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30年:浦東開發開放重大實踐與精神價值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75181
- 條形碼:9787208175181 ; 978-7-208-1751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30年:浦東開發開放重大實踐與精神價值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從“浦東模式”到“浦東精神價值”,全方位展現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旗幟和標桿
30年:浦東開發開放重大實踐與精神價值 內容簡介
1990年,黨中央國務院批準浦東實行開發開放;1992年,國務院批復上海市設立浦東新區。30年來,浦東肩負著實施國家戰略的重大使命,大膽闖、大膽試,每一次創新、每一次突破、每一個方面的先行先試、每一項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都在中國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留下了深深足跡,并且成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生動縮影。30年來,浦東開發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更是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旗幟和標桿。 本書為2020年度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項目的成果。作者從在已有各類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緊緊圍繞著“浦東模式”和“浦東精神價值”兩個全新的視角,對30年來浦東開發開放歷史展開進一步的深入研究,進而把浦東開發開放研究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和新的維度,并且提出一些新的觀點、新的建議。
30年:浦東開發開放重大實踐與精神價值 目錄
**章總論
一、戰略背景:浦東開發開放重大戰略部署的推出
二、發展歷程:浦東開發開放一路走來的輝煌
三、重大實踐:凝練成開發開放的浦東模式
四、浦東模式:凝練成開發開放的精神價值
五、開發開放:新時代浦東再出發
第二章戰略背景:浦東開發開放重大戰略部署的推出
一、國內新形勢:面臨著經濟體制改革和國家基本制度的“雙重考驗”
二、國際新環境:面臨著西方國家制裁和國際格局變化的“雙重影響”
三、迎接新挑戰:浦東開發開放肩負國家重大使命
第三章發展歷程:浦東開發開放一路走來的輝煌
一、形態開發階段:1990年至1995年
二、功能提升階段:1996年至2005年
三、綜改全面推進:2005年至2013年
四、新一輪改革開放:2013年至今
第四章重大實踐:凝練成開發開放的浦東模式
一、堅持開創歷史進程,是浦東開發開放的重要擔當
二、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浦東開發開放的重要法寶
三、堅持服務國家戰略,是浦東開發開放的重要使命
四、堅持對外開放,是浦東開發開放的重要政策
五、堅持對內聯動,是浦東開發開放的重要舉措
六、堅持探索發展創新,是浦東開發開放的重要特色
七、堅持推進金融創新,是浦東開發開放的重要先導
八、堅持推進貿易創新,是浦東開發開放的重要抓手
九、堅持推進航運創新,是浦東開發開放的重要環節
十、堅持推進科技創新,是浦東開發開放的重要支撐
十一、堅持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浦東開發開放的重要保證
十二、堅持社會治理統籌,是浦東開發開放的重要突破
第五章浦東浦式:凝練成開發開放的精神價值
一、浦東開發開放的精神價值
二、開發開放凝練成浦東精神價值
第六章開發開放:新時代浦東再出發
一、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
二、深入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
三、深入培育“五個中心”核心功能
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五、深入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進程
附件一:浦東開發開放30年:基本經驗與重要啟示
一、以開放為引領,實現國家戰略
二、以改革為動力,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三、推動制度創新,為國家治理現代化探索浦東經驗
四、浦東開發開放的經驗啟示
附件二:浦東開發開放30年經濟社會發展數據組圖
參考文獻
30年:浦東開發開放重大實踐與精神價值 節選
創新一直是浦東開放和改革的主要驅動力,尤其是張江與臨港作為浦東新區資深與新啟的兩大科創園區,在發展進程中都涌現了一些極具代表性的創新型企業案例。 一是“國家上海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基地”扎根張江。為加快實施發展生物技術與現代醫藥產業的新興科技產業戰略,1996年8月2日,“國家上海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基地”落戶張江高科技園區,這也是上海實施“聚焦張江”戰略*早開發的基地之一。在隨后的20多年中,基地致力創新研究,積極引進科研人才,廣泛開展科技研發工作,專利發明榮獲2002香港國際專利技術博覽會金牌獎等獎項,研發的藥物在治療老年癡呆、癌癥、瘧疾等方面獲得國內外廣泛認可。如今,上海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基地已成為國內生物醫藥領域研發機構*集中、創新實力*強、新藥創制成果*突出的基地之一,有張江“藥谷”的稱號。截至2020年,張江集聚有約1000多家生命健康創新企業,超過600個在研藥物品種,國家級研發機構近150家,超過1000多項專利授權。2019年全國約1/3的Ⅰ類創新藥來自張江,2020年2/3全國批準上市抗體藥物、1/5創新醫療器械均來自張江。因此,張江“藥谷”的美譽與輝煌將繼續在浦東新區的大地上發出光亮。 二是“特斯拉超級工廠”落戶臨港。為適應通信技術和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時代,幫助上海盡快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目標,2018年,在國家發改委宣布取消新能源車外資股比限制后,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成立,規劃年產50萬輛純電動整車的特斯拉超級工廠正式揭牌,落戶浦東臨港區域,這也是迄今為止上海引進的規模*大的外資制造業項目;同時,特斯拉(上海)電動汽車研發創新中心也同步落地。《特斯拉超級工廠落戶臨港》,載《浦東開發》2019年第1期,第6頁。特斯拉的引進是上海聚焦“未來車”的重要舉措之一,通過吸引優質新能源汽車項目及企業,探索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等方式,推動傳統汽車制造企業迭代升級。
30年:浦東開發開放重大實踐與精神價值 作者簡介
張兆安,二級研究員,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國家高端智庫《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研究》首席專家。先后在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民主建國會上海市委、上海社會科學院從事經濟理論、決策咨詢、新聞出版、參政議政等工作。曾擔任上海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咨詢部主任,上海經濟年鑒主編,民建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區縣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第十屆上海市政協委員,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主建國會第九、第十、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第十一、第十二屆、第十三屆民建上海市委副主任委員。迄今為止,出版著作、譯作、年鑒、藍皮書等50余種,發表各類論文和文章400余篇。
- >
唐代進士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