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敦煌男科醫方集成與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432589
- 條形碼:9787521432589 ; 978-7-5214-325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敦煌男科醫方集成與應用 內容簡介
本書是從敦煌莫高窟出土的隋唐以前中醫藥文獻中,挖掘整理有關男科醫方資料,結合作者多年研究、臨床經驗編寫而成。全書分四章,收方五十余首,每方主要從原文、解析、現代藥理研究和現代臨床應用等方面進行敘述,并在醫方下對有關男科病證做了詳盡的介紹,融入作者臨床診治男科病證的辨證思路及用方用藥方法。本書兼具史料文獻價值與臨床實用性,可供當今從事男科的醫療、教學及科研人員閱讀參考。
敦煌男科醫方集成與應用 目錄
腎冷陽事不舉方
丈夫腎虛無子方
附:不育癥
治天宦方一
治天宦方二
附:天宦
療男子冷疾方
三等丸方
療遺精方
附:遺精
三黃丸方
療睪丸腫大方
療男子陽痿方
附:陽痿
尿血方
附:尿血
第二章 敦煌醫書養生方
常服補益方
四時常服方
健行方
延年益壽方
五芝方
地黃丸
神仙定年法方
八公神散
道家無名養生方(一)
道家無名養生方(二)
道家無名養生方(三)
房事養生方
房勞養生方
涌泉方
秘泄精液方
附:早泄
養生柏子膏
地黃無名方
道家食療方
……
第三章 敦煌醫書療冷病方
第四章 《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男科方
主要參考書目
敦煌男科醫方集成與應用 節選
《敦煌男科醫方集成與應用》: (三)死精子癥 精液檢查顯示精子成活率降低,精液中存活精子低于58%者稱為死精子癥。本病屬中醫“無子”“絕孕”“不育”等范疇。死精子癥是導致男性不育的病因之一,發病率占男性不育癥的1%-2%。 1.中醫病因病機 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病因病機是腎氣不足、陰虛火旺、濕熱蘊結及氣滯血瘀使生殖之精失養所致。治療以補腎養陰,清熱利濕,理氣活血為主。 2.西醫病因 西醫學認為,引起死精子癥的原因除生精功能障礙外,還與精子所處的微環境異常有關,生殖系感染如附睪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引起精漿成分的改變,從而影響精子的活力。大腸埃希茵、支原體等引起的感染,使精子活力降低或喪失。精索靜脈曲張及維生素A、維生素E缺乏等引起精子生長發育不良而致死精癥。長期禁欲也可出現死精子增多。 3.診斷標準 臨床表現:本病臨床表現各異,有的毫無癥狀,有的伴有前列腺炎、附睪炎、精索靜脈曲張和性功能障礙等。精液檢查中存活精子低于58%即可診斷。 4.中醫治療 死精子癥的治療多從腎著手,兼及肝、脾等臟。本病以腎虛為本,邪實為標,常表現為虛實夾雜之證。治宜標本兼顧,補腎填精,兼以祛邪。房室勞傷、腎氣不足或腎陰虧虛者,病在腎,當補腎生精或滋腎降火;濕熱外襲者,濕熱蘊結精室,如嗜酒或過食辛辣肥甘,往往先犯脾胃,濕熱內生,后侮肝而下注精室,病位多在肝脾,當清化濕熱,育陰生精;精神抑郁,肝失疏泄,木郁化火或氣滯血瘀,損傷腎精者,當疏肝理氣,活血通絡。 腎氣不足證,治宜溫補腎氣,方用五子衍宗丸加減;陰虛火旺證,治宜滋陰降火,方用知柏地黃湯加減;濕熱蘊結證,治宜清熱化濕,育陰生精,方用四妙散加減;氣滯血瘀證,治宜理氣活血,化瘀通絡,方用血府逐瘀湯加減。同時可配合其他治療如藥物外治(證屬濕熱性或氣滯血瘀證者,可采用中藥灌腸等)、針灸治療。 5.西醫治療 (1)生殖道感染者,如附睪炎、前列腺炎、精囊炎者,采用抗生素治療,如復方新諾明、喹諾酮類、四環素類等。 (2)能量補充或抗氧化治療:可以口服左卡尼丁口服液、胰激肽原酶、維生素E或其他復合維生素、輔酶Q10等。 (3)輔助生殖技術:藥物治療后精子質量改善,可擇時進行人工授精或試管嬰兒。 6.邢喜平主任醫師臨床經驗 邢喜平主任醫師認為,死精子癥多為虛實夾雜之證,以腎虛為本,邪實為標。腎虛者以腎虛為主,實者如濕熱、瘀血等。治宜標本兼顧,補腎填精,兼以祛邪。一方面,在補虛時兼顧祛邪,使補而不滯;另一方面,驅邪時不忘扶正,以免攻伐太過,否則邪雖去而正亦傷,生精功能不能恢復正常,病難痊愈。在臨床上,死精子癥患者多見腎精虧虛、痰濕瘀血夾雜者,故治療上多以六味地黃丸加味以補腎填精,佐以法半夏、陳皮、蒼術、茯苓、薏苡仁、浙貝母等健脾祛濕,再加紅花、雞血藤、當歸、赤芍以活血化瘀。 另外,積極治療全身性疾病和泌尿生殖系感染,告知患者遠離有毒之品和放射線等不良因素,糾正不良生活習慣,也是提高治療本病療效的關鍵。對嚴重死精子癥甚至100%死精子癥患者,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后,如果改善不大,應當推薦患者適時采取輔助生殖技術獲得后代。 (四)無精子癥 無精子癥是指3次或3次以上精液離心后鏡檢未發現精子,同時排除不射精和逆行射精等。無精子癥屬中醫“絕孕”“無子”“難嗣”等范疇。《諸病源候論·虛勞無子候》指出:“丈夫無子者,其精清如水冷如冰鐵,皆為無子之候”;“泄精、精不射出,但聚于陰頭,亦無子”。《內經》認為無子的原因為“天地之精皆竭”和“天癸竭”。無精子癥占男性不育癥的15%-20%。 1.中醫病因病機 中醫學認為腎藏精,主發育和生殖。腎臟精氣的盛衰直接決定人體的生長、發育及衰老,亦直接影響性功能和生殖功能。生殖之精雖為腎中精氣所化,但與五臟之精密切相關,五臟協調,精氣充盛,氣化有度,藏泄有常,是維持生殖功能的重要因素,可見無精子癥與腎、肝、心、脾等臟腑功能有關,而與腎之關系*為密切。中醫學常常將其病因分為腎精不足、氣血虧虛、濕熱下注、瘀血阻滯四種。 2.西醫病因 西醫學認為,造成無精子癥的原因主要為缺乏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作用、生精功能障礙或生殖道梗阻。原發性生精功能障礙的病因主要包括無睪癥、睪丸發育不全/隱睪、基因異常等先天性因素,以及睪丸腫瘤、外傷、睪丸扭轉等引起的獲得性病因。梗阻性無精子癥根據梗阻部位分類可分為睪丸內梗阻、附睪梗阻、輸精管梗阻及射精管梗阻。 3.診斷標準 臨床表現:據WHO的標準,夫婦婚后同居1年以上,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仍然未受孕的稱為不育,其中由于男方原因造成女方不孕者稱為男性不育。無精子癥是指射出的精液經離心沉淀后經顯微鏡觀察,連續3次均未發現精子。 ……
敦煌男科醫方集成與應用 作者簡介
邢喜平,男,中**員,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男科主任。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男科分會常務委員、甘肅省醫學會男科專業委員會委員、甘肅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副秘書長、男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長期從事中西醫結合男科、生殖醫學、泌尿外科的醫教研工作,擅長男科疾病的診治。近5年來參與國自然等科研項目6項,發表sci論文1篇,***論文6篇,參編教材2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