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原中国图书网):网上书店,尾货特色书店,30万种特价书低至2折!

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包郵 設計模式之美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時間:2022-06-01
開本: 26cm 頁數(shù): 12,344頁
中 圖 價:¥65.9(6.6折) 定價  ¥99.8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設計模式之美 版權(quán)信息

設計模式之美 本書特色

從面向?qū)ο蟆⒃O計原則、編程規(guī)范、代碼重構(gòu)鋪開,Google前工程師帶你追本溯源,幫助掌握編寫高質(zhì)量代碼的所有知識。 (1)搞懂 23 種常用的設計模式,幫你跨越知識到應用的鴻溝 (2)200 真實代碼分析設計與實現(xiàn),手把手教你寫出高質(zhì)量代碼; (3)大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的編程經(jīng)驗分享,輕松應對設計模式面試的關(guān)卡; (4)極客時間《設計模式之美》專欄4萬 用戶、《算法之美》10 萬用戶共同選擇,經(jīng)過讀者驗證的作品。 (5)通俗易懂,每個知識點結(jié)合實戰(zhàn)代碼講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如論新手或是工程師,無論求職面試或是項目開發(fā),希望本書可以給出有益的指導。 無論是平時工作還是業(yè)余時間研究源代碼,研發(fā)工程師都會接觸各種設計模式,設計模式涉及的知識較多,學習者想要系統(tǒng)掌握設計模式,并非易事,本書可以幫助學習者實現(xiàn)這一目標。本書的講解更加貼近實戰(zhàn),可以幫助學習者將設計模式應用到項目中。本書是研發(fā)工程師的學習教程。 ——袁杰 百度工程師 本書內(nèi)容通俗易懂,不但包括設計模式知識,而且提供設計模式應用示例。本書是作者多年研發(fā)心得總結(jié),值得讀者閱讀。 —— 李佳霖 阿里巴巴工程師 本書講解了編寫高質(zhì)量代碼所需的知識,包括面向?qū)ο缶幊谭妒健⒃O計原則、代碼規(guī)范、重構(gòu)技巧、設計模式,是一本幫助讀者提高代碼質(zhì)量的很好的參考書! —— 李志剛 騰訊工程師 代碼質(zhì)量決定項目的開發(fā)和維護成本,因此,在編寫代碼時,研發(fā)工程師要時刻關(guān)注代碼質(zhì)量。本書從設計模式知識到實戰(zhàn)應用,詳細闡述了如何編寫高質(zhì)量代碼的技術(shù)。強烈推薦大家閱讀本書。 ——張陽 字節(jié)跳動工程師 本書理論和實踐相結(jié)合,既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了理論知識,又提供了生動有趣的應用示例,無論你是準備求職的新手,還是正在從事項目開發(fā)的工程師,本書都可以給你有益的指導。 ——鄭漢卿 嗶哩嗶哩工程師 本書是關(guān)于設計模式難得的好書。總之,學設計模式,看本書就對了。 —— 馬超 拼多多工程師

設計模式之美 內(nèi)容簡介

本書首先講解了設計模式知識的基礎知識, 幫助讀者梳理*重要、*常用的七大代碼評判標準, 帶讀者認識設計模式的框架 ; 其次, 詳細講解面向?qū)ο蟆⒃O計原則、編碼規(guī)范、重構(gòu)技巧等基礎編碼知識, 每一個知識點分別通過“理論篇”來精講, 通過“實戰(zhàn)篇”帶讀者進行應用, 通過“總結(jié)篇”復習鞏固所學知識 ; 第三, 精講23種經(jīng)典設計模式, 幫讀者搞懂每一種設計模式的原理、核心思想和應用場景, 并告訴讀者如何避免過度設計和設計不足, 徹底掌握設計模式相關(guān)的所有知識 ; *后, 剖析了5個常用開源框架用到的設計模式、原則和思想, 并通過完整的分析、設計和實現(xiàn)過程, 手把手帶讀者完成3個實戰(zhàn)項目, 將學過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戰(zhàn)中。

設計模式之美 目錄

"第 1章概述 1

1.1 為什么學習代碼設計 2

1.1.1 編寫高質(zhì)量的代碼 2

1.1.2 應對復雜代碼的開發(fā) 2

1.1.3 程序員的基本功 3

1.1.4 職場發(fā)展的**技能 4

1.1.5 思考題 4

1.2 如何評價代碼質(zhì)量 4

1.2.1 可維護性(maintainability) 5

1.2.2 可讀性(readability) 6

1.2.3 可擴展性(extensibility) 6

1.2.4 靈活性(flexibility) 6

1.2.5 簡潔性(simplicity) 7

1.2.6 可復用性(reusability) 7

1.2.7 可測試性(testability) 7

1.2.8 思考題 8

1.3 如何寫出高質(zhì)量代碼 8

1.3.1 面向?qū)ο蟆?

1.3.2 設計原則 8

1.3.3 設計模式 9

1.3.4 代碼規(guī)范 9

1.3.5 重構(gòu)技巧 10

1.3.6 思考題 11

1.4 如何避免過度設計  11

1.4.1 代碼設計的初衷是提高代碼質(zhì)量 11

1.4.2 代碼設計的原則是“先有問題,后有方案” 12

1.4.3 代碼設計的應用場景是復雜代碼 12

1.4.4 持續(xù)重構(gòu)可有效避免過度設計 12

1.4.5 不要脫離具體的場景談代碼設計 13

1.4.6 思考題 13

第 2章面向?qū)ο缶幊谭妒健?4

2.1 當我們在談論面向?qū)ο髸r,到底在談論什么 15

2.1.1 面向?qū)ο缶幊毯兔嫦驅(qū)ο缶幊陶Z言 15

2.1.2 非嚴格定義的面向?qū)ο缶幊陶Z言 16

2.1.3 面向?qū)ο蠓治龊兔嫦驅(qū)ο笤O計 16

2.1.4 關(guān)于UML的說明 17

2.1.5 思考題 17

2.2 封裝、抽象、繼承和多態(tài)為何而生 17

2.2.1 封裝(encapsulation) 18

2.2.2 抽象(abstraction) 20

2.2.3 繼承(inheritance) 21

2.2.4 多態(tài)(polymorphism) 22

2.2.5 思考題 25

2.3 如何進行面向?qū)ο蠓治觥⒚嫦驅(qū)ο笤O計和面向?qū)ο缶幊獭?5

2.3.1 案例介紹和難點剖析 25

2.3.2 如何進行面向?qū)ο蠓治觥?6

2.3.3 如何進行面向?qū)ο笤O計 28

2.3.4 如何進行面向?qū)ο缶幊獭?4

2.3.5 思考題 35

2.4 面向?qū)ο缶幊膛c面向過程編程和函數(shù)式編程之間的區(qū)別 35

2.4.1 面向過程編程 36

2.4.2 面向?qū)ο缶幊毯兔嫦蜻^程編程的對比 38

2.4.3 函數(shù)式編程 40

2.4.4 面向?qū)ο缶幊毯秃瘮?shù)式編程的對比 44

2.4.5 思考題 44

2.5 哪些代碼看似面向?qū)ο缶幊田L格,實則面向過程編程風格 45

2.5.1 濫用getter、setter方法 45

2.5.2 濫用全局變量和全局方法 47

2.5.3 定義數(shù)據(jù)和方法分離的類 49

2.5.4 思考題 50

2.6 基于“貧血”模型的傳統(tǒng)開發(fā)模式是否違背OOP 51

2.6.1 基于“貧血”模型的傳統(tǒng)開發(fā)模式 51

2.6.2 基于“充血”模型的DDD開發(fā)模式 52

2.6.3 兩種開發(fā)模式的應用對比 53

2.6.4 基于“貧血”模型的傳統(tǒng)開發(fā)模式被廣泛應用的原因 57

2.6.5 基于“充血”模型的DDD開發(fā)模式的應用場景 58

2.6.6 思考題 59

2.7 接口和抽象類:如何使用普通類模擬接口和抽象類 59

2.7.1 抽象類和接口的定義與區(qū)別 59

2.7.2 抽象類和接口存在的意義 62

2.7.3 模擬實現(xiàn)抽象類和接口 64

2.7.4 抽象類和接口的應用場景 65

2.7.5 思考題 65

2.8 基于接口而非實現(xiàn)編程:有沒有必要為每個類都定義接口 65

2.8.1 接口的多種理解方式 66

2.8.2 設計思想實戰(zhàn)應用 66

2.8.3 避免濫用接口 69

2.8.4 思考題 69

2.9 組合優(yōu)于繼承:什么情況下可以使用繼承 70

2.9.1 為什么不推薦使用繼承 70

2.9.2 相比繼承,組合有哪些優(yōu)勢 72

2.9.3 如何決定是使用組合還是使用繼承 73

2.9.4 思考題 74


第3章設計原則 75

3.1 單一職責原則:如何判定某個類的職責是否單一 76

3.1.1 單一職責原則的定義和解讀 76

3.1.2 如何判斷類的職責是否單一 76

3.1.3 類的職責是否越細化越好 78

3.1.4 思考題 79

3.2 開閉原則:只要修改代碼,就一定違反開閉原則嗎 79

3.2.1 如何理解“對擴展開放、對修改關(guān)閉” 80

3.2.2 修改代碼就意味著違反開閉原則嗎 83

3.2.3 如何做到“對擴展開放、對修改關(guān)閉” 84

3.2.4 如何在項目中靈活應用開閉原則 85

3.2.5 思考題 86

3.3 里氏替換原則:什么樣的代碼才算違反里氏替換原則 86

3.3.1 里氏替換原則的定義 86

3.3.2 里氏替換原則與多態(tài)的區(qū)別 88

3.3.3 違反里氏替換原則的反模式 89

3.3.4 思考題 89

3.4 接口隔離原則:如何理解該原則中的“接口” 89

3.4.1 把“接口”理解為一組API或函數(shù) 90

3.4.2 把“接口”理解為單個API或函數(shù) 91

3.4.3 把“接口”理解為OOP中的接口概念 92

3.4.4 思考題 96

3.5 依賴反轉(zhuǎn)原則:依賴反轉(zhuǎn)與控制反轉(zhuǎn)、依賴注入有何關(guān)系 97

3.5.1 控制反轉(zhuǎn)(IoC) 97

3.5.2 依賴注入(DI) 98

3.5.3 依賴注入框架(DI Framework) 99

3.5.4 依賴反轉(zhuǎn)原則(DIP) 100

3.5.5 思考題 100

3.6 KISS原則和YAGNI原則:二者是一回事嗎 100

3.6.1 KISS原則的定義和解讀 101

3.6.2 代碼并非行數(shù)越少越簡單 101

3.6.3 代碼復雜不一定違反KISS原則 103

3.6.4 如何寫出滿足KISS原則的代碼 104

3.6.5 YAGNI原則和KISS原則的區(qū)別 104

3.6.6 思考題 104

3.7 DRY原則:相同的兩段代碼就一定違反DRY原則嗎 104

3.7.1 代碼邏輯重復 105

3.7.2 功能(語義)重復 106

3.7.3 代碼執(zhí)行重復 107

3.7.4 代碼的復用性 109

3.7.5 思考題 110

3.8 LoD:如何實現(xiàn)代碼的“高內(nèi)聚、低耦合” 110

3.8.1 何為“高內(nèi)聚、低耦合” 110

3.8.2 LoD的定義描述 111

3.8.3 定義解讀與代碼示例一 112

3.8.4 定義解讀與代碼示例二 114

3.8.5 思考題 116

第4章代碼規(guī)范 117

4.1 命名與注釋:如何精準命名和編寫注釋 118

4.1.1 長命名和短命名哪個更好 118

4.1.2 利用上下文信息簡化命名 118

4.1.3 利用業(yè)務詞匯表統(tǒng)一命名 118

4.1.4 命名既要精準又要抽象 119

4.1.5 注釋應該包含哪些內(nèi)容 119

4.1.6 注釋并非越多越好 120

4.1.7 思考題 120

4.2 代碼風格:與其爭論標準,不如團隊統(tǒng)一 121

4.2.1 類、函數(shù)多大才合適 121

4.2.2 一行代碼多長才合適 121

4.2.3 善用空行分割代碼塊 121

4.2.4 是四格縮進還是兩格縮進 122

4.2.5 左大括號是否要另起一行 122

4.2.6 類中成員的排列順序 122

4.2.7 思考題 123

4.3 編程技巧:小技巧,大作用,一招提高代碼的可讀性 123

4.3.1 將復雜的代碼模塊化 123

4.3.2 避免函數(shù)的參數(shù)過多 124

4.3.3 移除函數(shù)中的flag參數(shù) 125

4.3.4 移除嵌套過深的代碼 126

4.3.5 學會使用解釋性變量 128

4.3.6 思考題 129

第5章重構(gòu)技巧 130

5.1 重構(gòu)四要素:目的、對象、時機和方法 131

5.1.1 重構(gòu)的目的:為什么重構(gòu)(why) 131

5.1.2 重構(gòu)的對象:到底重構(gòu)什么(what) 131

5.1.3 重構(gòu)的時機:什么時候重構(gòu)(when) 132

5.1.4 重構(gòu)的方法:應該如何重構(gòu)(how) 132

5.1.5 思考題 133

5.2 單元測試:保證重構(gòu)不出錯的有效手段 133

5.2.1 什么是單元測試 133

5.2.2 為什么要編寫單元測試代碼 135

5.2.3 如何設計單元測試 136

5.2.4 為什么單元測試落地困難 138

5.2.5 思考題 139

5.3 代碼的可測試性:如何編寫可測試代碼 139

5.3.1 編寫可測試代碼的方法 139

5.3.2 常見不可測試代碼示例 146

5.3.3 思考題 147

5.4 解耦:哪些方法可以用來解耦代碼 147

5.4.1 為何解耦如此重要 147

5.4.2 如何判斷代碼是否需要解耦 148

5.4.3 如何給代碼解耦 148

5.4.4 思考題 150

5.5 重構(gòu)案例:將ID生成器代碼從“能用”重構(gòu)為“好用” 150

5.5.1 ID生成器需求背景 150

5.5.2 “湊合能用”的代碼實現(xiàn) 151

5.5.3 如何發(fā)現(xiàn)代碼的質(zhì)量問題 152

5.5.4 第 一輪重構(gòu):提高代碼的可讀性 153

5.5.5 第二輪重構(gòu):提高代碼的可測試性 155

5.5.6 第三輪重構(gòu):編寫單元測試代碼 156

5.5.7 第四輪重構(gòu):重構(gòu)異常處理邏輯 158

5.5.8 思考題 165

第6章創(chuàng)建型設計模式 166

6.1 單例模式(上):為什么不推薦在項目中使用單例模式 167

6.1.1 單例模式的定義 167

6.1.2 單例模式的實現(xiàn)方法 167

6.1.3 單例模式的應用:日志寫入 170

6.1.4 單例模式的弊端 173

6.1.5 單例模式的替代方案 175

6.1.6 思考題 176

6.2 單例模式(下):如何設計實現(xiàn)一個分布式單例模式 177

6.2.1 單例模式的唯一性 177

6.2.2 線程唯一的單例模式 177

6.2.3 集群環(huán)境下的單例模式 178

6.2.4 多例模式 179

6.2.5 思考題 180

6.3 工廠模式(上):如何解耦復雜對象的創(chuàng)建和使用 180

6.3.1 簡單工廠模式(Simple Factory Pattern) 181

6.3.2 工廠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Pattern) 183

6.3.3 抽象工廠模式(Abstract Factory Pattern) 186

6.3.4 工廠模式的應用場景總結(jié) 187

6.3.5 思考題 187

6.4 工廠模式(下):如何設計實現(xiàn)一個依賴注入容器 188

6.4.1 DI容器與工廠模式的區(qū)別 188

6.4.2 DI容器的核心功能 188

6.4.3 DI容器的設計與實現(xiàn) 190

6.4.4 思考題 194

6.5 建造者模式:什么情況下必須用建造者模式創(chuàng)建對象 194

6.5.1 使用構(gòu)造函數(shù)創(chuàng)建對象 194

6.5.2 使用setter方法為成員變量賦值 195

6.5.3 使用建造者模式做參數(shù)校驗 196

6.5.4 建造者模式在Guava中的應用 198

6.5.5 建造者模式與工廠模式的區(qū)別 200

6.5.6 思考題 200

6.6 原型模式:如何快速復制(clone)一個哈希表 200

6.6.1 原型模式的定義 200

6.6.2 原型模式的應用舉例 201

6.6.3 原型模式的實現(xiàn)方式:深拷貝和淺拷貝 203

6.6.4 思考題 206

第7章結(jié)構(gòu)型設計模式 208

7.1 代理模式:代理模式在RPC、緩存和監(jiān)控等場景中的應用 209

7.1.1 基于接口實現(xiàn)代理模式 209

7.1.2 基于繼承實現(xiàn)代理模式 211

7.1.3 基于反射實現(xiàn)動態(tài)代理 211

7.1.4 代理模式的各種應用場景 212

7.1.5 思考題 213

7.2 裝飾器模式:剖析Java IO類庫的底層設計思想 213

7.2.1 Java IO類庫的“奇怪”用法 213

7.2.2 基于繼承的設計方案 215

7.2.3 基于裝飾器模式的設計方案 215

7.2.4 思考題 219

7.3 適配器模式:如何利用適配器模式解決代碼的不兼容問題 219

7.3.1 類適配器和對象適配器 219

7.3.2 適配器模式的5種應用場景 221

7.3.3 適配器模式在Java日志中的應用 224

7.3.4 Wrapper設計模式 226

7.3.5 思考題 230

7.4 橋接模式:如何將M×N的繼承關(guān)系簡化為M+N的組合關(guān)系 230

7.4.1 橋接模式的定義 230

7.4.2 橋接模式解決繼承“爆炸”問題 230

7.4.3 思考題 231

7.5 門面模式:如何設計接口以兼顧接口的易用性和通用性 231

7.5.1 門面模式和接口設計 231

7.5.2 利用門面模式提高接口易用性 232

7.5.3 利用門面模式提高接口性能 232

7.5.4 利用門面模式解決事務問題 232

7.5.5 思考題 233

7.6 組合模式:一種應用在樹形結(jié)構(gòu)上的特殊設計模式 233

7.6.1 組合模式的應用一:目錄樹 233

7.6.2 組合模式的應用二:人力樹 237

7.6.3 思考題 239

7.7 享元模式:如何利用享元模式降低系統(tǒng)的內(nèi)存開銷 239

7.7.1 享元模式在棋牌游戲中的應用 239

7.7.2 享元模式在文本編輯器中的應用 242

7.7.3 享元模式在Java Integer中的應用 244

7.7.4 享元模式在Java String中的應用 247

7.7.5 享元模式與單例模式、緩存、對象池的區(qū)別 248

7.7.6 思考題 248

第8章行為型設計模式 249

8.1 觀察者模式:如何實現(xiàn)一個異步非阻塞的EventBus框架 250

8.1.1 觀察者模式的定義 250

8.1.2 觀察者模式的代碼實現(xiàn) 250

8.1.3 觀察者模式存在的意義 251

8.1.4 觀察者模式的應用場景 253

8.1.5 異步非阻塞觀察者模式 254

8.1.6 EventBus框架功能介紹 255

8.1.7 從零開始實現(xiàn)EventBus框架 257

8.1.8 思考題 261

8.2 模板方法模式(上):模板方法模式在JDK、Servlet、JUnit中的應用 261

8.2.1 模板方法模式的定義與實現(xiàn) 261

8.2.2 模板方法模式的作用一:復用 262

8.2.3 模板方法模式的作用二:擴展 264

8.2.4 思考題 266

8.3 模板方法模式(下):模板方法模式與回調(diào)有何區(qū)別和聯(lián)系 267

8.3.1 回調(diào)的原理與實現(xiàn) 267

8.3.2 應用示例一:JdbcTemplate 268

8.3.3 應用示例二:setClickListener() 270

8.3.4 應用示例三:addShutdownHook() 271

8.3.5 模板方法模式與回調(diào)的區(qū)別 272

8.3.6 思考題 273

8.4 策略模式:如何避免冗長的if-else和switch-case語句 273

8.4.1 策略模式的定義與實現(xiàn) 273

8.4.2 利用策略模式替代分支判斷 275

8.4.3 策略模式的應用舉例:對文件中的內(nèi)容進行排序 277

8.4.4 避免策略模式誤用 281

8.4.5 思考題 281

8.5 職責鏈模式:框架中的過濾器、攔截器和插件是如何實現(xiàn)的 282

8.5.1 職責鏈模式的定義和實現(xiàn) 282

8.5.2 職責鏈模式在敏感詞過濾中的應用 286

8.5.3 職責鏈模式在Servlet Filter中的應用 288

8.5.4 職責鏈模式在Spring Interceptor中的應用 290

8.5.5 職責鏈模式在MyBatis Plugin中的應用 293

8.5.6 思考題 297

8.6 狀態(tài)模式:游戲和工作流引擎中常用的狀態(tài)機是如何實現(xiàn)的 297

8.6.1 什么是有限狀態(tài)機 298

8.6.2 狀態(tài)機實現(xiàn)方式一:分支判斷法 300

8.6.3 狀態(tài)機實現(xiàn)方式二:查表法 301

8.6.4 狀態(tài)機實現(xiàn)方式三:狀態(tài)模式 303

8.6.5 思考題 306

8.7 迭代器模式(上):為什么要用迭代器遍歷集合 306

8.7.1 迭代器模式的定義和實現(xiàn) 307

8.7.2 遍歷集合的3種方法 309

8.7.3 迭代器遍歷集合的問題 310

8.7.4 迭代器遍歷集合的問題的解決方案 311

8.7.5 思考題 315

8.8 迭代器模式(下):如何實現(xiàn)一個支持快照功能的迭代器 315

8.8.1 支持快照功能的迭代器 315

8.8.2 設計思路一:基于多副本 316

8.8.3 設計思路二:基于時間戳 317

8.8.4 思考題 319

8.9 訪問者模式:為什么支持雙分派的編程語言不需要訪問者模式 320

8.9.1 “發(fā)明”訪問者模式 320

8.9.2 雙分派(Double Dispatch) 328

8.9.3 思考題 330

8.10 備忘錄模式:如何優(yōu)雅地實現(xiàn)數(shù)據(jù)防丟失、撤銷和恢復功能 330

8.10.1 備忘錄模式的定義與實現(xiàn) 331

8.10.2 優(yōu)化備忘錄模式的時間和空間開銷 333

8.10.3 思考題 334

8.11 命令模式:如何設計實現(xiàn)基于命令模式的手游服務器 334

8.11.1 命令模式的定義 334

8.11.2 命令模式的應用:手游服務器 335

8.11.3 命令模式與策略模式的區(qū)別 336

8.11.4 思考題 337

8.12 解釋器模式:如何設計實現(xiàn)一個自定義接口告警規(guī)則的功能 337

8.12.1 解釋器模式的定義 337

8.12.2 解釋器模式的應用:表達式計算 337

8.12.3 解釋器模式的應用:規(guī)則引擎 340

8.12.4 思考題 343

8.13 中介模式:什么時候使用中介模式?什么時候使用觀察者模式? 343

8.13.1 中介模式的定義和實現(xiàn) 343

8.13.2 中介模式與觀察者模式的區(qū)別 344

8.13.3 思考題 344"


展開全部

設計模式之美 作者簡介

王爭,前Google工程師,《數(shù)據(jù)結(jié)構(gòu)與算法之美》書籍作者,熱衷技術(shù)分享,gzh:小爭哥。熱愛分享,對數(shù)據(jù)結(jié)構(gòu)、設計模式和算法有很好的的研究。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幂简集成 - 品种超全的API接口平台, 一站搜索、试用、集成国内外API接口 | 在线浊度仪_悬浮物污泥浓度计_超声波泥位计_污泥界面仪_泥水界面仪-无锡蓝拓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 韦伯电梯有限公司 | 氧化锆陶瓷_氧化锆陶瓷加工_氧化锆陶瓷生产厂家-康柏工业陶瓷有限公司 | [官网]叛逆孩子管教_戒网瘾学校_全封闭问题青少年素质教育_新起点青少年特训学校 | 西安标准厂房_陕西工业厂房_西咸新区独栋厂房_长信科技产业园官方网站 | 印刷人才网 印刷、包装、造纸,中国80%的印刷企业人才招聘选印刷人才网! | 余姚生活网_余姚论坛_余姚市综合门户网站 | R507制冷剂,R22/R152a制冷剂厂家-浙江瀚凯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济南品牌包装设计公司_济南VI标志设计公司_山东锐尚文化传播 | 碳化硅,氮化硅,冰晶石,绢云母,氟化铝,白刚玉,棕刚玉,石墨,铝粉,铁粉,金属硅粉,金属铝粉,氧化铝粉,硅微粉,蓝晶石,红柱石,莫来石,粉煤灰,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硫酸镁-皓泉新材料 | 次氯酸钠厂家,涉水级次氯酸钠,三氯化铁生产厂家-淄博吉灿化工 | 食品质构分析仪-氧化诱导分析仪-瞬态法导热系数仪|热冰百科 | 冷却塔厂家_冷却塔维修_冷却塔改造_凉水塔配件填料公司- 广东康明节能空调有限公司 | 艺术漆十大品牌_艺术涂料加盟代理_蒙太奇艺术涂料厂家品牌|艺术漆|微水泥|硅藻泥|乳胶漆 | 低温等离子清洗机(双气路进口)-嘉润万丰| 温泉机设备|温泉小镇规划设计|碳酸泉设备 - 大连连邦温泉科技 | 知名电动蝶阀,电动球阀,气动蝶阀,气动球阀生产厂家|价格透明-【固菲阀门官网】 | 防爆大气采样器-防爆粉尘采样器-金属粉尘及其化合物采样器-首页|盐城银河科技有限公司 | 大型低温冷却液循环泵-低温水槽冷阱「厂家品牌」京华仪器_京华仪器 | 储能预警-储能消防系统-电池舱自动灭火装置-四川千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 大流量卧式砂磨机_强力分散机_双行星双动力混合机_同心双轴搅拌机-莱州市龙跃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进口便携式天平,外校_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奥豪斯工业台秤,V2000防水秤-重庆珂偌德科技有限公司(www.crdkj.com) | 重庆钣金加工厂家首页-专业定做监控电视墙_操作台 | 杭州公司变更法人-代理记账收费价格-公司注销代办_杭州福道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长沙网站建设制作「网站优化推广」-网页设计公司-速马科技官网 | 净化车间装修_合肥厂房无尘室设计_合肥工厂洁净工程装修公司-安徽盛世和居装饰 | 单级/双级旋片式真空泵厂家,2xz旋片真空泵-浙江台州求精真空泵有限公司 | 保定市泰宏机械制造厂-河北铸件厂-铸造厂-铸件加工-河北大件加工 | 热闷罐-高温罐-钢渣热闷罐-山东鑫泰鑫智能热闷罐厂家 | 包头市鑫枫装饰有限公司 | 工控机-工业平板电脑-研华工控机-研越无风扇嵌入式box工控机 | 垃圾处理设备_餐厨垃圾处理设备_厨余垃圾处理设备_果蔬垃圾处理设备-深圳市三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蓝鹏测控平台 - 智慧车间系统 - 车间生产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 韦伯电梯有限公司 | 薪动-人力资源公司-灵活用工薪资代发-费用结算-残保金优化-北京秒付科技有限公司 | 气动|电动调节阀|球阀|蝶阀-自力式调节阀-上海渠工阀门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 百方网-百方电气网,电工电气行业专业的B2B电子商务平台 | 过跨车_过跨电瓶车_过跨转运车_横移电动平车_厂区转运车_无轨转运车 | 无痕胶_可移胶_无痕双面胶带_可移无痕胶厂家-东莞凯峰 | 高通量组织研磨仪-多样品组织研磨仪-全自动组织研磨仪-研磨者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