療科研工作38年。現為暨南大學附屬廣州紅十字會醫院皮膚科二級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醫院終身榮譽教授。廣州市高層次醫學重點人才,榮獲廣州醫師獎,曾獲羊城好醫生、廣州最美妙手仁醫等稱號。參與編寫著作《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實用醫藥管理學》等。發表論文約200篇。獲廣東省、廣州市科學技術獎7項。主持并參與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東省、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10余項。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常委、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州市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主任委員、《皮膚性病診療學雜志》副主編、《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志》編委。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